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B.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C.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D.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A.价值运动
B.经营活动
C.财务活动
D.业务活动
A.财务会计受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约,灵活性较小;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约,处理方法选择灵活
B.财务会计主体单一,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管理会计多层次主体,既要反映企业整体,也要反映内部各责任单位的信息
C.财务会计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如月、季度、年)编制报告;管理会计不受固定会计期间的限制,可根据需要按日、周、月编制报告
D.财务会计既反映货币化信息,也反映诸如存货量、产量等非货币化信息;管理会计主要反映货币化的会计信息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质量成本管理
C.作业成本法
D.价值链分析和战略成本管理
A.降低成本费用,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
B.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计划和控制信息
C.强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
D.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A.规划
B.决策
C.控制
D.评价
A.记录价值
B.解析过去
C.控制现在
D.筹划未来
A.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B.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C.强调价值创造阶段
D.企业应用实务阶段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C.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A.1917
B.1918
C.1919
D.1920
A.可理解性
B.可靠性
C.相关性
D.实质重于形式
A.尚未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B.尚未形成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和评价体系
C.通晓中外会计规则和财经法规的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
D.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A.收入
B.利得
C.损失
D.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A.理论体系建设滞后
B.实践应用自发无序
C.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D.信息化支撑不足
A.重置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现值
D.公允价值
A.执行性管理会计:1949年~1978年
B.决策性管理会计:1978年~1990年
C.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1990年至今
D.预测性管理会计:1990年至今
A.附注比会计报表更重要
B.会计报表比附注更重要
C.会计报表与附注同样重要
D.会计报表与附注都不重要
A.基本确定是指大于95%但小于100%
B.很可能是指大于或等于50%但小于95%
C.可能是指大于5%但小于50%
D.极小可能是指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A.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利润表
B.一般企业中期报告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C.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D.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A.持有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持有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C.持有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D.投资性主体持有的股权投资
A.联营投资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部分
B.对非关联方的债权投资
C.应收利息
D.固定资产
A.优先股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
B.优先股持有人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的权利受到限制
C.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
D.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持有至到期投资
D.贷款和应收款项
A.联营投资
B.应收股利
C.债权投资
D.应收利息
A.100;100
B.100;200
C.200;200
D.200;300
A.股权式
B.期权式
C.货币式
D.利率式
A.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B.经营范围符合规定
C.投资者不得超过300人
D.有至少3名具备2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投资管理责任
A.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研究推进定向权证等作为支付方式
B.鼓励证券公司开展兼并重组融资业务,各类财务投资主体可以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C.对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实施兼并事项,设发行数量下限,兼并非关联企业强制要求作出业绩承诺
D.非上市公众公司兼并重组,不实施全面要约收购制度
A.远期
B.期货
C.期权
D.互换
A.创业投资业务
B.代理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投资业务
C.创业投资咨询业务
D.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业务
A.发行股票
B.企业债券
C.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D.可转换债券
A.持有至到期投资
B.贷款和应收款项
C.普通股
D.交易性负债
A.对子公司的投资
B.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C.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D.投资性主体持有的子公司投资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持有至到期投资
D.贷款和应收款项
A.应收账款一般来说是金融资产
B.应收利息一般来说是金融资产
C.股权投资有可能是金融资产也可能是经营性资产
D.应收股利一般来说是金融资产
A.建立防篡改机制
B.建立索引
C.使用加密技术
D.建立电子会计资料备份制度
A.领料单
B.购销合同
C.银行回单
D.银行对账单
A.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有监督的职责
B.财政部门可以组织专项检查,对本辖区企业使用会计软件情况进行监督,也可以将会计软件使用情况检查与其他会计监督工作结合进行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应当将有关情况报财政部
D.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的,必须向省级财政部门反映
A.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因为这些业务耗费的资源最多,最应该受到重视
B.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
C.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
D.防篡改机制
A.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B.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C.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都能够被发现
D.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不能做任何修改
A.资产和负债
B.资产和支出
C.收入和支出
D.负债和净资产
A.对科研经费审计的会计要素不全
B.科研经费支出的多少有可以借鉴的判断标准
C.科研经费的支出很难判断其合理性、必要性
D.科研项目结题,但费用往往仍大量发生
A.行政部门
B.财务部门
C.科研部门
D.科技部门
A.巧立名目以各种真假发票虚开虚报费用
B.因资产管理混乱、不规范、不严格造成的资产重复报销或资产流失
C.以虚构人物或冒用、借用他人身份,领取劳务费、顾问费、咨询费等的虚报冒领
D.以会务费、考察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等名义虚报或多报,或以招待客人为名报销私人招待费等的假公济私
A.重立项、轻质量、轻预算、更轻管理
B.对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难以准确、科学核算
C.对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低,使用效率不高
D.违规开支较多,资产、资金流失严重
A.40%
B.50%
C.60%
D.70%
A.80%
B.85%
C.90%
D.95%
A.就未更正错报进行汇总,了解、记录并分析被审计单位对错报不予更正的原因及未更正错报的影响
B.分析未更正错报产生的具体原因
C.评价未更正错报对科研经费支出公允性的影响
D.就未更正错报与审计委托方的基层员工进行沟通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相关试卷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二)
会计考试会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会计从业资格证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会计从业资格证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二)
财会类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7)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8)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9)
公司财务会计学基础考试万余练习题及答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