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某校学生会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组织评委会对学生写出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学生会随机抽取了部分评比后的调查报告进行统计,绘制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会共抽取了______份调查报告; (2)若等第A为优秀,则优秀率为_____________ ;(3)学生会共收到调查报告1000 份,请估计该校有多少份调查报告的等第为E
如图4,在等腰直角△ABC中,∠B=90o,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60o后得到△ADE,则∠BAE=__________度。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_________外,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过程。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________,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与________。
如图5,在△ABC中,∠ABC=90o,∠CBD=40o,AC∥BD,则∠A=__________度。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________观念,了解_______。
在△ABC中,∠C=90o,AC=8,BC=6,则△ABC的外接圆直径的长为__________ 。
实数域上不可约多项式的类型有_________ 种。
如图6,AB是⊙E的直径,C是直线AB上一点,CD切⊙E于点D,且∠A=25o,则∠C= ______度。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
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本事实”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最早的希腊数学家是( )。 A.泰勒斯 B.欧几里得 C.安提 D.斐波那契
()在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 A.祖冲之 B.阿基米德 C.丢番图 D.秦九昭
下列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笔试是定量评价的重要方式 B.定量评价采取评语或成长记录的形式 C.要重视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过程,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D.应注重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评价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函数Ax)=sinx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 )。 A.π/2 B.π C.2π D.4π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4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什么
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怎么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学科内涵”是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请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论述数学学科内涵的主要含义。
在考试中不考建模,是不是就没必要学习建模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案例: 下面是学生小李在解答一道题目时的解法: 问题: (1)请指出学生小李的错误,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2)如果你是小李的老师,在教学过程如何帮助小李避免这样的错误再出现。
案例1:教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简要介绍方法。并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将相等关系用数学符号抽象后所得到的“方程”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过程更加准确和简明!但是,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也已经基本了解了不等式的性质(介绍性质,写在黑板上)和简单不等式的解法(解法在黑板上顺一遍)。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带有选择“决策”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介绍新知识)案例2:教师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
以下为某教师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设计的相关教学活动: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教师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爸爸体重...
案例:阅读下列三位教师关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片段。教师甲的引入:教师甲:同学们,空间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学生边演示边叙述,得到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教师: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已研究过,直线与平面相交成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情景可以抽象成直线与平面相交举例说明。学生:日光灯的掉线与天花板相交;房子的柱子与天花板相交:插在碗里的筷子与平的碗底相交。教师:想象力丰富。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例子。例如,墙角与地面(图片展示),小区的建筑,竹竿与水平面以及古诗词中的自然景观“大漠孤烟直”,“一行白鹭上青天”。在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模型中,你认为哪种相交最特殊学...
案例1:教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简要介绍方法。并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将相等关系用数学符号抽象后所得到的“方程”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过程更加准确和简明!但是,生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也已经基本了解了不等式的性质(介绍性质,写在黑板上)和简单不等式的解法(解法在黑板上顺一遍)。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带有选择“决策”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介绍新知识)案例2:教师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
下面是学生小强在解答一道题目时的解法:题目:(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证明之;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在△ABC中恒满足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解:命题正确。证明如下:△ABC中∠C=π-(∠A+∠B),所以有?问题:(1)请指出学生小强的错误,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8分)(2)如果你是小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小强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12分)
1994 -43.2000-44.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 A.桑杏汤 B.止嗽散 C.麦门冬汤 D.清燥救肺汤 E.补肺阿胶汤
2000-51.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治宜选用 A.麻黄汤 B.荆防败毒散 C.九味羌活汤 D.藿香正气散 E.羌活胜湿汤
1997-46.功擅清热开窍,镇痉安神的方剂是 A.玉枢丹 B.紫雪 C.至宝丹 D.苏合香丸 E.安宫牛黄丸
1994-44.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A.行气降逆,燥湿化痰 B.疏肝散结,燥湿化痰 C.行气疏肝,温胃散寒 D.行气散满,和胃止呕 E.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1998 -90.龙胆泻肝汤与凉膈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芍药,当归 B.当归,生地 C.生地,木通 D.木通,黄芩 E.黄芩,栀子
2010-156.具有固表止汗作用的方剂是Ar社蛎散 B.玉屏风散 C.生脉散 D.当归六黄汤 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脾的生理特性是 A.以升为健 B.其气散精 C.运化水谷 D.其气转输
子盗母气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2005 -77.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的作用称 A.气化作用 B.防御作用 C.固摄作用 D.推动作用 E.营养作用
2003 -7.《灵枢?本藏》所说:“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主要取决于 A.营卫和调 B.卫气和利 C.营气和利 D.宗气充盈 E.元气充盛
2006 -3.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相传
1992-11. 1997 -10.2006-11.下列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
2008 -4.《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 A.相生 B.相克 C.相侮 D.相乘
1997 -121.气对尿液,对汗液排泄的调控作用是 A.温煦作用 B.气化作用 C.推动作用 D.固摄作用
1992 - 126.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气机失调 B.食滞中阻 C.湿热熏蒸 D.胆郁痰扰
1998 -66.患者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疗最佳方剂为 A.天王补心丹 B.安神定志丹 C.归脾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E.人参养荣汤
1991 -68.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在于 A.属虚属实 B.在表在里 C.属寒属热 D.尿痛与不痛 E.血在尿前尿后
1991-91.鼻衄,口干咽燥,或身热汗出,咳嗽痰黏而少,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应选用 A.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B.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C.清肺泄热,凉血止血 D.清热润肺,凉血止血 E.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2005 -59.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喉中痰鸣,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其治法是 A.化痰健脾,降气平喘 B.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C.化痰降逆,和胃平喘 D.涤痰利窍,降气平喘
1993 -66.小便热涩刺痛,尿色鲜红,挟有血块,甚则尿痛尿急,舌苔黄,脉滑数者,主方选 A.八正散 B.导赤散 C.小蓟饮子 D.石韦散 E.知柏地黄丸
1992-70.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此论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儒门事亲》 C.《景岳全书》 D.《丹溪心法》 E.《医学心悟》
2007 -99.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纳呆,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选 A.温胆汤 B.归脾汤 C.安神定志丸 D.丹栀逍遥散
1993 -56.下列哪项不是胃阴亏虚之胃痛的主证 A.胃痛隐隐 B.泛酸嘈杂 C.口燥咽干 D.大便干燥 E.舌红少津,脉细数
1999 -119.肝气犯胃所致胃痛,可见 A.胃脘胀满 B.嗳气吞酸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999 - 120.饮食停滞所致胃病,可见 A.胃脘胀满 B.嗳气吞酸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000-59.胃脘疼痛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者,治宜 A.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B.温中健脾,消导和胃 C.辛开苦降,和胃消痞 D.泄热和中,健运脾胃 E.温中化湿,健运脾胃
2001-60.胃痛日久未愈,症见便血紫暗,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便溏,面色萎黄, 神倦懒言,舌质淡,脉细弱,治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黄芪建中汤 C.当归补血汤 D.黄土汤 E.理中汤
2002-67.患者昨日突发胃脘疼痛,恶寒喜暖,不思饮食,嗳气频作,形寒身热,舌苔白,脉 弦紧。治疗选用 A.良附丸 B.香苏散 C.保和丸 D.藿香正气散 E.良附丸合香苏散
2003 -61.痰血停滞兼阴血不足所致胃痛,治疗宜选 A.调营敛肝汤 B.复元活血汤 C.加味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挑仁红花煎
2006-68.胃脘痞硬而痛,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其证候是 A.饮食停滞 B.肝胃郁热 C.寒湿中阻 D.脾胃气虚 E.寒热错杂
2006 -70.呕吐酸水,嗳气频作,胸胁闷痛,舌苔薄腻,脉弦。其病机是 A.外邪入里化热 B.胃中蕴热 C.肝气犯胃 D.饮食停滞 E.肝胃郁热
2007-165.患者,女,26岁,胃脘灼热,渴喜冷饮,脘腹胀满,大便3日未行,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数。其治疗宜选 A.半夏泻心汤 B.香连丸 C.黄连解毒汤 D.大黄黄连泻心汤
2009-60.治疗胃痛痰湿中阻证,应首选 A.清中汤 B.二陈汤 C.平胃散 D.泻心汤合连朴饮
2006 - 144.治疗劳伤心脾,气不摄精之遗精,可用 A.妙香散 B.炙甘草汤 C.人参养荣汤 D.补中益气汤
2011 -170.下列选项中,符合鼓胀病的危急症状有 A.腹大如瓮 B.吐血便血 C.腹壁脉络暴露 D.神昏抽搐
2006-141.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者,治疗可用 A.玉女煎 B.增液承气汤 C.消渴方 D.大补阴丸
2010-162.治疗痰湿蕴肺所致咳嗽,宜选的方剂是 A.杏苏散合止嗽散 B.六君子丸合杏苏二陈丸 C.桑白皮汤合涤痰汤 D.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1992 - 160. 1994 - 156. 1996 - 151.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证有 A.饮证 B.癃闭 C.水肿 D.肺胀
2003 - 147. 2007 - 144.遗精属君相火动,心肾不交者,治疗宜选 A.黄连清心饮 B.三才封髓丹 C.天王补心丹 D.知柏地黄丸
1991 -150.胃痛日久不愈,瘀血凝滞的原因是 A.气机郁滞 B.脾胃虚寒 C.病邪久客 D.阴虚胃热
1996 -160.胃痛日久不愈,疲血凝滞的原因是 A.气机郁滞 B.脾胃虚寒 C.寒邪客胃 D.胃阴亏虚
2001 - 154.胃痛的病机是 A.寒凝 B.火郁 C.血瘀 D.食积
2009 - 163.治疗饮食伤胃之胃痛可选的方剂是 A.枳实导滞丸 B.清中汤 C.保和丸 D.藿香正气散
1997 -156.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治疗原则,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水肿 B.黄疸 C.泻泄 D.痰饮
1992 -23.下列哪项与腧穴按诊无关 A.局部有条索状物 B.出现结节 C.有敏感反应点 D.有压痛 E.有波动感
2005 -82.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多属 A.实证 B.虚证 C.寒证 D.热证 E.表证
2006-34.大黄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泻火,解毒止血 B.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C.泻火凉血,清心除烦 D.利胆退黄,清热除疳 E.泻火解毒,凉血除蒸
1997-109.知母能治疗的病证是 A.火毒疮疡 B.暑湿泄痢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1997-110.青蒿能治疗的病证是 A.火毒疮疡 B.暑湿泄痢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2008-30.芒硝的性味是 A.辛、苦、凉 B.甘、淡、凉 C.酸、甘、寒 D.咸、苦、寒
1998-29.泻下药中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的药是 A.芒硝 B.番泻叶 C.火麻仁 D.牵牛子 E.甘遂
2002-109.赤石脂的主治病证是 A.久泻不止 B.肺虚久咳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2000 -33.上以清肺,中以凉胃,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知母 D.地骨皮 E.生地黄
2007-34.甘遂内服最为适宜的剂型是 A.汤剂 B.露剂 C.丸、散剂 D.酒剂
1993-30.巴豆内服剂量是 A.0.3~0.6g B.0.7~0.9g C.0.1~0.3g D.0.01~0.03g E.0.5~lg
1991 -26.栀子的归经是 A.心、肺、胃、三焦经 B.心、肝、胃、肺经 C.心、肺、胆、膀胱经 D.心、胃、肝、胆经 E.心、胃、肺、膀胱经
2010-93.既能泻下逐水,又能消肿散结的药物是 A.巴豆 B.芫花 C.牵牛子 D.商陆
1992 -84.栀子的功效是 A.利胆退黄,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B.利胆退黄,泻火解毒,凉血祛瘀,化痰通便 C.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 D.利胆退黄,活血行气,调经止痛,清心除烦 E.利胆退黄,凉血化瘀,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2005-42.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B.芦荟入丸散,每次l~2g C.京大戟入丸散,每次1g D.牵牛子入丸散,每次4~6g E.疏黄入丸散,每次1~3g
2010-33.治疗血淋涩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白鲜皮 B.秦皮 C.天花粉 D.栀子
2010-94.既能泻下逐水,又能去积杀虫的药物是 A.巴豆 B.芫花 C.牵牛子 D.商陆
2003-30.具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牵牛子 B.芫花 C.商陆 D.甘遂 E.大戟
2002-31.孕妇忌用的药物是 A.天花粉 B.淡竹叶 C.夏枯草 D.密蒙花 E.芦根
2007-33.天花粉的归经是 A.肺、心经 B.心、肝经 C.肝、胃经 D.肺、胃经
1999-34.大黄后下的目的是 A.清热解毒 B.泻热通便 C.清化痰热 D.活血祛瘀 E.凉血止血
2000-38.既有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又能清泄湿热的药物是 A.栀子 B.丹皮 C.紫草 D.蒲黄 E.大黄
2002-33.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功效 A.清热泻火 B.解毒 C.消肿散结 D.止血 E.活血祛瘀
2011-39.常用磁石而不用龙骨治疗的病证是 A.肝阳眩晕 B.目暗不明 C.心悸失眠 D.遗精滑精
2011-33.治疗小儿拒积。宜选用的药物是 A.郁李仁 B.芒硝 C.芦荟 D.商陆
1995-85.大黄配附子干姜可用于 A.实热积滞,燥尿坚结 B.脘腹冷痛,大便秘结 C.腹大水肿,二便不通 D.津枯血少,肠燥便秘 E.虫积腹痛,大便秘结
1995-86.甘遂配牵牛子可用于 A.实热积滞,燥尿坚结 B.脘腹冷痛,大便秘结 C.腹大水肿,二便不通 D.津枯血少,肠燥便秘 E.虫积腹痛,大便秘结
1999-33.清热安胎当选用 A.枯黄芩 B.子黄芩 C.清炒黄芩 D.酒黄芩 E.黄芩炭
«
18145
18146
18147
18148
18149
18150
18151
18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