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班级”一词最早出自() A.埃拉斯莫斯 B.德鲁克 C.杰克逊 D.夸美纽斯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013年单项选择: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013年单项选择: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2011年单项选择:在以下选项中,卢梭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统一
2011年单项选择:我国现行的学制类型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单轨和双轨制 D.分支型学制
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提出的。 A.泰勒 B.斯塔弗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斯腾豪斯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提高升学率
2012年单项选择: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 A.新授课与巩固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技能课与检查课 D.活动课与理论课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形成学生品德
2013年单项选择: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2012年单项选择: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013年单项选择: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教学应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2013年单项选择: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注意是一种( ) A.心理状态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认知过程
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012年单项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的哪种心理特征较好()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角色认同感 D.教学效能感
2012年单项选择: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013年单项选择: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黄炎培 B.蔡元培 C.杜威 D.陶行知
2012年单项选择: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劳动课程 D.社会课程
2012年单项选择: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的( ) A.开发者 B.执行者 C.引导者 D.照搬者
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A.教学 B.德育 C.体育 D.课外活动
2011年单项选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D.启发性原则
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2011年单项选择:王某认为考试时适当的焦虑能促进自己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 A.韦伯定律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费希纳定律 D.遗忘曲线
2013年单项选择: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剌激获得 D.刺激消退
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011年单项选择:教师以微笑点头的方式赞许王芳主动帮助同学解决矛盾,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信号 B.感染 C.调节 D.激励
2012年单项选择:沈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013年单项选择:“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2013年单项选择: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2013年单项选择: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2012年单项选择:“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由()提出来的。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科夫
2011年单项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A.依赖性 B.改造性 C.可塑性 D.主观能动性
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 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2012年单项选择: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2013年单项选择: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新课改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 ) A.发展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2013年单项选择: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3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迁移 D.顺应迁移
2013年单项选择: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正强化 B.正弱化 C.负强化 D.负弱化
2012年单项选择:陈明考满分内心非常高兴,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反映青少年情绪的发展具有()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2012年单项选择: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012年单项选择: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2013年单项选择: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2011年单项选择:儿童做事时能遵守规则,但同时有同情心、怜悯心。这说明他的道德发展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013年单项选择: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2013年单项选择: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晏阳初
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A.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B.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 C.促进人口迁移 D.再生产劳动力
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 ) A.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 B.知识内化、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 C.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D.知识内化、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 B.个别与一般 C.具体与抽象 D.基础与扩展
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D.等同于成人教育
2013年单项选择: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与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综合活动
2013年单项选择:“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迁移的经验泛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2013年单项选择: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 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极性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内在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以及( ) A.发展潜能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权利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2012年单项选择: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群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旧三中心论”指的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 A.学生中心 B.教材中心 C.活动中心 D.经验中心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组织文化
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是( ) A.初中阶段 B.高中阶段 C.大学阶段 D.小学阶段
2012年单项选择: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运用知识 C.检查知识 D.领会知识
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这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2012年单项选择:如图所示,这个图形虽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成四条分别的线段,而把它知觉成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成就动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A.组织策略 B.监视策略 C.调节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013年单项选择: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A.整体型 B.序列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013年单项选择: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A.惩罚和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2011年单项选择:孟子的“自省、自强”体现的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修养指导法
下列不属于课堂情境结构的是() A.班级規模的控制 B.课堂常规的建立 C.课堂纪律 D.学生座位的分配
福勒和布朗根据( )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A.教师的教学能力 B.教师的需要 C.教师管理能力 D.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进行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2013年单项选择: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2011年单项选择: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指() A.自我体验 B.自我控制 C.自我意识 D.自我调节
2012年单项选择: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当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读书指导法是一种( )的教学方法。 A.以直觉感知为主 B.以引导探究为主 C.以实际训练为主 D.以语言传授为主
«
18089
18090
18091
18092
18093
18094
18095
18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