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快捷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马上登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七)

上传者:甜甜老师

卷面总分:60 分

所需费用:9.0 元

是否有答案:有

作答时间:30 分钟

练习次数:1236 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七)
51 人的本质这一概念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

A.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B.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C.永恒不变的
D.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52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南南合作
B.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C.推动南北对话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53 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A.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D.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是随意确定的

54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做孤立的行为,而是当做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

A.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B.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银行利率的影响
C.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
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平均利润率的影响

55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是()

A.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生产资料
C.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D.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c+v之和

57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B.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C.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59 认为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仅仅为部分唯心主义者承认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但所指含义不同
C.仅仅为部分唯物主义者承认
D.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6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D.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62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

63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4 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B.科学主义的观点
C.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65 资本主义地租是指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66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表明()

A.商品生产者必然会破产
B.商品生产者之间必须会两极分化
C.生产相对过剩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永恒现象
D.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

67 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房租奖金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68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来,阶级斗争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表现在()

A.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已经彻底消失
B.阶级斗争依旧存在,但非主要矛盾
C.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D.阶级斗争时而存在,时而消失

69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对象
B.管理方式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70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2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阶级关系
B.政治制度
C.传统意识
D.生产方式

73 芝诺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A.动中有静
B.绝对静止
C.静中有动
D.绝对运动

74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

A.生产规模的扩大
B.资本积累的扩大
C.投入再生产中要素的扩大
D.产出的扩大

76 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一段话说明()

A.纸币发行量应当小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B.纸币发行量应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相适应
C.纸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
D.纸币发行量应当大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77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C.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80 二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有()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格局相对削弱,按产业标准划分的分工格局突现出来
B.分工性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合理的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C.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
D.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日益细化

81 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这个故事说明()

A.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只要劳动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可能建立
C.资本总是要表现为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D.生产资料要成为资本,必须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

82 下列有关商业资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上限度时,它能提高社会总资本的利用效率
B.商业资本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的出现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职能

83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
B.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C.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D.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84 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

A.决定论哲学
B.坚持唯物史观
C.一元论哲学
D.能动的反映论

85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有()

A.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B.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
C.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
D.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86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是正确的命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的
C.正确理解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87 下列各项属于企业的生产时间的是()

A.生产出的成品在仓库积压时间
B.某企业已经购回的.但是还未使用某种原材料
C.企业职工每周五天的工作时间
D.企业在十?一国庆节放假七天

8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B.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D.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89 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原因有()

A.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C.国内外市场竞争激化与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D.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

90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B.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C.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D.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91 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

A.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B.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C.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
D.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92 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A.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B.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C.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93 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尽可能地正确
C.理论必须被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地行动
D.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结合起来

94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力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包括()

A.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价值
B.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C.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95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唯心主义一元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一元论

96 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从所谓人类天性出发,来评判各种社会制度,认为凡是符合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便是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C.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D.否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7 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和信息条件
B.生产性库存数量
C.商品的需求状况
D.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

98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99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这件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100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在于()

A.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B.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为梦想加油,祝您心想事成!
paylogo
支付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