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资料如下表: A.50 B.25 C.2.0 D.0.5 E.本资料不能计算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 A.选择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信息偏倚 D.混杂偏倚 E.入院率偏倚
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 A.粪-口途径 B.献血 C.性接触 D.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 E.母婴垂直传播
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 A.接种乙肝疫苗 B.接种甲肝疫苗 C.隔离治疗 D.仍可继续工作,但要接受药物治疗 E.痊愈后也不能在饮食行业工作
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 A.该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 B.应对该患者立即接种卡介苗 C.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 D.对该患者应进行药物预防 E.给予短程抗结核药物治疗
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 A.长期服用抗结核药以提高抵抗力 B.药物预防 C.接种卡介苗 D.长期督导化疗 E.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8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7的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 A.0.100 B.0.125 C.0.143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 A.选择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信息偏倚 D.混杂偏倚 E.人院率偏倚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 A.相同 B.高估 C.低估 D.颠倒 E.不能确定
已知某医院200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 A.0.1% B.0.15% C.0.25% D.40% E.60%
已知某医院200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 A.0.1% B.0.15% C.0.2% D.0.25% E.40%
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未患宫颈癌的妇女中,筛检结果为:患宫颈癌组中有800名阳性,未患癌组有200名阳性 A.80% B.20% C.60% D.40% E.30%
一项探讨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20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有30例的母亲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400例对照儿童的母亲只有20位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 A.16.17 B.17.45 C.18.56 D.14.73 E.19.60
一项探讨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20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有30例的母亲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400例对照儿童的母亲只有20位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 A.1.96 B.2.74 C.5.57 D.2.85 E.3.35
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A.48.0 B.48.0-25.4=22.6 C.48.0/25.4=1.89 D.(48.0-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A.48.0/25.4=1.89 B.48.0-25.4=22.6/10万 C.48.0 D.48.0/100000=0.00048 E.本资料不能计算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300/10万 B.60‰ C.10‰ D.100‰ E.10/万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300/10万 B.60/10万 C.200‰ D.20‰ E.10/万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20% B.25% C.30% D.5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20% B.6% C.2% D.男女相等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A.87% B.67% C.25% D.33% E.12%
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A.87.5% B.67% C.25% D.33% E.12%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A.队列研究 B.实验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临床实验研究 E.干预性实验研究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A.16 B.4 C.5 D.0.8 E.0.2
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队列研究结果如下 A.48.0 B.48.0-25.4=22.6 C.48.0/25.4=1.89 D.(48.0-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队列研究结果如下 A.48.0 B.48.0/10万-25.4/10万=22.6/10万 C.48.0/25.4=1.89 D.(48.0-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为0.96‰和0.07‰。 A.92.7% B.0.07 C.13.71 D.0.71 E.8.00
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为0.96‰和0.07‰。 A.0.40‰ B.0.89‰ C.92.7% D.87.5% E.0.49‰
应用一种筛选乳腺癌的试验,检查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和患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检查结果:患癌组中有900名阳性,未患癌组中有100名阳性 A.90% B.10% C.25% D.30% E.12%
采用尿糖和血糖试验联合筛检糖尿病,结果如下 A.26.13% B.99.87% C.34.17% D.99.76% E.无法计算
采用尿糖和血糖试验联合筛检糖尿病,结果如下 A.26.13% B.22.61% C.34.17% D.37.69% E.无法计算
某地为了解新研制的流感气雾免疫制剂的效果,在本地随机确定5000人接种疫苗,另外5000人不接种该疫苗作为对照,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前者50人发病,后者500人发病,则 A.10% B.10 C.2.7% D.90% E.以上都不对
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A.80% B.75% C.90% D.50% E.30%
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A.5 B.4 C.7 D.8 E.9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临床实验研究 D.实验研究 E.干预性实验研究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A.0.8 B.4 C.16 D.5 E.0.2
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A.87% B.12% C.67% D.25% E.33%
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A.87.5% B.33% C.25% D.67% E.12%
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 A.第二级预防措施 B.特殊保护 C.治疗措施 D.第一级预防措施 E.第三级预防措施
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 A.预防并发症措施 B.第二级预防措施 C.第三级预防措施 D.第一级预防措施 E.特殊保护
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 A.筛检措施 B.保健措施 C.第二级预防措施 D.第三级预防措施 E.第一级预防措施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60‰ B.10万 C.300/10万 D.10‰ E.100‰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200‰ B.10/万 C.60/10万 D.20‰ E.300/10万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25% B.20% C.50% D.3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A.20% B.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C.男女相等 D.2% E.6%
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A.(48.0-25.4)/48.0 B.本资料不能计算 C.48.0-25.4=22.6 D.48.0/25.4:1.89 E.48.0
一项探讨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20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有30例的母亲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400例对照儿童的母亲只有20位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 A.3.35 B.1.96 C.2.85 D.5.57 E.2.74
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A.30% B.80% C.50% D.90% E.75%
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A.8 B.4 C.7 D.5 E.9
高血压患者刘某,体重80 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段上升,有大量饮酒嗜好。 A.治疗措施 B.特殊保护 C.一级预防措施 D.二级预防措施 E.三级预防措施
高血压患者刘某,体重80 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段上升,有大量饮酒嗜好。 A.特殊保护 B.预防复发措施 C.一级预防措施 D.二级预防措施 E.三级预防措施
高血压患者刘某,体重80 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段上升,有大量饮酒嗜好。 A.筛检措施 B.保健措施 C.一级预防措施 D.二级预防措施 E.三级预防措施
某一特定的筛检,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以上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某一特定的筛检,当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以上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 A.人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人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 A.人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则可发生 A.人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人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随着暴露剂量增加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是 A.关联的一致性 B.剂量一反应关系 C.终止效应 D.关联的特异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是 A.关联的一致性 B.剂量一反应关系 C.终止效应 D.关联的特异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某因素的祛除导致疾病频率的下降或消灭,这是因果关系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剂量一反应关系 C.终止效应 D.关联的特异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医生与患者通过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为 A.外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 E.带人感染
入院时患者已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而引起其他患者患该种传染病的感染,则称之为 A.外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 E.带人感染
流感是 A.直接通过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经接触疫水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下列每种疾病,最常见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血吸虫病是 A.直接通过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经接触疫水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下列每种疾病,最常见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疟疾是 A.直接通过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经接触疫水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下列每种疾病,最常见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调查麻疹,痢疾等家庭续发率的对象为 A.自然人群(包括以往有过该传染病史或有过预防接种史者) B.健康人群(除去有预防接种史与传染病史者) C.易感人群 D.传染病的接触人群 E.特殊人群
考核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所选对象为 A.自然人群(包括以往有过该传染病史或有过预防接种史者) B.健康人群(除去有预防接种史与传染病史者) C.易感人群 D.传染病的接触人群 E.特殊人群
调查人群流脑血凝抗体水平的对象为 A.自然人群(包括以往有过该传染病史或有过预防接种史者) B.健康人群(除去有预防接种史与传染病史者) C.易感人群 D.传染病的接触人群 E.特殊人群
全国各地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HIV抗体监测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我国卫生防疫单位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州界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
抽样调查为 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C.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D.在社区居民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
普查为 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C.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D.在社区居民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
表明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相差的指标是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相对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表明暴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的指标是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相对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暴露与疾病进行测量时,可能发生 A.失访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时间领先偏倚 E.时间效应偏倚
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 A.失访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时间领先偏倚 E.时间效应偏倚
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患者的能力称为 A.特异度 B.灵敏度 C.可靠性 D.一致性 E.真实性
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判为患者的能力称为 A.特异度 B.灵敏度 C.可靠性 D.一致性 E.真实性
某一特定的筛检,当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某一特定的筛检,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入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症侯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这是 A.关联的一致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终止效应 D.关联的特异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随着暴露剂量增加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的是 A.关联的一致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终止效应 D.关联的特异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传染过程是指 A.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B.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D.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 E.病原体传播的媒介
流行过程是指 A.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B.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D.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 E.病原体传播的媒介
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A.脊髓灰质炎 B.麻疹 C.狂犬病 D.黄热病 E.登革热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A.脊髓灰质炎 B.麻疹 C.狂犬病 D.黄热病 E.登革热
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 A.脊髓灰质炎 B.麻疹 C.狂犬病 D.黄热病 E.登革热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 A.鼠疫 B.黄热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为 A.鼠疫 B.黄热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 A.鼠疫 B.黄热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
可以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
可以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
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
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A.二代发病率 B.感染率 C.阳转率 D.保护率 E.相对危险度
«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