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面试录用日
B.报道日
C.用工之日
D.试用期
A.遵守劳动纪律
B.违背劳动纪律
C.因公出差
D.外出采购
A.执行定额面指标
B.执行定额工日
C.执行定额面
D.执行定额工日指标
A.出勤工日
B.停工工日
C.加班工日
D.非生产工日
A.一个月
B.半年
C.两个月
D.三个月
A.自带劳务承包
B.零散的劳务分包
C.成建制的劳务分包
D.劳务总承包
A.20%
B.30%
C.10%
D.25%
A.由于转包合同引发的劳务纠纷
B.由于违法分包引发的劳务纠纷
C.由于未签订或分包合同约定不明确引发的劳务纠纷
D.由于“包工头”挂靠成建制企业引起的劳务纠纷
A.事业单位就业
B.非正规部门就业
C.自主就业
D.国家机关就业
A.绩效法
B.专家意见法
C.数学模型法
D.客观判断法
A.本期预留保修金
B.保留金
C.至本期止累计预留保修金
D.预付款余额
A.注重系统性原则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培训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D.人格素质培训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原则人员培训与企业战略文化相适应
A.劳务管理
B.安全管理
C.技术质量管理
D.生产管理
A.单位按照劳动合约提供劳动条件
B.未及时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A.13%
B.15%
C.10%
D.5%
A.二十年
B.十五年
C.十年
D.三十年
A.规定原则
B.公正原则
C.合法原则
D.及时处理原则
A.4
B.3
C.2
D.1
A.管理层与作业层
B.管理层与农民工
C.技术人员与农民工
D.作业层与农民工
A.30
B.60
C.90
D.180
A.数额
B.激励因素
C.工作年限
D.劳动贡献
A.工人工资
B.文明施工
C.各项保险费
D.利润
A.内业资料
B.负责人诚信
C.安全生产
D.整体素质
A.工程量和施工期限可以大致计算,不用准确
B.要保持劳动力均衡使用
C.根据工程的实物量和定额标准分析劳动需用总工日确定生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以便对现有人员进行调整、组织、培训,以保证现场施工的劳动力到位
D.要准确计算工程量和施工期限
A.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务纠纷
B.由于违法分包引发的劳务纠纷
C.由于未签订或分包合同约定不明确引发的劳务纠纷
D.由于“包工头”挂靠成建制企业引起的劳务纠纷
A.四个月
B.半年
C.一个月
D.两个月
A.法定代表人
B.具有民事能力的人
C.现役军人
D.离退休人员
A.一周
B.半个月
C.三周
D.一个月
A.安全员
B.技术员
C.检查员
D.项目经理
A.人员配备计划
B.教育培训计划
C.考核计划
D.劳务管理计划
A.劳务作业承包
B.劳务作业分包
C.劳务作业总包
D.劳务作业下发
A.95分
B.90分
C.95分(包括95分)
D.90分(包括90分)
A.《合同法第272条》
B.《建筑法第27条》
C.《安全施工法第5条》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0条
A.工作时间/产量
B.产量/工作时间
C.工时消耗量/产量
D.工时消耗量/工作时间
A.劳务作业人员备案证
B.劳务分包合同备案证
C.劳务分包合同备案证和劳务作业人员备案证
D.劳务人员考勤表
A.劳务员岗位证书
B.劳务分包合同备案证
C.劳务作业人员备案证
D.档案管理人员证
A.劳务纠纷复杂性
B.经济利益主导型
C.劳务纠纷地域集中性
D.矛盾激化性
A.退出劳动领域
B.年龄
C.工作能力
D.工龄或缴纳年限
A.地下结构
B.初装修
C.水暖安装
D.外墙面砖
A.企业层次分析
B.工作岗位层次分析
C.员工个人层次分析
D.企业发展目标分析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及时处理原则
D.调解为主原则
A.国企工作
B.灵活就业
C.机关工作
D.教育行业
A.个人账户
B.个人工作业绩
C.个人劳动能力
D.个人工作工龄
A.产量定额
B.时间定额
C.生产定额
D.劳动定额
A.测时法
B.比例数示法
C.统计分析法
D.技术测定法
A.材料和工具可以发生变化
B.材料可以发生变化,工具不可以发生变化
C.材料不可以发生变化,工具可以发生变化
D.材料和工具都不可以发生变化
A.劳动合同生效
B.劳动合同效力
C.劳动合同履行
D.劳动合同的实施
A.15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5小时
A.每一年
B.每半年
C.按月
D.每三月
A.五个月
B.六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