欢迎登录
快捷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马上登录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及答案(三)

上传者:甜甜老师

卷面总分:60 分

所需费用:9.0 元

是否有答案:有

作答时间:30 分钟

练习次数:868 次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及答案(三)
52 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凭借工具,可将动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工具性动作技能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54 动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55 动作技能就其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58 所谓的“追踪任务”实验是用来研究()的动作技能的。

A.连续的
B.操纵器械
C.不连续的
D.不操纵器械

60 ()的内在机制是学习者在大脑中建立了动力定型,是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A.操作的整合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定向
D.操作的熟练

63 认知技能的基本单元是()

A.产生式
B.产生式系统
C.元认知
D.程序性知识

64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66 认知技能是人借助于()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
C.内部言语
D.外部言语

67 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A.原型设计阶段
B.原型内化阶段
C.原型操作阶段
D.原型定向阶段

70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71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73 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74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的看法,正确的是()

A.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以后就逐渐缓慢
B.在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慢,以后就逐渐加快
C.技能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
D.在各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成绩在某一水平上下稍有波动的现象

75 下列关于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有反馈动作技能进步快,没有反馈进步慢
B.虽然任务性质不同,及时的或延后的信息反馈的效果却基本相同
C.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
D.研究表明,对于连续的任务,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对于不连续的任务,延后的反馈仍然有效

76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
B.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牢固
C.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D.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77 问题情境就是()

A.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B.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上解决的问题
C.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D.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78 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79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82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83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84 创造性与()无关。

A.智力
B.发散性思维
C.生活条件
D.人格

85 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86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87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88 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A.明确问题
B.模糊问题
C.结构良好的问题
D.结构不良的问题

89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地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90 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91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95 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96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97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
B.结构不良的问题
C.结构良好的问题
D.一般性问题

98 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100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问题的具体性
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
D.知识结构

为梦想加油,祝您心想事成!
paylogo
支付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