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以容纳的水汽就越少
B.可以容纳的水汽就越多
C.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时,温度就会变化
A.增大迎角,使升力的增加大于阻力的增加
B.增大迎角,以保持升力不变
C.减小迎角,以保持阻力不变
A.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
B.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低于露点温度
C.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A.涡喷发动机
B.涡扇发动机
C.电动机
A.向左偏转方向舵
B.向右偏转方向舵
C.向左压盘
A.使飞机向转弯内侧偏转
B.使飞机向转弯外侧偏转
C.对飞机的转弯没有影响
A.向左偏转方向舵
B.向右偏转方向舵
C.向右压盘
A.气流平稳无恶劣天气发动机推力增大
B.气温低飞机载重量增加飞机真空速增大
C.气流平稳能见度好空气阻力小
A.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
B.平流层中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C.平流层中不含有水汽
A.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也成正比
B.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
C.空气密度与气压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
A.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大,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平飞最大速度增加
B.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大,空气的阻力增加,平飞最大速度减小
C.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空气的阻力增减小,平飞最大速度增加
A.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慢,飞机的离地速度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长
B.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减小,起飞滑跑距离要长
C.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大,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短
A.逆温层
B.等温层
C.不稳定气层
A.空气的饱和程度
B.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A.大于116kg,小于5700kg
B.大于7kg,小于116kg
C.小于7kg
A.质量大于等于7千克,但小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小于3000米
B.质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大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大于3000米
C.空机质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小于3000米
A.超低空无人机
B.低空无人机
C.中空无人机
A.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
B.气温风和云
C.风云和降水
A.最大下滑速度
B.失速速度
C.下滑有利速度
A.对流冲击力
B.气动作用力
C.热力作用力
A.升力空速阻力
B.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C.升力拉力阻力
A.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B.质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C.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A.气温升高,大型飞机的升限要升高
B.气温变化对喷气式飞机的升限没有影响
C.气温升高,所有飞机的升限都要减小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A.UV
B.US
C.UVS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A.轻于
B.重于
C.等于
A.空中交通管制[T]
B.视频通信
C.通信中继
A.参与
B.不参与
C.不确定
A.50英尺内的云
B.80英尺内的云
C.100英尺内的云
A.飞机下滑阻力最小
B.飞机下滑角最大
C.飞机下滑升力最大
A.山坡迎风面对空气的抬升
B.气流辐合辐散时造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C.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抬升或下降
A.因为空气总是寻找低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的区域流动
B.因为空气总是寻找高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的区域流动
C.是风产生了压力,所以风的尽头压力高
A.气层气压的垂直分布特点
B.气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特点
C.气层中风的垂直变化特点
A.空气中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的百分比
B.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C.空气中水分占空气总量的百分比
A.一倍
B.二倍
C.四倍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A.右翼升力大于左翼升力
B.左翼升力大于右翼升力
C.左翼升力等于右翼升力
A.从水面吹向陆地的空气较暖,密度小,导致空气上升
B.陆地吸收和散发热量比水面快
C.从水面吹向陆地的空气冷,密度大,使空气上升
A.早晨天气晴朗
B.早晨有雾和烟幕
C.早晨有大风
A.升阻比最大
B.升力最大
C.下滑角最大
A.坚硬的岩石段;
B.软弱的岩石段;
C.各需要量测的岩石段;
D.不能移动的岩石段
A.15℃1000hPa
B.0℃760mmHg
C.15℃101325hPa
A.当地地形影响气压
B.地面有较强的地转偏向力
C.风和地面之间的磨擦作用
A.℃/1000m
B.℃/500m
C.℃/100m
A.很可能在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
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A.空速小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B.空速大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C.空速大时必须增大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A.50~200km
B.200~800km
C.>8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