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照过失人赔偿金额,借记“内部往来”账户
B.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照保险公司应赔偿的金额,借记“应收款”账户
C.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林木资产价值扣除过失人和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后,如为净损失,借记“其他支出”账户
D.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林木资产价值扣除过失人和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后,如发生净收益,则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A.固定资产出售,应合理确定出售价格,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办理好出售合同和财务手续,及时收回款项
B.固定资产盘亏,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C.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合理确定投资价值,按规定审批后,办理好投资手续
D.固定资产报废,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不正当原因报废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A.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D.融资租入和以经营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A.建立支付账单“三项核对”制度,发票、物资领料单、物资验收入库单核对
B.建立内部付款支票签发复核制度
C.建立发票审核制度
D.合理利用现金折扣“2/10、1/20、N/30”
A.应付款
B.内部往来
C.应付工资
D.应付福利费
A.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B.设置固定资产管理账册,并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C.强租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租出的固定资产,按合同及时收取租赁收入并正常折旧,到期时应该及时收回固定资产
D.对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手续
A.采购费
B.包装费
C.运杂费
D.保险费和交纳的有关税金
A.房屋和建筑物
B.在用的机械、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C.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
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A.1
B.1.5
C.2
D.3
A.10
B.15
C.20
D.25
A.房屋、运输工具以及大型农业机械
B.租赁的资产或者以作为担保的物资
C.专利权
D.货币资金
A.借款种类和用途
B.借款数额
C.借款原因
D.还款日期、抵押品相关证明
A.拟定借款申请
B.银行审查
C.签订借款合同、取得贷款
D.还款
A.经营收入
B.发包及上交收入
C.补助收入
D.其他收入
A.一般于产品物资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经营收入的实现
B.已收讫农户、承包单位上交的承包金及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款项或取得收取款项的凭据时,确认发包及上交收入的实现
C.在实际收到农税征收部门返还的农业税附加或取得收款项的凭据时,确认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的实现
D.在实际收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补助款或取得有关收取款项的凭据时,确认上缴收入的实现
A.可以由同一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但是必须保证货款及时完整地收到并入账,防止货款流失
B.明确收款、发货和经办人的职责,明确审批人经办人的权限、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
C.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D.应当加强销售合同、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管理
A.产品物资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存款利息收入
D.固定资产及产品物资的盘盈收入
A.销售内容
B.结算方式
C.付款时间、运费
D.双方的责任人签字和印鉴齐全
A.经营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支出
D.内部往来
A.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费
B.利息支出
C.农业资产的死亡损毁支出
D.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A.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B.经营收益=收益总额-其他支出+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C.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管理费用
D.经营收益=收益总额-其他支出-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A.五保户、困难户和军烈属困难补助
B.计划生育开支
C.农民因公伤亡医疗费
D.农民生活困难补助、抚恤金
A.管理人员的工资
B.管理人员的办公费
C.管理人员的差旅费
D.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
A.5%
B.5‰
C.3‰
D.3%
A.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B.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
C.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D.税收滞纳金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A.办公费
B.外地董事会成员在企业开会和工作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费
C.外地董事会成员在企业开会和工作期间的交通费
D.外地董事会成员在企业开会和工作期间的邮电费和有关保险费的开支
A.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B.发行债券利息
C.保险费、安装费
D.车辆购置税
A.10%
B.15%
C.20%
D.25%
A.省税务机关
B.市税务机关
C.省政府
D.市政府
A.6
B.8
C.10
D.12
A.固定资产、存货
B.生物资产
C.无形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
A.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用于交际应酬
B.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C.用于对外捐赠
D.用于股息分配
A.6
B.8
C.10
D.12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衍生工具、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股权投资
B.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C.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衍生工具、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债券投资
D.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衍生工具
A.“应计入本年应税收入金额”
B.“其中:费用化支出金额”
C.“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
D.“财政性资金”
A.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B.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C.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D.政府部门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手续
A.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B.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C.通过支付现金方式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D.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A.5%
B.10%
C.30%
D.35%
A.12%
B.10%
C.8%
D.5%
A.500
B.5000
C.1000
D.3000
A.基本养老保险费
B.基本医疗保险费
C.失业保险费
D.住房公积金
A.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C.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财政部
C.审计司
D.国税局
A.6
B.8
C.10
D.12
A.60%
B.70%
C.80%
D.90%
A.金融
B.证券
C.保险
D.担保
A.企业从发行者直接投资购买的国债持有至到期,其从发行者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全额免征企业所得税
B.企业到期前转让国债、或者从非发行者投资购买的国债,其按国债金额×(适用年利率÷365)×持有天数所计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C.企业转让国债取得的价款,减除其购买国债成本,并扣除其持有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国债利息收入以及交易过程中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企业转让国债收益(损失)
D.企业到期兑付国债取得的价款,减除其购买国债成本,为企业转让国债收益(损失)
A.不存在CPA可以识别的控制活动
B.预期控制的运行无效
C.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虑
D.员工人数较少限制了职责分离的程度
A.“了解整体层面内部控制工作底稿”中了解的整体层面内部控制
B.“了解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工作底稿”中了解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C.“了解整体层面内部控制工作底稿”中了解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D.“了解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工作底稿”中了解的整体层面内部控制
相关试卷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二)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会计从业资格证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会计从业资格证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二)
财会类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7)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8)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9)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