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某一新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68m+108m+68m,横向总宽12.5m,净宽1125m,单向三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需做交工荷载试验,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回答下列问题。该桥静载试验测试内容包括() A.主跨支点最大负弯矩截面应力 B.主跨最大正弯矩截面应力及挠度 C.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应力及挠度 D.支点沉降
某一新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68m+108m+68m,横向总宽12.5m,净宽1125m,单向三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需做交工荷载试验,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回答下列问题。该桥静载试验加载过程中,若出现(),应停止加载,寻找原因,研究是否继续加载。 A.控制测点应变值与挠度同时达到或超过相应计算值 B.结构裂缝的宽度达0.30mm C.实测变形分布规律异常 D.桥体发出异常响声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
某一新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68m+108m+68m,横向总宽12.5m,净宽1125m,单向三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需做交工荷载试验,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回答下列问题。静载试验中,应变加载前读数为0μ应变,加载稳定后是40,卸载后为2,弹性模量是35400兆帕,理论计算是1.6MPa,荷载校验系数是() A.0.86 B.0.82 C.0.91 D.0.78
某一新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68m+108m+68m,横向总宽12.5m,净宽1125m,单向三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需做交工荷载试验,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回答下列问题。该测点的相对残余应变为() A.4.85% B.5.26% C.5.00% D.0.00%
试述超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声波在混凝土传播过程中,当桩身混凝土介质存在阻抗差异时,将产生()造成声波能量的吸收、衰减,通过声学参数或波形变化来检验桩身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 A.反射波、绕射波、折射波 B.声时、波幅变化 C.透射波、吸收波 D.接收波主频变化
试述超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根据《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规定,关于仪器设备要求正确的有()。 A.声波发射脉冲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最大值不小于1000V B.换能器沿径向无指向性 C.换能器谐振频率为1kHz~200kHz D.换能器在1MPA.水压下能正常工作
试述超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声侧管理设要求正确的是()。 A.声管内径应大于换能器外径 B.声测管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300mm,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应一致 C.《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规定、桩径 D.《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L-2014)规定、桩径小于或等于800mm时,不少于2根声测管,桩径大于800mm且小于或等于1600mm时,不少于3根声测管:桩径大于1600mm时,不少于4根声测管:桩径大于2900mm时,宜增加预埋声测管数量
试述超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现场测试工作正确的是()。 A.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分别置于两声测管的同一高度,自下而上,将收发换能器以相同步长(不大于200mm)向上提升,进行水平检测 B.若平测后,存在桩身质量的可疑点,则进行加密平测,以确定异常部位的纵向范围 C.斜测时,发、换能器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一般取30°~40° D.扇形测在桩顶、桩底斜侧范围受限或减小换能器升降次数时采用
试述超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下列结果分析中不正确的表述有()。 A.声速临界值采用混凝土声速平均值与2倍声速标准差之差 B.波幅异常时的临界值采用波幅平均值减6DB C.实测混凝土声速平均值低于声速临界值时,可将其作为可疑缺陷区域 D.当PSD值在某点附近变化明显时,可将其作为可疑缺陷区域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除采用回弹法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实际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取样时需要收集的资料至少应包括() A.设计混凝土强度 B.竣工时混凝土强度 C.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 D.结构或构件受火情况描述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除采用回弹法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实际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确定取芯位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A.损伤或退化严重部位 B.非主要受力部位 C.避开所有受力钢筋 D.与回弹区域重合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除采用回弹法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实际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最小取芯样本量不宜少于()个. A.3 B.6 C.12 D.15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除采用回弹法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实际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应对芯样做如下处理() A.宜在磨平机上磨平端面 B.可用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浆补平 C.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得大于1° D.芯样裂缝不得大于0.1mm
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遭受火灾后,开展检测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除采用回弹法外,还需进行取芯检测,最后修正得到混凝土实际强度,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最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检测批的() A.上限值 B.下限值 C.平均值 D.推定值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回下列问题,其中备测板式橡胶支座式样技术参数及相关信息见表1。板式橡胶支座试验条件要求试验室的标准温度为()。 A.23℃±2℃ B.23℃±5℃ C.20℃±2℃ D.20℃±5℃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回下列问题,其中备测板式橡胶支座式样技术参数及相关信息见表1。根据表1计算板式 橡胶支座GBZJ400×450×84的形状系数S为() A.9.40 B.9.39 C.1.00 D.1.01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回下列问题,其中备测板式橡胶支座式样技术参数及相关信息见表1。下列有关抗剪老化试验做法正确的有()。 A.先将试样置于老化箱内(温度70℃±2℃)72h B.先将试样置于老化箱内(温度70℃±2℃)48h C.再将试样在标准温度下停放72h,然后进行试验 D.再将试样在标准温度下停放48h,然后进行试验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回下列问题,其中备测板式橡胶支座式样技术参数及相关信息见表1。板式橡胶支座抗剪弹性模量实测值G1与抗剪弹性模量标准允许值G的偏差应为()。 A.±10% B.±15% C.±20% D.±25%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回下列问题,其中备测板式橡胶支座式样技术参数及相关信息见表1。已知滑板式橡胶支座试样(3-5/3-6)四氟板与不锈钢板摩擦系数的检测数据,其支座承压力为452N,实测水平力为2.710kN,经计算该滑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系数()。 A.0.004 B.0.005 C.0.006 D.0.008
水泥一批总量,袋装水泥不超过( )t,散装水泥不超过多少( )t。 A.200;400 B.300;500 C.200;500 D.500;500
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袋装水泥每一编号随机抽取不少于( )袋。 A.10 B.20 C.30 D.40
普通水泥在正常保管的情况下,应在( )个月至少检测一次。 A.2 B.3 C.4 D.5
水泥胶砂试件抗折试验,试件的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 )N/S的速率均匀的垂直施加荷载,直到试件折断。 A.50±5N/S B.2400±200N/S C.50±10N/S D.2400±500N/S
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照( )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确定。 A.0.2 B.0.3 C.0.4 D.0.5
水泥氯离子含量测定基准法是( )。 A.硫氰酸铵容量法 B.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 C.火焰光度法 D.灼烧法
水泥的等级是根据( )来划分的。 A.凝结时间 B.标准稠度用水量 C.细度 D.抗压和抗折强度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祈法》GB/T1345-2005中规定试验筛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使用( )次后,要进行重新标定。 A.5 B.10 C.50 D.100
水泥现行技术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 A.30min B.45min C.1h D.1.5h
采用雷氏夹法试验判定水泥体积安定性,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平均值不超过5mm时,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C-A)平均值超过( )时,应重新做一次试验。以复检结果为准。 A.3.0mm B.4.0mm C.5.0mm D.4.5mm
在水泥抗压强度的计算结果应精确到( )MPa。 A.0.01MPa B.0.1MPa C.0.001MPa D.1MPa
水泥标准稠度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A.3±1 B.4±1 C.5±1 D.6±1
水泥初凝时间的第一次测定是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 )时进行。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水泥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是指( )。 A.从加水拌合开始至拌合物完全失去塑性所需时间 B.从拌合物开始失去塑性至拌合物完全失去塑性所需时间 C.从拌合物开始失去塑性至拌合物开始发展强度所需时间 D.从加水拌合开始至拌合物开始失去塑性所需时间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 A.20℃±1℃ B.20℃±2℃ C.20℃±3℃ D.20℃±4℃
水泥水化热测定的基准法为( )。 A.直接法 B.热量法 C.溶解热法 D.热能法
水泥氯离子测定基准法中,如果滴定时消耗硫氰酸铵滴定溶液的体积小于0.5mL,则用( )的试样质量重新试验。 A.减少一半 B.增加一半 C.用量不变 D.增加一倍
水泥中的碱含量按( )计算值表示。 A.Na20 B.K20 C.Na20+0.658K20 D.Na2O+K20
水泥密度试验,两次称取的水泥质量均为60.00kg,测得排开无水煤油的体积分别为19.60ml与19.80ml,则该水泥的密度计算结果为( )。 A.3.05g/cm3 B.3.04g/cm3 C.需重新试验 D.需做第三次试验,取结果接近的两个数值再平均
水泥氯离子测定基准法中,用硫酸氰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当溶液变为( )时滴定结束。 A.蓝色 B.法红色 C.红棕色 D.褐色
烧失量测定灼烧差减法不适应于( )烧失量的测定。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
化学分析试验中,灼烧至恒重是指: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分钟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时,即达到恒重。 A.0.0002g B.0.0005g C.0.001g D.0.002g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压蒸试验如果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可由( )放宽到( )。 A.≤3%,≤4% B.≤5%,≤6% C.≤5%,≤7% D.≤6%,≤8%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B)min。 A.60 B.390 C.480 D.600
水泥胶砂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 )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酌减至一天记录( )次。 A.4,3 B.5,2 C.6,3 D.4,2
根据国标GB17671规定,水泥胶砂试体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算起,三天抗压强度试验应在( )内进行。 A.72h±30min B.72h±45min C.72h±1h D.72h±3h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砂正确的称谓是( )。 A.标准砂 B.ISO标准砂 C.中国ISO标准砂 D.级配标准砂
水泥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1份水泥、( )份标准砂和半份水。 A.2 B.2.5 C.3 D.3.5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该值时,须按规定调整水灰比以使流动度满足要求。 A.150 B.160 C.170 D.180
在制作水泥胶砂时,应在搅拌状态的( )内均匀加砂。 A.第一个30s B.第二个30s C.第三个30s D.最后一个30s
水泥胶砂试体龄期是从( )算起。 A.水泥加水搅拌时 B.胶砂搅拌结束时 C.装模并抹面结束时 D.试体放开湿气养护箱时
某组水泥胶砂试块28d抗折强度分别为5.2MPa、6.3MPa、6.6MPa,则该水泥28d抗折强度为( )。 A.6.1 B.6.3 C.6.4 D.6.5
关于水泥强度试件成型后的养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成型后的24h之内的规定时间内脱模,若脱模会造成试件损伤,则可适当延后脱模 B.试件可水平或竖直放置,让水与试件的四个面接触 C.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应不少于10mm,试件与上表面水深应不少于5mm D.脱模前试模应放入养护箱或雾室养护,养护条件要求同脱模后水泥试件的养护条件
水泥胶砂强度试件,脱模后在( )的养护条件。 A.20±1℃的水中 B.温度20±1℃,相对湿度≥90% C.20±2℃的水中 D.温度20±1℃,相对湿度≥95%
水泥试块进行养护时,养护水的温度控制在( )。 A.18℃~22℃ B.19℃~21℃ C.20℃~22℃ D.16℃~18℃
进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时,3天龄期的允许时间误差为( )。 A.30min B.45min C.2h D.8h
水泥细度试验筛每使用( )后,应进行标定。 A.200次 B.一个月后 C.100次 D.三个月后
水泥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规定,测终凝时间两试件直径( )端向上,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分钟(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A.大,0.5mm B.小,0.5mm C.大,1.0mm D.小,1.0mm
在水泥终凝时间测定前,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 )。 A.方形附件 B.小试针 C.时间测定仪 D.环形附件
普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 )min。 A.360 B.390 C.480 D.600
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min。 A.400 B.390 C.380 D.600
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游离( )。 A.Na2O B.CaO C.MgO D.SO3
测定水泥细度时,所用方孔筛的筛孔边长为( )mm。 A.0.08 B.0.1 C.0.16 D.0.32
关于水泥中的硫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燥状态比潮湿状态下对混凝土的破坏更大 B.含量较小有利于水泥的水化过程 C.对混凝土耐久性有影响 D.对水泥没有腐蚀作用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20%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为( )。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硅酸盐水泥 C.普通硅酸盐水泥 D.复合硅酸盐水泥
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水泥品种,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为一批,散装水泥一批总重量不超过( )t,袋装水泥一批总重量不超过( )t。 A.200500 B.500200 C.1000600 D.6001000
某一水泥试样进行抗压强度检验时,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41.8KW、40.6KW、42.4K、40.9KW、41.6KW、36.5N,该水泥试样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 )。 A.25.4MPa B.25.9MPa C.22.81MPa D.结果作废
P.Ⅱ型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规定为( )。 A.≤3% B.≤4% C.≤5% D.≤6%
按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水化产物的最终强度排列,正确的是( )。 A.C3A>C4AF-C3S>C2S B.C2S>C3S>C4AF>C3A C.C3S>C3A>C4AF>C2S D.C4AF>C2S>C3S>C3A
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 A.P.L B.P.Y C.P.I D.P.S
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为( )。 A.P.I B.P.II C.P.O D.P.C
按照《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高性能混凝土铝酸三钙含量应在( )。 A.6~8% B.6~10% C.6~12% D.8~12%
水泥安定性试验,雷氏夹法中,沸煮箱内的水应保持在( )min内升至沸腾并恒沸180±5min。 A.30 B.30±5min C.45±5min D.45min
水泥胶砂试件的龄期是从( )算起。 A.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计时 B.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计后5min计时 C.水泥胶砂试件做完开始计时 D.胶砂试件振动开始计时
按照水泥比表面积勃氏法,GB/T8074-2008中,两次透气试验的结果相差超过( )时,应重新试验。 A.0.02 B.0.03 C.0.04 D.0.05
采用负压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试验前,首先应调节负压至( )Pa范围内。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5000 D.4000~600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水泥净浆拌制,水泥需要( )g。 A.450 B.500 C.600 D.800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不宜超过( )%。 A.6.0 B.5.0 C.4.0 D.3.5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 )min。 A.360 B.390 C.480 D.600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A.3±1 B.4±1 C.5±1 D.6±1
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要求整个试验在水泥净浆搅拌后( )内完成。 A.1.5min B.2min C.2.5min D.5min
ISO法检验水泥的胶砂强度,水泥与标准砂的比为1:3,水灰比为( )。 A.0.5 B.0.45 C.0.44 D.0.33
水泥安定性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以( )结果为准。 A.试饼法 B.雷氏夹法 C.沸煮法 D.调整用水量法
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指标采用( )表征。 A.比表面积 B.细度模数 C.45μm筛余量 D.80um筛余量
降低( )含量对限制水泥的水化热是有利的。 A.C3S B.C3A C.C2S D.C4AF
进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时,其测试数量分别为( )。 A.抗折2个,抗压2个 B.抗折3个,抗压6个 C.抗折4个,抗压8个 D.抗折5个,抗压5个
水泥安定性试验中,当两个试饼的安定性判别结果有矛盾时,应( )。 A.认为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B.认定水泥的安定性合格 C.补做第三个试饼安定性试验后判定 D.这次试验无效
水泥样品应密封保存(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主要因素( )。 A.水泥熟料组成 B.水灰比 C.养护温度 D.水泥细度
做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 )与圆柱接触。 A.顶面 B.底面 C.侧面 D.随便放置
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试验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方向直径分别是180.5mm、184.5mm,最大直径为186.0mm,则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是( )。 A.182.5mm B.183.0mm C.182mm D.试验无效
进行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时,捣实胶砂,取下截锥圆模,立即开动跳桌,跳桌应完成( )次跳动。 A.15次 B.20次 C.25次 D.30次
当水泥跳桌在( )内未使用,在用于试验前,应空挑一个周期。 A.12h B.24h C.32h D.48h
除( )外,其他各项测定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对测定结果加以校正。 A.氧化钙 B.烧失量 C.氯离子 D.氧化镁
水泥中碱含量测定的基准方法是( )。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离子色谱法 D.x射线荧光分析法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中,( )含量最高。 A.硅酸三钙 B.硅酸二钙 C.铝酸三钙 D.铁铝酸四钙
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矿物。 A.C3S B.C3A C.C2S D.C4AF
硅酸盐水泥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熟料矿物是( )。 A.C3S B.C3A C.C2S D.C4AF
下列各项中,( )不是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 A.熟料矿物成分含量、水泥细度、用水量 B.环境温湿度、硬化时间 C.水泥的用量与体积 D.石膏掺量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小时。 A.4 B.5 C.8 D.10
«
16137
16138
16139
16140
16141
16142
16143
1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