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补体参与下列哪项反应过程 A.沉淀反应 B.AD C.中和反应 D.细胞溶解反应 E.凝集反应
对补体活化起抑制作用的是 A.B因子 B.I因子 C.D因子 D.P因子 E.MBL
附着于胞膜表面的C5b~8复合物一般可与多少个C9分子结合形成MAC A.1个 B.6~9个 C.12~15个 D.25~30个 E.35个以上
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2a B.C3a C.C2b D.C4a E.C5a
DAF(CD55)能与下列哪个补体片段结合 A.C2a B.C4a C.C2b D.C4b E.C5a
Ⅰ因子可裂解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4a C.C2b D.C4b E.C5a
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0 B.1L-4 C.1L-1 D.1L-5 E.1L-2
诱导l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2 B.IL-4 C.IL-3 D.IL-1 E.IL-6
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3 E.IL-6
IL-1的功能不包括 A.促进T细胞的增殖 B.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 D.抑制NK细胞 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
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 A.IL-2 B.IL-4 C.IL-6 D.IL-8 E.IL-1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 D.细胞毒效应 E.特异性结合抗原
有关细胞因子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是小分子量的多糖分子 B.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生物学效应可具有拮抗性 D.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E.生物效应可具有重叠性
具有白细胞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6 E.IL-8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是 A.单体 B.同源二聚体 C.异源二聚体 D.同源四聚体 E.异源四聚体
参与IgA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G-CSF B.IL-2 C.IL-3 D.IL-4 E.TGF-β
只有T细胞才具有的表面标记为 A.识别抗原受体 B.CR3 C.细胞因子受体 D.CD3分子 E.有丝分裂原受体
以下哪种不是黏附分子家族 A.钙黏蛋白家族 B.选择素家族 C.整合素家族 D.钙调蛋白家族 E.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不属于T细胞-APC识别刺激信号的黏附分子是 A.CD28-CD80/CD86 B.CD4-MHCⅡ类分子 C.LFAl-ICAM1 D.CD19/CD21/CD81复合体-C3d E.CD8-MHCⅠ类分子
对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重要作用的协同刺激信号是 A.ICAM-1-LFA-1 B.CD40-CD40L C.CD86-CD28 D.CD80-CD28 E.B7.1-CTLA-4
属于B细胞的表面标志为 A.CD3 B.CD4 C.CD8 D.mlg E.CD56
下列哪种不是黏附分子的功能 A.细胞活化增生 B.肿瘤转移 C.补体活化 D.炎症及凝血 E.淋巴细胞归巢
免疫细胞膜分子不包括 A.受体 B.MHC分子 C.协同刺激分子 D.黏附分子 E.细胞因子
下列哪个分子属于选择素家族 A.CD41 B.CD51 C.CD61 D.CD62P E.CD18
以β亚单位分类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几个组 A.5 B.6 C.7 D.8 E.10
黏附分子的配体有 A.补体Clq B.补体Cls C.补体Clr D.补体C3片段 E.补体C9
整合素家族的分子一般是 A.同源二聚体 B.异源二聚体 C.三聚体 D.四聚体 E.五聚体
正常人CD4/CD8比值一般为 A.0.6~1 B.1.7~2.0 C.0.3~0.5 D.2.5~3 E.0.3以下
HLA复合体不编码 A.HLA-Ⅱ类分子的β链 B.B因子 C.HLA-Ⅰ类分子的α链 D.HLA-Ⅱ类分子的α链 E.HIA-Ⅰ类分子的β2m链
HLAⅠ类抗原不在下列哪一种细胞表面表达 A.淋巴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巨噬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粒细胞
下列哪种不是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A.多基因性 B.基因常需要重组 C.共显性遗传 D.单元型遗传 E.连锁不平衡
免疫应答(Ir)基因 A.与X染色体连锁 B.控制免疫球蛋白V区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 C.被认为是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的一部分 D.控制免疫球蛋白稳定区的同种型 E.见于所有动物,从软体动物到人
由HLA-Ⅲ类基因编码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5 C.C9 D.B因子 E.Ⅰ因子
NK细胞和部分CTL表面的CD94/NKG2家族分子的专一性配体是 A.HLA-A B.HLA-B C.HLA-C D.HLA-DP E.HLA-E
HLA-G分子主要分布于 A.母胎界面绒毛外滋养层细胞 B.睾丸细胞 C.卵巢组织 D.胰岛细胞 E.神经组织
在Ab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应答产生最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lg是 A.IgM B.IgG C.IgE D.SlgA E.IgD
向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重要共刺激分子是 A.CD8/MHCⅠ类分子 B.CD28/B7 C.CD4/MHCⅡ类分子 D.CD40/CTLA-4 E.LFA-1/ICAM-1
对lgα/lgβ描述正确的是 A.可传导第一活化信号进入B细胞 B.胞质区有ITAM C.上列A和B两项 D.与mlg组成BCR复合物 E.上列A.B和C3项
识别细菌CpG DNA的Toll样受体是 A.TLR2 B.TLR4 C.TLR5 D.TLR7 E.TLR9
TCR识别Ag后向细胞传递信息的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CD4Th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 A.表达IL-12,IL-2,IL-4的受体 B.TCR识别肽Ag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C.CD4Th与APC间黏附分子的作用 D.IL-12作用 E.IL-1的作用
CD8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是 A.IL-1受体的表达 B.IL-2的作用 C.IL-5的作用 D.TCR识别Ag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E.CD8T细胞与APC间黏附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的作用
初次应答最主要的特点是 A.IgG大量产生 B.IgG产生的快 C.IgG和IgM同时产生 D.IgM产生的快 E.IgG的亲和力强
再次应答最主要的特点是 A.潜伏期长 B.IgG大量产生 C.IgM产生量大 D.IgG与IgM的产生量相似 E.IgG的亲和力没变化
B1细胞所不具备的抗体应答特点是 A.识别并结合多糖抗原而被激活 B.接受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48h内产生 C.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D.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E.不产生免疫记忆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免疫家兔出现的情况是 A.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产生大量的IgG C.产生大量的IgM D.可发生再次应答 E.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
在IgA、IgM、IgG、IgE及IgD中IgE主要的抗体效应是 A.中和作用 B.调理作用 C.裂解细胞作用 D.ADCC E.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需要黏附分子的辅佐,其中协助Th活化B细胞的是 A.CD2/LFA1 B.CD40/CD40L C.LFA-1/ICAM-1 D.CD4/MHCⅡ类分子 E.CD8/MHCⅠ类分子
Th1细胞激活MQ可通过 A.诱生IFN-γ激活Mφ B.CD40L与Mφ表面的CD40分子结合向Mφ提供激活信号 C.与Mφ递呈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可诱导Mφ激活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未成熟B细胞表达的抗体是 A.IgM B.IgM、IgD C.IgG D.IgA E.IgE
对Igα/Igβ描述正确的是 A.与mlg组成BCR复合物 B.胞质区有ITAM C.可传导第一活化信号进入B细胞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3项
参与T细胞TCR识别抗原信号并向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分子有 A.CD2 B.CD3 C.CD4 D.CD8 E.CD9
巨噬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的 A.T细胞识别抗原肽和MHC分子复合物 B.巨噬细胞加工抗原 C.加工抗原呈递给T细胞 D.相互作用的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 E.合成和分泌抗体
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点是错误的 A.需有抗原刺激 B.不需要非T细胞参与 C.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炎症 D.可特异地杀伤靶细胞 E.T细胞介导
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的是 A.巨噬细胞 B.Tc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K细胞 E.NK细胞
MHC限制性表现于 A.单核细胞的杀伤作用 B.AD C.T细胞的抗原识别过程 D.补体依赖细胞毒 E.B细胞对T1抗原效应
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现象是 A.抗肿瘤免疫 B.移植排斥反应 C.接触性皮炎 D.感染性变态反应 E.中和外毒素
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过程不包括 A.TCR交联 B.鸟苷酸交换因子(GEFs)激活Ras C.PLC-y活化 D.MAP激酶活化 E.NFAT从胞浆进入细胞核
提供给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分子是 A.CD4 B.CD8 C.CD28 D.CD40 E.BCR
在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除B细胞和Th细胞外,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还有 A.巨噬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靶细胞
抗体再次应答时产生Ig的特征是 A.IgM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 B.IgG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 C.IgM和IgG抗体显著高于初次应答 D.抗体的特异性改变 E.抗体的亲和力无改变
关于记忆细胞的错误理解是 A.已接受抗原刺激 B.仅限于B细胞 C.可生存数月到数年 D.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E.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不包括 A.B细胞 B.T细胞 C.Mφ D.NK细胞 E.浆细胞
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A.IgG为主 B.IgM为主 C.持续时间短 D.亲和力低 E.没有免疫记忆
再次抗体应答特点不包括 A.潜伏期短 B.抗体产生持续时间长 C.抗体产生数量多 D.以产生IgM为主 E.以产生IgG为主
下列关于B细胞活化的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直接活化B细胞产生IgM B.蛋白质抗原需要辅助性T细胞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 C.T、B细胞直接的相互作用不需要MHC分子参与 D.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性细胞 E.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一般都带有 A.抗原受体 B.SmIg C.SRBC受体 D.有丝分裂素受体 E.MHC编码产物
能识别外源性抗原信号的细胞是 A.Th1细胞 B.红细胞 C.B1细胞 D.CTL E.NK细胞
分布于黏膜系统的淋巴组织约占机体淋巴组织的 A.70% B.90% C.30% D.50% E.40%
分布于黏膜系统的淋巴组织约占机体淋巴组织的 A.90% B.70% C.50% D.40% E.30%
不属于韦氏环结构的是 A.咽扁桃体 B.颌下淋巴结 C.腭扁桃体 D.舌扁桃体 E.鼻后部其他淋巴组织
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 A.成熟T细胞 B.成熟B细胞 C.不成熟T细胞 D.不成熟B细胞 E.记忆性B细胞
不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是 A.扁桃体 B.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C.M细胞 D.脾 E.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
黏膜免疫系统B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M C.Ig D.SIgA E.IgA
黏膜免疫组织不包括 A.扁桃体 B.阑尾 C.胸腺 D.派氏集合淋巴结 E.肠道黏膜下淋巴组织
派氏集合淋巴结中的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较多的是 A.IL-2 B.IL-3 C.IL-5 D.IL-12 E.TNF-a
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是 A.注射有丝分裂素和Ag B.注射佐剂 C.注射极大量Ag D.切除成年动物的脾脏 E.切除成年动物的胸腺
形成低带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T、B细胞 E.T细胞
关于免疫耐受,错误的是 A.多次注射耐受原可延长免疫耐受状态 B.静脉注射抗原易诱导免疫耐受 C.聚合的蛋白抗原易诱导免疫耐受 D.遗传背景与免疫耐受相关 E.克隆清除是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关于T、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诱导T细胞耐受所需时间长,B细胞短 B.诱导T细胞耐受维持时间短,B细胞长 C.高剂量TD-Ag不能使T、B细胞产生耐受 D.低剂量TD-Ag仅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 E.低剂量的TI-Ag能使T、B细胞均产生耐受
注射大剂量Ag形成免疫耐受是由于 A.Ab形成速度慢,而代谢速度过快所致 B.Ab过剩,多余的Ag中和了抗体 C.产生无功能抗体 D.浆细胞麻痹 E.B细胞分化增生受到抑制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免疫耐受也是一种免疫应答 B.不同的抗原剂量可分别引起低、高带耐受 C.小分子可溶性抗原较易诱导免疫耐受 D.免疫耐受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E.免疫耐受的发生是免疫系统受到了损伤而引起
形成低带耐受的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 D.单核细胞 E.NK细胞
形成高带耐受的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 D.单核细胞 E.NK细胞
属于免疫隔离部位的有 A.甲状腺 B.胰腺 C.小肠 D.肺 E.脑
与内源性抗原递呈密切相关的分子是 A.mIg B.MHCⅡ类分子 C.Fc-yR D.MHCⅠ类分子 E.C3bR
与外源性抗原递呈密切相关的分子是 A.FcyR B.MHCⅡ类分子 C.MHCⅠ类分子 D.mlg E.C3bR
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CTL细胞 B.NK细胞 C.Ts细胞 D.TCRαβT细胞 E.Th细胞
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 A.补体 B.抗体 C.细胞因子 D.MHC分子 E.TCR
参与特异性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h2 C.CTL D.B细胞 E.NK细胞
类毒素的性质是 A.有免疫原性,有毒性 B.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C.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D.有毒性,无免疫原性 E.有过敏原性,有毒性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A.KIR B.IL-6受体 C.甘露糖受体 D.C3b受体 E.IgG Fc受体
巨噬细胞表面可识别病原菌表面岩藻糖残基的模式识别受体有 A.TLR2 B.甘露糖受体 C.IgG Fc受体 D.C3b受体 E.TLR4
发生慢性炎症时,病灶内最常见的浸润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生物等引起的炎症 B.能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 C.促进创口愈合 D.抑制病原体生长 E.直接杀灭病原体
关于炎症,正确的是 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任何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C.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可通过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CTL C.B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
支气管哮喘中起主要作用的Ig是 A.IgG B.IgM C.SIgA D.Ig E.IgD
诱导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地收缩的介质是 A.白三烯 B.组胺 C.激肽类物质 D.PGD E.C3a
«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