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防止检査者徧倚性的办法包括 A.疾病的诊断标准准确 B.按规定使用标准检查器械 C.调査前要认真培训,对于诊断标准要统一认识 D.调査前要做标准一致性试验 E.以上均是防止偏倚性的方法
龋活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包括 A.检测个体与人群可能发生龋病危险因素的敏感程度 B.是一种预测性检测 C.可为预防措施的确定提供信息 D.对高危人群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意义 E.以上均包括
复发性口腔溃疡很少见于 A.唇 B.颊 C.舌腹,舌缘 D.硬腭 E.软腭、悬雍垂
患者拥挤、严重扭转并伴有轻度唇侧倾斜,牙体组织及牙周健康。患者要求快速解决前牙美观问题,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拔除后固定桥修复 B.拔除后种植义齿修复 C.根管治疗后粧冠修复 D.拔除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E.根管治疗后覆盖义齿修复
患者,男,47岁。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以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在牙体预备取模后至金属烤瓷冠初戴之间,尚需 A.用金属全冠做保护性修复 B.带环作保护性修复 C.用牙龈保护剂保护牙龈 D.用塑料全冠做保护性修复 E.不作任何处理
某男性患者,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全口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临床检查示:正中拾位时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会对病人的咀嚼运动有什么影响 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 B.咀嚼时义齿不稳定 C.剩余牙槽骨骨密度低 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 E.以上影响都有
2003年检查某班13岁学生50名,其中患龋病者30名,2年后再对这50名学生检査,发现其中10名学生有新的龋损,则这班学生2年的龋病发病率为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在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査中,某省的龋均(12岁)为3.0,根据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应为 A.很低 B.低 C.中等 D.高 E.很高
患者,男性,78岁。8765丨5678缺失,余留牙无明显松动,口底深度大于8mm,无较大的骨突,缺牙区牙槽嵴吸收,牙槽嵴呈垂直型。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下颌为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 B.应设计舌板 C.可设计舌杆 D.可设计连续舌杆 E.舌杆与黏膜应平行接触
某女性患者,22岁。下颌中切牙釉质上不规则地分布有小的似纸一样的白色的不透明区,但不超过唇面的50%。按Dean氟牙症分度为 A.正常 B.可疑 C.很轻 D.轻度 E.中度
某地食品厂工人龋均为7. 62,明显高于钢铁厂工人的2.34。口腔保健人员经调查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食品工人的工作环境好 B.食品工人的食糖品种不同于钢铁工人 C.食品工人的食糖频率高于钢铁工人 D.食品工人的口腔健康知识不如钢铁工人多 E.钢铁工人的口腔卫生习惯比食品工人好
讨论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口腔疾病流行因素和病因时,应该选用的方法是 A.研究应以纵向调查资料为基础 B.先提出危险因素假设 C.用调査资料就可推断和验证 D.研究需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基础 E.龋病病因学说是用流行病学方法得出的
某老年人牙龈退缩的牙面中未患龋牙面有40个,患根面龋的牙面有10个,因根龋充填的牙面10个,则该老年人根龋指数约为 A. 20% B.25% C.33% D. 37% E.40%
患者,缺失,单端桥,诉修复后基牙出现疼痛,X线片检查牙周膜增宽,应做的处理是 A.调铪 B. 口服消炎药 C.局部上药 D.拆除固定桥,重新设计修复方案 E.不做任何处理
某学龄儿童采用0. 05%NAF漱口水预防龋齿,其使用方法应为 A.每月含漱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B.每周含漱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C.每天含漱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D.隔周含漱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E.隔天含漱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在对某社区进行社区口腔保健宣讲时,首先要讲明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策略主要是 A.自我保健,家庭为主 B.社会保障为主,国家支持为辅 C.医务人员为主,社会保障为辅 D.个人努力,医生指导,社会支持 E.医生指导,社会支持,国家帮助
某男性患者,左上第一磨牙牙冠近远中银汞合金充填,颊舌侧剩余牙冠硬组织较薄弱,牙冠龈耠距短,但牙髓健康。最佳的治疗设计为 A.全瓷冠修复 B.金属全冠修复 C.去髓后桩冠修复 D.直接3/4冠修复 E.嵌体冠修复
某女性患者,6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上颁义齿在休息状态及咀嚼时不松动,但说话和大张口时易脱落。其原因是 A.基托边缘封闭差 B.基托不密合 C.基托边缘过短 D.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E.人工牙咬合不平衡
一上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发现一侧末端基牙颊侧卡环的体部形成支点,义齿无法就位。处理方法为 A.磨除卡环臂,义齿就位后取模,重新弯制卡环 B.调磨基牙相对应的部位,使义齿就位 C.缓冲卡环体,使义齿就位 D.除去颊侧卡环臂 E.基托组织面重衬
某男性患者,45岁。右下第一磨牙拾面隐裂累及牙髓,已完成根管治疗,右下第一磨牙冠短、咬合紧。请设计最适宜的修复体 A. 3/4冠 B.高嵌体 C.铸造金属全冠 D.烤瓷全冠 E.塑料全冠
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半个月。每天戴义齿时间较长后感觉面颊部酸胀。检查:患者鼻唇沟变浅,说话时人工牙有撞击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A.息止拾间隙过大 B.垂直距离过高 C.垂直距离过低 D.颌间距离过大 E.颌间距离过小
女性,40岁。右上中切牙有瘘管,经根管治疗后,开始修复治疗的时间是 A.4天后 B.7天后 C. 14天后 D.无主观症状后 E.待瘘管自行闭合后
某一社区居民的龋病患病率高,拟对他们进行龋活性试验,检测变形链球菌数量的方法是 A.Snyder试验 B.Dentocult-LB试验 C.Cariostat试验 D.Dentocult SM试验 E.Deutobuff Strip试验
整群抽样 A.是按一定的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 B.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C.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每个群中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E.在大规模调查中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单纯随机抽样
机械抽样 A.是按一定的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 B.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C.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每个群中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E.在大规模调查中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单纯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A.是按一定的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 B.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C.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每个群中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E.在大规模调查中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单纯随机抽样
多阶段抽样 A.是按一定的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 B.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C.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每个群中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E.在大规模调查中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单纯随机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A.是按一定的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 B.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C.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每个群中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E.在大规模调查中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单纯随机抽样
从原因到结果的研究是 A.常规资料分析 B.现况调查 C.病例一对照研究 D.群组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
从结果到原因的研究是 A.常规资料分析 B.现况调查 C.病例一对照研究 D.群组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
双端固定桥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 B. —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种植固定桥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 B. —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固定一可摘联合桥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 B. —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悬臂固定桥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 B. —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半固定桥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 B. —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A.窝沟封闭剂稀释剂 B.窝沟封闭剂可见光固化引发剂 C.窝沟封闭所配酸蚀剂 D.窝沟封闭剂自凝固化引发剂 E.窝沟封闭剂树脂基质
甲基丙烯酸甲酯 A.窝沟封闭剂稀释剂 B.窝沟封闭剂可见光固化引发剂 C.窝沟封闭所配酸蚀剂 D.窝沟封闭剂自凝固化引发剂 E.窝沟封闭剂树脂基质
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 A.窝沟封闭剂稀释剂 B.窝沟封闭剂可见光固化引发剂 C.窝沟封闭所配酸蚀剂 D.窝沟封闭剂自凝固化引发剂 E.窝沟封闭剂树脂基质
樟脑酯 A.窝沟封闭剂稀释剂 B.窝沟封闭剂可见光固化引发剂 C.窝沟封闭所配酸蚀剂 D.窝沟封闭剂自凝固化引发剂 E.窝沟封闭剂树脂基质
30%~40%的磷酸 A.窝沟封闭剂稀释剂 B.窝沟封闭剂可见光固化引发剂 C.窝沟封闭所配酸蚀剂 D.窝沟封闭剂自凝固化引发剂 E.窝沟封闭剂树脂基质
边缘封闭区是 A.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 B.上下颌牙槽嵴的唇侧和舌腭侧区域,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D.无牙颌的上颌隆突、颧突等部位,不能承受咀嚼压力 E.为了增加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作用,对组织稍加施压,以便制作后堤的区域
主承托区 A.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 B.上下颌牙槽嵴的唇侧和舌腭侧区域,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D.无牙颌的上颌隆突、颧突等部位,不能承受咀嚼压力 E.为了增加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作用,对组织稍加施压,以便制作后堤的区域
副承托区 A.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 B.上下颌牙槽嵴的唇侧和舌腭侧区域,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D.无牙颌的上颌隆突、颧突等部位,不能承受咀嚼压力 E.为了增加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作用,对组织稍加施压,以便制作后堤的区域
缓冲区 A.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 B.上下颌牙槽嵴的唇侧和舌腭侧区域,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D.无牙颌的上颌隆突、颧突等部位,不能承受咀嚼压力 E.为了增加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作用,对组织稍加施压,以便制作后堤的区域
患者,男性,65岁。冠部严重缺损,仅余留颊侧及近中壁,远中壁位于龈上,舌侧壁位于龈下1mm。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设计 A.核成型再做牙体预备 B.直接行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C.直接行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 D.直接行嵌体的牙体预备 E.切龈,桩核成型再做全冠的牙体预备
患者,男性,65岁。冠部严重缺损,仅余留颊侧及近中壁,远中壁位于龈上,舌侧壁位于龈下1mm。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如果该患者冠根比例大,应将冠边缘设计在 A.龈缘以上 B.平齐龈缘 C.龈缘以下0. 5mm D.龈缘以下1mm E.龈缘以下2mm
患者,男性,65岁。冠部严重缺损,仅余留颊侧及近中壁,远中壁位于龈上,舌侧壁位于龈下1mm。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如果原来存在水平性食物嵌塞,在设计时应 A.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B.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 C.考虑食物流向的控制 D.选择合适的边缘位置 E.选择合适的就位方向
患者,男性,65岁。冠部严重缺损,仅余留颊侧及近中壁,远中壁位于龈上,舌侧壁位于龈下1mm。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如果向舌侧倾斜,如何选择就位道 A.根据牙体预备的方向确定就位道 B.根据患牙的方向及邻牙的情况确定就位道 C.根据桩核的方向确定就位道 D.根据患牙的方向确定就位道 E.根据对颌牙的方向确定就位道
患者,男性,65岁。冠部严重缺损,仅余留颊侧及近中壁,远中壁位于龈上,舌侧壁位于龈下1mm。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按照牙体缺损的程度,修复方式的选择顺序应是 A.全冠一桩冠一部分冠一嵌体一高嵌体 B.高嵌体一全冠一桩冠一部分冠一嵌体 C.嵌体一高嵌体一部分冠一全冠一桩冠 D.部分冠一全冠一桩冠一嵌体一高嵌体 E.高嵌体一全冠一部分冠一嵌体一桩冠
某男性患者,25岁。牙冠切1/3横断,近中髓角暴露24小时,无松动,口内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未检查出骨折,口内黏膜无创口。最需做的辅助检查是 A.牙髓活力测试 B.叩诊检查 C.X线牙片检查 D.牙周组织检查 E.以上均是
某男性患者,25岁。牙冠切1/3横断,近中髓角暴露24小时,无松动,口内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未检查出骨折,口内黏膜无创口。最需做的治疗是 A.干髓术 B.牙髓摘除术 C.活髓切断术 D.直接盖髓术 E.塑化治疗
某男性患者,25岁。牙冠切1/3横断,近中髓角暴露24小时,无松动,口内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未检查出骨折,口内黏膜无创口。经正确治疗后大约多长时间可做修复治疗 A. 3天 B.5天 C.7天 D.9天 E. 12天
某男性患者,25岁。牙冠切1/3横断,近中髓角暴露24小时,无松动,口内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未检查出骨折,口内黏膜无创口。最合适的修复方法是 A.高嵌体 B. 3/4冠 C.铸造全冠 D.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E.锤造全冠
某男性患者,25岁。牙冠切1/3横断,近中髓角暴露24小时,无松动,口内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未检查出骨折,口内黏膜无创口。戴入修复体后3天出现咬合痛,处理方法是 A.拆除修复体 B.调耠 C.牙周治疗 D.服用抗生素 E.不用处理
某女性患者,13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她使用氟化凝胶防龋。目前普遍使用的氟化凝胶的含氟成分是 A.单氟磷酸钠 B.酸性磷酸氟 C.氟化亚锡 D.氟化胺 E.氟化钠
某女性患者,13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她使用氟化凝胶防龋。供专业人员使用的氟化凝胶的浓度是 A. 0.1% B. 1.0% C.l.23% D. 2.0% E.8% ~10%
某女性患者,13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她使用氟化凝胶防龋。每次使用的药量应小于 A. 1.0ml B. 2.0ml C. 3.0ml D. 4.0ml E. 5.0ml
某女性患者,13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她使用氟化凝胶防龋。医生叮嘱患者下次复诊时间 A.1周以后 B. 3个月以后 C. 6个月以后 D. 12个月以后 E.不定时
某女性患者,13岁。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医生建议她使用氟化凝胶防龋。氟化凝胶不适用于 A.低氟地区 B.龋易感者 C.适氟地区 D. 口干综合征患者 E.公共卫生措施
两段式两次法种植术第1次和第2次手术 间隔时间为 A.1个月 B.2个月 C. 2~3个月 D. 3~4个月 E. 7~9个月
下列有关嵌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口外的模型上制作完成 B.颌面形态均应与对牙协调 C.强度及耐久性能好 D.预备牙体洞形时,应制备倒凹以加强固位 E.可高度拋光
下列关于铸造卡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铸造卡环较适合于Ⅲ型观测线 B.铸造卡环固位臂一般需要0.75mm的水平倒凹 C.铸造卡环臂一般设计为Ⅰ型杆 D.铸造卡环与基牙的接触面积较锻丝卡环大 E.铸造卡环较锻丝卡环弹性、韧性好,不易折断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口内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A.缺牙区的部位和数目 B.缺牙区牙槽嵴的骨表面状态 C.唾液的黏度和分泌量 D.余留牙的情况 E.口内软组织的情况
固定义齿与牙体缺损修复对基牙要求的主要差别在于 A.牙冠有足够的固位形 B.牙根粗长稳固 C.要求活髓 D.牙周组织健康 E.基牙的轴向位置基本正常,有共同就位道
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选择局部可摘义齿修复,错误的设计是 A.在近缺隙侧的基牙上设置直接固位体 B.在对侧前牙上设置间接固位体 C.大连接体设计为舌杆 D.在对侧牙弓后面部分设置两个间接固位体 E.卡环数量以不超过4个为宜
金合金全冠拋光使用的拋光剂为 A.氧化铁 B.硼砂 C.浮石 D.氧化铬 E.石膏
最适宜用作桥体龈面的材料是 A.塑料 B.复合树脂 C.钴铬合金 D.烤瓷 E.镍铬合金
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拾、浅覆盖的原因是因为 A.美观 B.有利义齿稳定 C.易于取得前伸平衡 D.为了排牙简单、方便 E.可以减少前牙牙槽嵴的吸收
在排列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尽可能减小覆盖 B.前磨牙的排列兼顾美观 C.尽量排列在牙槽嵴上 D.与对牙排成尖窝相对的咬合关系 E.上下颌双侧后牙缺失,平面平分颌间距离
支点线是指 A.两个固位体的连线 B.两个支托的连线 C.两个基牙的连线 D.两个卡环的连线 E.两个主要基牙上直接固位体上支托的连线
关于口腔境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界为上、下牙齿 B.后界为咽门 C.两界为颊 D.上界为腭 E.下界为舌下区
延伸卡环适用于 A.前磨牙或尖牙作为末端基牙的游离端缺失患者 B.松动基牙或基牙外形差,无足够固位力 C.孤立的前磨牙或磨牙,其前后均有要修复的缺隙 D.牙冠外形好,无明显倾斜的基牙 E.相邻的两个基牙邻面有间隙
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后出现基牙疼痛的原因可能不是 A.基牙有龋坏或牙周病 B.基牙与卡环接触过紧 C.支托断裂 D.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 E.咬合高
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E.后牙人工牙过小
上前牙缺隙过窄时,排牙错误的做法是 A.将人工牙做不同程度的扭转 B.使人工牙与邻牙重叠 C.将人工牙减径 D.加大人工牙的近远中向倾斜度 E.将人工牙减数
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A.前牙永久修复 B.固定义齿固位体 C.后牙永久修复 D.各种美容修复 E.保护性暂时修复
以下哪项对全冠龈边缘位置设计无影响 A.固位力大小 B.牙体预备操作的难易 C.美观因素 D.牙龈的保护 E.边缘密合
固定连接体与基牙在近中或远中面的接触区面积不应小于 A.1mm2 B.2mm2 C.3mm2 D.4mm2 E.5mm2
基牙在牙弓上的位置,最有利于义齿稳定的是 A.支点线成直线形 B.基牙位于牙弓后端 C.支点线成平面形 D.基牙集中 E.基牙位于牙弓一侧
蜡全部熔解时的温度和开始熔解的温度相比 A. —样 B.高 5~10℃ C.高 10~15℃ D.低 5~10℃ E.低 10~15℃
全口义齿修复与固位有关的因素,下列错误的是 A. 口腔黏膜的性质 B.牙槽骨致密程度 C.颌骨的解剖形态 D.颊侧基托的伸展 E.前伸平衡
全口义齿修复中,作用于唾液与唾液之间的力应称之为 A.粘固力 B.黏着力 C.吸引力 D.黏附力 E.附着力
做金属烤瓷时,密合度最差的肩台是 A.羽状肩台 B.浅凹型肩台 C.135°肩台 D.90°肩台 E.120°肩台
对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意义最小的是 A.准确印模 B.有利的磨光面形态 C.合理的排牙 D.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 E.尽量扩大基托面积
导致全口义齿基托折裂或折断的原因是 A.由于牙槽嵴的吸收,基托组织面与组织间不密合 B.两侧后牙排列在牙槽嵴顶的外侧,咬合时以牙槽嵴为支点或上颌硬区为支点,造成基托左右翘动 C.牙尖早接触或牙尖干扰 D.前伸、侧方不平衡 E.以上都是
为了使铸造全冠既便于取戴,又能获得良好的固位,牙齿各轴面的预备要求 A.各轴面完全平行 B.向轴方聚合2°~5° C.向轴方聚合5° D.向轴方聚合10° E.将牙的最大凸度降在颈缘处
非贵金属铸造全冠颈部肩台的宽度为 A. 1~2mm B. 0.5~0.8mm C. 2.5mm D. 0.8~1.5mm E.2.5~3mm
下列关于高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于洞形面部分宽度较大时 B.可用于前牙 C.缺点是牙体预备较复杂,固位力较差,边缘线较长 D.原则上高嵌体的边缘要求远离咬合接触区1mm E.牙体预备时应去除腐质、原有修复体、残余充填体及继发龋
记录口腔一般检查结果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探诊出血 B.红肿 C.牙龈炎 D.笑线高 E.开闭口时,颞下颌关节弹响
全口义齿初戴时,常常需要选磨,以下哪个原因不正确 A.架不可能完全模拟人的下颌关节的各种运动 B.垂直距离一般过高 C.义齿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均可能有误差 D.人工牙面形态不一定符合要求 E.初戴义齿可能下沉不均匀
前腭杆的正确位置应在 A.第一磨牙区 B.第一、二磨牙之间 C.腭隆突之后,颤动线之前,两端弯向第一、二磨牙之间 D.腭隆突之前,腭皱襞之后 E.第二双尖牙区
桩核唇侧应为金瓷冠留出的间隙为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下列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表现的是 A.翅动 B.颤动 C.摆动 D.下沉 E.旋转
使用桩核冠修复比使用普通桩冠修复的优点,除了 A.易取得固定桥共同就位道 B.牙根应力分布较好 C.固位体边缘密合好 D.固定桥损坏后易修改 E.固定桥的固位好
下列哪项关于烤瓷冠瓷层的叙述是正确的 A.不透明瓷至少0.4mm B.瓷烧结次数增加则瓷的热膨胀系数增加 C.瓷烧结次数增加则瓷的热膨胀系数减少 D.体瓷厚度一般为0.5mm E.金瓷冠的颜色主要靠上色获得
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现象不包括 A.义齿游离端翘起 B.义齿摆动 C.义齿脱落 D.义齿旋转 E.义齿下沉
临床上常用的印模材料是 A.藻酸盐印模材料 B.琼脂印模材料 C.硅橡胶印模材料 D.印模膏 E.印模蜡
解剖式印模是在承托义齿的软硬组织处于 A.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用稠度小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 B.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无压力印模,用稠度小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 C.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 D.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无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 E.功能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
修复前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的是 A.尖锐的骨突、骨尖和骨嵴 B.下方形成较大倒凹的下颌隆突 C.唇颊沟过浅 D.唇颊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 E.松软牙槽嵴
«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2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