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最重要的Ig是 A.IgG B.IgM C.SIgA D.Ig E.IgD
某一细胞群体杀伤肿瘤细胞机制为:④释放溶酶体酶直接杀伤;②ADCC效应;③分泌TNF等细胞因子。该细胞是 A.Mφ B.NK C.Tc D.LAK E.TIL
Ficoll-Hypaque离心法主要用于分离 A.单核细胞 B.单个核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E.血浆蛋白
完全抗原 A.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C.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D.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E.不能激发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在 A.Fab B.Fc C.绞链区 D.CH1区 E.CH2区
白细胞介素-2的受体是 A.CD20 B.CD21 C.CD25 D.CD28 E.CD40
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 A.结核 B.伤寒 C.肠阿米巴病 D.慢性支气管炎 E.慢性阑尾炎
与IgE具有亲和性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毛细血管基底膜细胞 C.Mφ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 E.NK细胞
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体内,使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等机制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是 A.基因治疗 B.过继免疫治疗 C.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D.免疫导向治疗 E.以上都不是
能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的是 A.半抗原 B.超抗原 C.丝裂原 D.变应原 E.耐受原
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 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E.机体造血和免疫功能均有损害
IgE与IgG功能区不同,因为IgE有 A.V区 B.CH C.CH D.CH E.CH
发生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嗜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如遇一位异种动物血清过敏者(仍需注破伤风抗毒素)应当如何处理 A.停止注射 B.用色甘酸二钠后再注射 C.少量多次注射 D.一次性皮下注射 E.与肾上腺素同时注射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超抗原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gp120 C.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E.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是 A.CTLA-4 B.CD28 C.PD-1 D.CD2 E.CD40L
五聚体IgM一般只有几个结合点可结合抗原 A.1个 B.2个 C.4个 D.5个 E.10个
CD8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 A.TCR识别Ag肽-自身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B.协同刺激因子在靶细胞表面的表达 C.表达IL-2受体 D.表达IFN-γ受体 E.受IL-12和IFN-γ的作用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佐剂应有的生物学作用 A.可提高免疫原性 B.可特异性地增强免疫功能 C.提高抗体的滴度 D.改变循环抗体的类型 E.促进炎症的发生
以下受体一协同刺激分子的结合哪项错误 A.CD28与CD80 B.CD40L与CD40 C.CD2与LFA-3 D.CD4-MHCⅡ E.CD8-MHCⅡ
关于IgE下列哪项错误 A.IgE的H链有4个CH区 B.是正常人血清含量最少的Ig C.IgE无绞链区 D.寄生虫感染使IgE水平降低 E.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开始合成时间较晚
激活的CTL使靶细胞裂解的主要因素是 A.颗粒酶 B.IL-12 C.穿孔素+颗粒酶+FasL D.IFN-γ E.Fas
Ⅲ型超敏反应的启动因素是 A.细胞因子 B.免疫球蛋白 C.免疫复合物 D.单核-吞噬细胞 E.淋巴毒素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Ig)是 A.IgM/IgD B.IgM/IgG C.IgA/IgE D.IgM/IgA E.IgE/IgD
明矾佐剂易诱导哪类抗体的产生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T细胞 B.未活化的B细胞 C.浆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有关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 B.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同,二者也不相关 D.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一定都是抗体 E.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只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二者均具有免疫功能
固有免疫细胞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A.直接识别病原体PAMP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D.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E.免疫应答维持时间较短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A.接触性皮炎 B.特发性皮炎 C.传染性变态反应 D.结核菌素试验 E.移植排斥反应
调节性T细胞(Treg)不表达 A.CD79a B.CD3 C.CD25 D.TCR E.Foxp3
抗体分子的CDR位于哪个结构域 A.CH和CL B.VH和VL C.VH和CH D.VH和CL E.CH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的几个阶段是 A.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B.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C.效应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IgE对下列哪些细胞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血小板和红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D.血小板和树突状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与B7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的是 A.CD2 B.CD40L C.ICOS D.CTLA-4 E.CD28
用马血清制备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来说是 A.抗原 B.半抗原 C.超抗原 D.异嗜抗原 E.抗体
APC递呈外源性Ag的正确描述是 A.外源性Ag可在局部或局部引流至淋巴组织接触APC B.外源性Ag首先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 C.外源性Ag通常被APC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形式递呈给CD8+T细胞识别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在支气管哮喘中起主要作用的Ig是 A.IgG B.IgM C.sIgA D.Ig E.IgD
对B细胞共受体描述错误的是 A.由CD19、CD21和CD81组成 B.可与C3d结合 C.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D.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 E.可减弱B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轻链的V区 B.重链的C区 C.Fc片段 D.重链和轻链的V区 E.重链的V区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免疫效应 A.抗肿瘤 B.抗病毒 C.引起同种移植物的排斥 D.发生ADCC E.引起DTH
在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h2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Ig的类别特异性抗原决定基与哪个有关 A.L链 B.J链 C.二硫键 D.H链 E.可变区
内源性Ag诱导的免疫应答中,需识别MHCⅠ类分子,这种细胞是 A.Th1 B.Th2 C.Mφ D.CD8T E.嗜碱性粒细胞
消除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抗生素 C.抗组织胺药 D.β受体激动剂 E.色甘酸钠
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D.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 E.A.B凝集原,不含抗A抗B凝集素
在Ab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应答产生最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Ig是 A.IgG B.IgM C.SIgA D.Ig E.IgD
向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重要共刺激分子是 A.CD28/B7 B.CD40/CTLA-4 C.CD4/MHCⅡ类分子 D.CD8/MHCⅠ类分子 E.LFA-1/ICAM-1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过敏性休克 B.溶血 C.过敏性鼻炎 D.血清病 E.荨麻疹
体内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可负向调节T细胞活化的配对分子是 A.CD28/B7 B.CTLA-4/B7 C.LFA-1/ICAM-1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3项
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为 A.mlg B.FcγR C.CD40 D.CD5 E.CD80
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间是通过哪种形式连接的 A.链内二硫键 B.链间二硫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某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性地收缩,也有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促进内分泌的作用,该物质应该是 A.血小板活化因子 B.组胺 C.白三烯 D.前列腺素 E.激肽
B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A.CD20 B.CD3 C.CD4 D.CD8 E.CD28
免疫球蛋白单体分子一般是由几条多肽链组成的 A.1 B.2 C.3 D.4 E.6
T细胞受体识别与MHC分子结合的 A.抗原肽 B.Fc受体 C.CD3 D.共刺激分子 E.免疫球蛋白
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部是
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A.扁桃体 B.骨髓 C.胸腺 D.淋巴结 E.脾
IgM在B细胞膜上一般以什么形式存在 A.单体 B.二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八聚体
T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5 E.CD9
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脾 C.淋巴结 D.阑尾 E.骨髓
免疫球蛋白C区不具备的功能是 A.激活补体 B.调理作用 C.介导ADCC效应 D.结合抗原分子 E.具有同种型的抗原
患者体内有维生素B辅助因子的抗体,此抗体可使肠道维生素B吸收障碍,该种贫血属于 A.ABO血型不符 B.新生儿溶血症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血清蛋白的哪个区域中 A.α1 B.α2 C.β D.γ E.白蛋白
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由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 B.由TI抗原引起 C.IL-1为T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 D.致敏Tc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E.Th1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或炎症反应
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居留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在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的是 A.TNF B.IL-2 C.IL-4 D.IL-5 E.IL-6
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唾液腺
CD4Th1细胞诱导的炎症中直接造成细胞浸润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FN-γ B.TNF+IFN-γ+IL-2 C.IL-4 D.IL-12 E.IL-8
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A.淋巴结 B.扁桃体 C.胸腺 D.胰 E.脾
CD8细胞杀伤靶细胞 A.要识别MHCⅠ类分子上的肽类 B.需要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C.要识别MHCⅡ类分子上的肽类 D.通过Fc受体与包被了抗体的靶细胞结合 E.一个CD8细胞只杀伤一个靶细胞
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A.卵巢 B.胆囊 C.脾 D.淋巴管 E.盲肠
MHC限制性形成的原因是 A.NK细胞的杀伤作用 B.TI抗原的诱导 C.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 D.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E.补体的作用
CD4细胞不具备的活性是 A.能够帮助B细胞产生抗体 B.能够产生IL-2 C.能够增强T细胞活性 D.能够释放IL-1 E.能识别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产生细胞因子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参与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D.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 E.介导ADCC效应
用以下哪种标记最适合鉴别或分离成熟的T细胞 A.CD3 B.CD4 C.CD8 D.CD14 E.CD19
下列哪些作用与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无关 A.抗原受体编辑 B.Ig亲和力成熟 C.Ig类别转换 D.B细胞表达MHCⅠ类抗原 E.体细胞突变
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数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浆细胞的特征功能是 A.有吞噬功能的 B.由T细胞分化来的 C.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D.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 E.与嗜碱性粒细胞有共同特性
未成熟B细胞 A.只产生μ链 B.是T、B细胞的前体 C.表面同时表达IgM和Ig D.表面只表达IgM E.必须经过胸腺才能成熟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B.巨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和提呈 C.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E.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
与树突状细胞无关的一项是 A.可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 B.可与T细胞、NK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 C.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 D.外周血、脾含量很少 E.膜表面表达特异的抗原识别受体
最有效地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上皮细胞
B细胞具有提呈外源性抗原的功能是因为 A.具有吞噬能力 B.分泌大量IL-2 C.表达MHC-Ⅱ类抗原 D.表达FcR E.肠道存在的大量B淋巴细胞
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有 A.B细胞 B.NK细胞 C.上皮细胞 D.肌肉细胞 E.红细胞
再次免疫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是 A.预防接种两次以上 B.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应以一定间隔作两次试验,进行结果的比较 C.血清学诊断应注意鉴别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D.用抗体或某些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过敏反应 E.以上全对
参与TD抗原初次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 C.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 D.巨噬细胞和B细胞 E.巨噬细胞和T细胞
调节性T细胞的标志性分子是 A.CD2 B.CD4 C.FcR D.KIR E.Foxp3
能与TCR组成抗原识别受体复合物的分子是 A.CD1 B.CD2 C.CD3 D.CD4 E.CD8
下述哪一种物质既有非特异免疫作用也参与特异免疫效应 A.IgG B.溶菌酶 C.补体 D.Ig E.前列腺素
能与IgE高亲和力结合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肺泡上皮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B细胞
CTL杀伤靶细胞时,接触性杀伤作用主要通过 A.分泌穿孔素 B.分泌颗粒酶 C.表达CD28 D.表达FasL E.表达TNFR
B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有 A.CD14 B.CD19 C.CD20 D.CD40L E.CD80
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 A.Mφ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的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是指 A.细胞因子 B.协同刺激信号 C.MHC结合的抗原肽复合物 D.有丝分裂原 E.以上都不是
一般不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的细胞有 A.Th细胞 B.CTL C.B1细胞 D.B2细胞 E.树突状细胞
机体抗细菌、抗真菌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NK细胞
患者女,32岁。发热、多关节肿痛、双侧胸腔积液、尿蛋白(+)半年,实验室检查发现ANA(+),抗SSA(+),抗Sm(+)。 A.非甾体抗炎药 B.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C.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D.免疫抑制剂 E.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患者女,45岁。双手和膝关节肿痛伴晨僵1年。体检:肘部可及皮下结节,质硬,无触痛。 A.关节影像检查 B.滑液检查 C.抗核抗体 D.红细胞沉降率 E.C反应蛋白
«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