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快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考试资料首页> 其它类> 大学生综合> 马克思主义基础

人的本质这一概念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

A.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B.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C.永恒不变的

D.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推荐
1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研究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考察()

A.资本运动的速度
B.资本运动的矛盾性
C.资本连续运动的形式和条件
D.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

2赫拉克利特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3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分配和消费的关系
C.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5经济规律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这里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A.一定的生产关系
B.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C.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阶级力量对比的状况

6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

A.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
B.把客观事物看作是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
C.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
D.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7分配交换同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是()

A.分配.交换都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B.分配.交换与生产和消费无关
C.分配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交换不是
D.交换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不是

8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产生物质
D.意识决定物质

9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劳动二重性原理
C.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10随着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固定资本()

A.有形损耗呈上升趋势
B.有形损耗呈下降趋势
C.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
D.无形损耗呈下降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能动性
B.任意性
C.客观性
D.对象性

12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C.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D.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13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B.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C.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D.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14人在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中实现着自己的本质和自由,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

A.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B.实现绝对的自由
C.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D.实现按人的意志办事的愿望

15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社会分工
B.国际互联网
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D.科学技术革命

17认为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8如果个别劳动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不适合社会的需要,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的性质也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也不能还原为抽象的劳动。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是通过()

A.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的
B.商品的质量鉴定来体现的
C.商品的有用性来表现的
D.商品的交换来体现的

19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B.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C.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D.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20不论在任何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并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A.金银和货币
B.土地等自然资源
C.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
D.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21“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2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和包含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的是()

A.雇佣劳动的存在
B.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
C.劳动产品的出现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

23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其特点是()

A.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B.可以是支票或电子货币
C.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D.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对立
D.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25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的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纳2万元属于()

A.级差地租Ⅰ
B.垄断地租
C.绝对地租
D.级差地租Ⅱ

26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和科学技术及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固定资本质量更高,无形磨损呈下降趋势
B.固定资本占生产资本的比重下降
C.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呈上升趋势
D.固定资本折旧率降低

27假设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50C:30V,按照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符合产生绝对地租条件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应该是()

A.50
C.50V
B.30
C.10V
C.60
C.30V
D.70
C.30V

28随着生物技术的提高,基因的发现使得一个人出生之前就决定了他的本质。这种基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人的本质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性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9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段说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具体方法是()

A.从抽象的简单关系出发上升为具体的复杂关系的逻辑方法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C.从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事物出发来考察问题的唯物辩证法
D.从事物的特殊矛盾到事物的普遍矛盾的矛盾分析方法

30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这里的“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指的是()

A.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D.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31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固定资本
B.生产资本
C.不变资本
D.流动资本

32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会导致()

A.右倾错误
B.经验主义错误
C.左倾错误
D.教条主义错误

3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是()

A.第二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
B.两者相互独立.各成体系
C.第一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
D.两者不可分割.相互制约

34刘禹锡指出,“大凡入形器中,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这段话所阐明的是()

A.天人相分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B.天下万物都具有各种具体的规定性
C.天与人交相胜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世界万物都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为其基础

35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B.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36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们在本质上都()

A.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B.为了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C.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D.为了增加剩余价值量

37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B.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D.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38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具客观性的特点,表现在()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C.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39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这是因为()

A.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B.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C.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D.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0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A.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
C.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
D.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41纺织厂的资本家在购买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可变资本
B.流动资本
C.不变资本
D.固定资本

42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

A.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B.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C.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43马克思指出: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这句话用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能说明()

A.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
B.石斧的价值没有得到表现
C.石斧用其使用价值表现绵羊的价值
D.石斧处在等价形式的地位

4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D.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45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B.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C.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

46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这是因为()

A.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B.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C.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D.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生命形式

47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因为()

A.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B.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C.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48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指的是()

A.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着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经济关系的总和

49由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因而资本周转通常是指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它具体是指()

A.部分预付固定资本和全部流动资本的周转
B.部分预付流动的资本和全部固定资本的周转
C.全部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
D.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50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这一观点属()

A.机械决定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7天畅享卡
¥9.80
季卡
¥49.90
推荐
年卡
¥99.80
paylogo
支付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