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B.三级评价须采用解析法 C.三级评价须采用类比分析法 D.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适宜采用数值法时,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
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与含水层介质粒径d和不同水质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越小,K越大 B.d越大,K越大 C.K与d无关,与水黏滞性相关 D.K与d相关,与水黏滞性无关
污染物经过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过程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团因不能通过介质孔隙,而被阻挡在介质中的现象是( )。 A.机械过滤 B.溶解和沉淀 C.氧化和还原 D.吸附和解吸
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
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排水渠,该排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5%,渗透系数为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是( )。 A.25m3/d B.50m3/d C.100m3/d D.200m3/d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 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
污染物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发生的溶解与沉淀实质上是( )。 A.强极性水分子和固体盐类表面离子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B.污染物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电子发生转移,导致化合价态改变的过程 C.污染物通过介质时,一些颗粒大的物质团因不能通过介质孔隙而被挡在介质中 D.污染物在包气带与水相、气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
下列关于地下水污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地下水污染一旦发现,后果就难以消除 B.地下水由于循环交替缓慢,将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 C.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运移的速度都很快,污染难以控制 D.要使已经污染的含水层自然净化,往往需要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时间
确定次灌溉入渗补给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田间灌溉试验法 B.田块的水量均衡法 C.渗流断面法 D.断面流量差法
饱和水带中的地下水运动,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均表现为( )在岩土层的空隙中运动。 A.气态水 B.重力水 C.毛细水 D.吸着水
下列关于达西定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其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 )。 A.岩性和疏密度 B.厚度和疏密度 C.承压性和解析度 D.岩性和厚度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原则不包括( )。 A.概念模型应尽量简单明了 B.概念模型应尽量详细、完整 C.概念模型应能被用于进一步的定量描述 D.所概化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反映地下水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达西定律适用于( )的情况。 A.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 B.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 C.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 D.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
用来计算排污渠或河流废水入渗量的公式是( )。 A.Q0=qβ B.Q0=β·Qg C.Q0=αFX·10-3 D.Q0=Q上游-Q下游
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 A.水动力弥散 B.淋溶 C.稳定渗流 D.非饱和渗流
下列关于地下水质渗透系数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 B.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 C.渗透系数的大小仅取决于介质的粒度成分,颗粒排列 D.地下水运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达西定律条件
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
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与含水层介质粒径d和不同水质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越小,K越大 B.d越大,K越大 C.K与d无关,与水黏滞性相关 D.K与d相关,与水黏滞性无关
某污水池下游300m处有潜水监测井。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孔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若污水池发生泄漏,污水进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达监测井处的时间约为()。 A.3D B.150D C.300 D.600D
某柴油罐发生爆炸,假定油品瞬时进入水力梯度0.1%的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污染,下列关于含水层污染羽演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向下游迁移 B.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C.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D.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位置变小
在同一地点,分别利用双环法试坑渗水实验(a)、直接试坑渗水实验(b)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 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
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 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 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某污水处理设施监测时,发现该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立即修复污水处理设施的泄露点。下列关于泄漏点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随时间变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染羽中心浓度不变,且位置不变 B.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位置不变 C.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向下游迁移 D.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大,且向上、下游扩展
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 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排水渠,该排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5%,渗透系数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是( )。 A.25m3/D B.50m3/D C.100m3/ D.200m3/D
某河渠长1000m,两侧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密切且补给地下水,已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100m/d,地下水力坡度0.5%,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平均厚度4m,则该河渠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是()。 A.1000m3/D B.2000m3/D C.3000m3/ D.4000m3/D
某油罐因油品泄露导致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在污染物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划定中,积累油类污染物的潜水面应划定为( )。 A.定浓度边界 B.与大气连通的不确定边界 C.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边界 D.定浓度和浓度梯度或总通量边界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参数。 A.弥散过程 B.弥散方向 C.弥散能力 D.弥散速度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水头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K B.V=2K C.V=K D.V=0.5K
在某地点利用双环法试坑进行渗水试验,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中,表达正确的是()。 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下列关于含水层给水度μ和介质粒径d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d越小,μ越大 B.d越大,μ越大 C.μ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有关 D.μ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
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 A.获取水文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 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某项目区基岩为碳酸岩,岩溶暗河系统十分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地下水流模拟预测方法选择中,正确的是()。 A.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优先采用数值法 B.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优先采用解析法 C.概化为地表河流系统,优先采用数值法 D.概化为地表河流系统,优先采用解析法
地下水污染途径可归为( )。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越流型 D.吸附解吸型
地下水水量均衡域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地下水类型 B.均衡要素 C.水文地质参数 D.均衡期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通常包括( )。 A.边界性质的概化 B.含水层性质的概化 C.地质范围的概化 D.计算区几何形状的概化
计算固体废物填埋场废水入渗量的公式Q0=αFX·10-3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是( )。 A.α为包气带的垂向入渗系数,无量纲 B.F为固体废物渣场渗水面积,单位m2 C.X为降水量,单位mm D.Q0为入渗量,单位m3/d或m3/a
研究污染物在包气带和地下水系统中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规律,依此可以( )。 A.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 B.明确污染物的遗留位置 C.预测污染物的迁移范围 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确定污水池及管道正常状况泄漏源强的方法,正确的有()。 A.按湿周面积5%确定 B.不产生泄漏、无须确定 C.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确定 D.按《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确定
某污水池下伏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空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在该污水池下伏潜水主径流方向上的下游分布有系列监控井(1-4号井),若该污水厂发生泄露,其特征污染物65天内在污水池下游监测井中可能被检出的有( )。 A.下游30m处1号井 B.下游60m处2号井 C.下游120m处3号井 D.下游240m处4号井
下列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适用于Ⅱ类建设项目的有()。 A.地下水量均衡法 B.大井法 C.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 D.地下水流解析法
确定地下水水位影响半径的方法有()。 A.公式计算法 B.经验数值法 C.卫星遥感法 D.图解法
岩溶地面塌陷多发生于()。 A.裸露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 B.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 C.裸露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 D.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
污染物进入包气带中和含水层中将发生( )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A.氧化和还原 B.机械过滤 C.吸附和解吸 D.溶解和沉淀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受( )等的影响。 A.地下水的对流 B.水动力弥散 C.水质状况 D.地下水的浓度
物质的吸附包括( )机理。 A.氧化作用 B.解吸作用 C.分配作用 D.表面吸附作用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某污水池下伏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孔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在该污水池下伏潜水主径流方向上的下游分布有系列监控井(1~4号井),若该污水厂发生泄漏,其特征污染物65天内在污水池下游监测井中可能被检出的有( )。 A.下游30m处1号井 B.下游60m处2号井 C.下游20m处3号井 D.下游240m处4号井
影响项目场地潜水含水层易污性的因素有( )。 A.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程度 B.项目场地包气带介质 C.项目场地分区防渗 D.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控
采用数值法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地下水模型识别与验证的依据主要有( )。 A.模拟的地下水流场要与实际地下水流场基本一致 B.模拟水位过程线与实际地下水位过程线形状相似 C.实际地下水量的变化量应接近于计算的含水层储量的变化量 D.识别的水文地质参数要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
下列选项中,可反应溶质迁移的参数有( )。 A.储水系数 B.给水度 C.孔隙度 D.弥散度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确定污水池及管道正常状况泄漏源强的方法,正确的有( )。 A.按湿周面积5%确定 B.不产生泄漏、无须确定 C.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确定 D.按《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确定
下列能运用解析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条件有( )。 A.无限边界条件 B.均质性的承压含水层 C.均质性的潜水含水层 D.不规则的边界条件
地下水环境污染物运移预测中,数值法适用于( )的地下水系统。 A.均质含水层 B.非均质含水层 C.复杂的边界条件 D.多个含水层
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有( )。 A.指定浓度 B.指定流量 C.指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 D.同时指定浓度及浓度梯度
下列有关包气带中污染物迁移模型相关参数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效渗透系数K是各层渗透系数的调和平均值 B.包气带中水分的渗流速度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大,运移速度越快 C.渗流速度就是指地下水的沿渗流域中介质空隙运动的实际流速 D.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根据粉质黏土层纵向弥散度获得
数值法过程中,判断模型识别与验证的依据主要有( )。 A.模拟的地下水流场要与实际地下水流场基本一致 B.模拟地下水的动态过程要与实测的动态过程基本相似 C.从均衡的角度出发,模拟的地下水均衡变化与实际要素基本相符 D.识别的水文地质参数要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
当污染物由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含水层,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包气带的( )。 A.地质结构 B.岩性 C.厚度 D.渗透性
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性能主要取决于( )。 A.化学键的类型 B.离子半径 C.化合物的类型 D.水中其他离子浓度
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取决于介质的性质或流体的物理性质,如( )。 A.粒度成分 B.颗粒形状 C.流体的黏滞性 D.颗粒的粒径
采用垂向防渗技术的前置条件有( )。 A.由于地形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地面防渗 B.由于已有固废堆存,无法进行地面防渗 C.由于已有装置的限制,无法进行地面防渗 D.由于地下水污染范围已超出厂界且需切断污染向厂界外传输途径
在实际选择计算程序时,除了必须考虑野外现场迁移过程的性质以及解决该迁移问题时特定求解方法的适用程度外,还需考虑( )。 A.所使用的计算程序是否有清楚的文件资料和说明书 B.计算程序的成本,用户培训、硬件和软件等的费用 C.出版记录的计算程序的可靠性,它在用户界的接受程度 D.管理部门对出版记录计算程序的认可度
关于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包气带岩土层越厚,防污性能越弱 B.包气带岩土层渗透性能越强,防污性能越弱 C.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下伏含水层水位相关 D.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岩土层稳定分布程度相关
按照水力学特点分类,污染物从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污染类型有()。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流场预测方法有( )。 A.水量均衡法 B.解析法 C.数值法 D.经验法
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 A.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 C.含水层的厚度 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下列能运用解析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条件有()。 A.无限边界条件 B.均质性的承压含水层 C.均质性的潜水含水层 D.不规则的边界条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区有()。 A.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B.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 C.湿地退化、土壤盐渍化区 D.污水存储池(库)区
(2019年)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时合理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 ) A.500mg/L B.2000mg/L C.5000mg/L D.8000mg/L
(2019年)关于曝气沉砂池说法正确的有( )。 A.具有除油功能 B.具有脱臭功能 C.可防止污水厌氧分解 D.可降低沉砂有机物含量
(2018年)接触氧化生物反应池中,填料的作用有( ) A.增加废水的B/C比 B.增加废水处理过程中氧的利用率 C.增加微生物的数量 D.可增加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种群数量
(2017年)含油废水浮选处理过程中,分散到废水里的小气泡的主要作用是( )。 A.气提 B.降低油颗粒的视密度 C.中和油颗粒表面的电荷 D.起小油粒的架桥作用
(2016年)下面污水处理单元中,本身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的是( )。 A.生物接触氧化池 B.曝气生物滤池 C.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D.生物转盘
(2016年)废水处理构筑物中调节池的作用是( )。 A.调节水位髙低 B.降解污染物 C.分离水中固体颗粒 D.均化水质水量
(2016年)城市污水处理厂事故池的作用( )。 A.容纳厂内生产事故废水 B.容纳厂内初期雨水 C.容纳消防备用水 D.容纳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接管废水
(2016年)下列方法中,利用密度差异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有( )。 A.隔油 B.过滤 C.气浮 D.反渗透
(2016年)下列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中,属于生物膜法的有( )。 A.生物接触氧化法 B.氧化沟 C.曝气生物滤池 D.SBR
(2015年)续批式活性污泥SBR除磷时,应该选取的污泥负荷和充水比是( )。 A.高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B.低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C.高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D.低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2014年)某制糖企业污水处理站好氧处理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宜采用的二沉池类型有( )。 A.竖流沉淀池 B.辐流沉淀池 C.斜板沉淀池 D.斜管沉淀池
(2013年)某项目对含1%氯化钠的工艺水溶液进行钠滤浓缩除盐,已知除盐水的收率为60%,浓母液含氯化钠为2.4%,则稀溶液含氯化钠浓度为( )。 A.0.05% B.0.07% C.0.08% D.0.12%
(2013年)某电镀企业包括除油、镀铬、镀锌、镀铜等生产线,铬酸雾经收集、碱洗吸收后排放,则需要单独收集处理的含第一类污染物废水有( )。 A.除油废水 B.镀铬废水 C.镀铜废水 D.铬酸雾吸收废水
(2013年)用于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工艺有( )。 A.沉淀 B.砂滤 C.气浮 D.离子交换
(2012年)为使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含油废水达标排放,常用的处理工艺是( )。 A.二级生化 B.隔油沉淀+混凝气浮 C.离心分离 D.隔油沉淀+反渗透
( 2011年)常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有( )。 A.反渗透膜法 B.生物膜法 C.活性污泥法 D.活性炭吸附法
( 2010年)用于去除含胶体有机物的污水处理方法是( )。 A.过滤法 B.化学中和法 C.活性污泥法 D.膜分离法
(2019年)某企业生产废水含有丙烯晴及低聚物,硫酸铵和较高浓度磷酸钠等,为使达标其废水处理工艺应包含的功能单元有( )。 A.水解酸化 B.除磷预处理 C.硝化 D.反硝化
(2018年)某废水含有甲苯、丙酮、石油类,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3%、1.7%,则下列最合理的处理工艺为( )。 A.缺 B.重力油水分离-蒸汽汽提-好氧 C.重力油水分离-好氧-厌氧 D.缺
(2017年)下列几种废水中,需单独预处理的有( )。 A.含氰废水 B.含硫废水 C.含苯系物废水 D.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2017年)某沿海园区采用燃气热电厂集中供热,对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措施有( )。 A.直接排海 B.预处理后部分回用 C.直接作为绿化用水 D.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2017年)某生产车间产生含金属Ni废水,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 B.调节pH为酸性去除金属Ni C.调节pH为碱性去除金属Ni D.与其他车间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
(2016年)关于采用生物法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需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好氧法 B.仅需脱氮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 C.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 D.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厌氧/好氧法
(2016年)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是( )。 A.物理、化学协同作用 B.物理、生物协同作用 C.生物、化学协同作用 D.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
(2016年)废水使用A2/0方法进行脱氮除磷,一般要求缺氧池中的溶解氧浓度为( )。 A.小于0.1mg/L B.0.1mg/L-0.5mg/L C.0.5 mg/L-2 mg/L D.大于2mg/L
(2016年)下列废水处理单元中,在降解有机物过程中会产生甲烷气体的有( )。 A.厌氧流化床 B.氧化沟 C.厌氧滤池 D.曝气池
(2015年)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属于利用密度差异去除污染物的有:( )。 A.板框过滤 B.溶气气浮 C.重力沉淀 D.离心分离
(2015年)分析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常年主导风向 B.企业发展规划 C.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D.受纳水体水质
(2014年)某项目拟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生产废水、消化气应由( )。 A.UASB底部收集并导出 B.UASB下部收集并导出 C.UASB中部收集并导出 D.UASB上部收集并导出
(2014年)关于生物脱氮除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 B.反硝化菌在厌氧状态下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C.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 D.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摄取磷
«
15857
15858
15859
15860
15861
15862
15863
15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