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快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考试资料首页> 教育类> 教育综合> 教育心理学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相关推荐
1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2儿童通过概念形成获得的概念都是()

A.初级概念
B.二级概念
C.不易下定义概念
D.易下定义概念

3奥苏伯尔认为在校学习的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二级概念
B.定义概念
C.概念形成
D.概念同化

4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5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获得的。

A.概念形成
B.概念同化
C.接受学习
D.学校系统教学

6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奥苏伯尔同化论中的()

A.派生类属学习
B.上位学习
C.关系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A.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比较教学
D.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

8规则是用()来表达的。

A.语言
B.词和同组
C.言语命题或句子
D.生产式

9规则学习的方式是()

A.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B.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C.上化学习和下位学习
D.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10规则发现学习的内部条件是()

A.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学生的认知结构
C.学生的认知策略
D.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

11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

A.概念的肯定实例在细节方面的变化
B.概念的肯定实例的关键属性
C.概念的否定实例的关键属性
D.概念的否定实例的无关特征

12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是指();;

A.将概念的肯定实例与否定实例进行比较
B.将概念的肯定实例的关键特征与否定实例的关键特征进行比较
C.将概念的肯定实例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D.将概念的否定实例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13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

A.抽象
B.概括
C.直观
D.比较

14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15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形象直观
D.感性直观

16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17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意义了,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8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9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20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2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22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3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A.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24学生学习了圆周年的计算公式后,要求他们在保护古树的前提下求得一棵古树横截面直径的长度,这是()

A.知识的感知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应用

25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比X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已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
B.消极的定势
C.已有知识不稳定
D.智力水平低

26在学习与原有知识十分相似而又不同的新知识时,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一些可以区分的变式帮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已有知识的概括化程度
B.增强已有知识的可辨性
C.增强已有知识的稳定性
D.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27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

A.知识
B.心理准备状态
C.操作活动方式
D.认知活动方式

28技能是()

A.对经验的概括
B.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思维活动的概括
D.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29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技能和动作技能。

A.学习
B.记忆
C.运算
D.认知

30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31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33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通道提供。

A.听觉
B.动觉
C.触觉
D.视觉

34动作技能的特征为()

A.反馈调节
B.程序化
C.自动化
D.完善化

35从所涉及骨髂、肌肉大小,弹钢琴属于()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精细动作技能
D.粗大动作技能

36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

37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38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39()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反馈。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4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41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42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43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44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技能

45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局部练习
D.分散练习

46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动作技能

47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A.合法性
B.客观性
C.适应性
D.精确性

4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4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7天畅享卡
¥9.80
季卡
¥49.90
推荐
年卡
¥99.80
paylogo
支付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