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平曲线最小半径主要取决于道路的( )。 A.设计车速 B.控制尺寸 C.中心线位置 D.红线宽度
下列哪项不属于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方式?( ) A.渠化交通 B.立体交叉 C.单双号限行 D.交通指挥
下列有关“渠化交通”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适用于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 B.适用于交通量较大的次要路口 C.适用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交叉口 D.可以配合信号灯使用
下列有关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加信号灯控制的方式 B.一般的平面十字交叉口可由交通警察来指挥 C.交通量较小的主干路交叉口可采用无交通管制的方式 D.交通量较大的快速路交叉口应设置立体交叉
下列哪项不符合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 ) A.立体交叉应按规划道路网设置 B.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 C.相交道路为两条车道以上 D.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
一条尽头道路与另一条道路以近于直角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形式是( )。 A.T形交叉口 B.十字交叉口 C.X形交叉口 D.Y形交叉口
在平面交叉口要素的布置中,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 )m处。 A.1~2 B.2~3 C.3~4 D.4~5
在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 )m。 A.0.15~0.35 B.0.25~0.5 C.0.35~0.5 D.0.5~1
一般有快速路网的城市,市区互通式立交中心间距等于主干路间距,为( )km,郊区可适当加大。 A.1.0~1.5 B.1.5~1.8 C.2.0~2.5 D.2.0~3.0
连接相交两条道路,为转弯行驶的车流而设置的交换车道称作( )。 A.匝道 B.跨线桥 C.下穿式隧道 D.集散道
变速车道形式中的( ),容易识别,但行车状态欠佳,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 A.直接式 B.外缘式 C.平行式 D.过渡式
直接式变速车道过渡段长度由变速车道外缘线斜率计算得出,其驶入端外缘线斜率为( )。 A.1/10 B.1/15 C.1/25 D.1/30
在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关于车道布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道路主线机动车行驶车道双向不少于4条,中间设中央分隔带,两旁设置两条集散道或停车道 B.快速路上不应设置自行车道,常速路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2~3m C.匝道机非混行时,常取单向7m,双向12~14m宽 D.机非分行时,机动车道单向7m、双向10.5m、自行车道8m
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设置凹形竖曲线主要应满足( )。 A.车辆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 B.车辆行驶平稳的要求 C.驾驶者的视距要求 D.驾驶者的视线要求
为了保持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平顺,一般取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 )。 A.2~5倍 B.5~10倍 C.10~15倍 D.10~20倍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 )以下。 A.10% B.5% C.15% D.20%
城市道路最小纵坡一般希望控制在0.3%以上,当纵坡小于( )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排水问题。 A.0.3% B.0.25% C.0.2% D.0.15%
下列对道路交通标志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交通的标志 B.警告标志的形状为圆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C.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D.禁止驶入标志形状为圆形,红底、白杠或白字
在选择交通控制类型时,“多路停车”一般适用于( )相交的路口。 A.主干路与主干路 B.主干路与支路 C.次干路与次干路 D.支路与支路
道路交通标志中,( )的形状为圆形和矩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A.警告标志 B.指路标志 C.指示标志 D.禁令标志
当主、次干路车流量在高峰时段特别集中,间隙特别小时,应考虑安装( )自动控制信号。 A.调节式 B.集中式 C.感应式 D.整体式
一般情况下,当主干路与支路相交时,可以采取下列哪种交通控制方式( )。 A.多路停车 B.二路停车 C.让路标志 D.不设管制
下列关于机动车停车基本车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满足车辆拥有者有出行时车辆在目的地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B.满足车辆拥有者无出行时车辆长时间停放需求的相对固定的停车位 C.满足车辆使用者有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D.满足车辆使用者无出行时车辆临时停放需求的停车位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可分为( )。 A.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带 B.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C.露天停车场和封闭式停车场 D.路边停车带、露天停车场和封闭式停车场
根据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当停车场的泊位数最少达到( )个时,应设置三个以上的出入口。 A.300 B.400 C.500 D.600
下列有关车辆停发方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 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 C.后退发车、后退停车 D.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交通路线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的坡道式停车库为( )。 A.斜楼板式停车库 B.螺旋坡道式停车库 C.错层式停车库 D.直坡道式停车库
下列有关路边停车带设置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城市主干路旁不应设置路边停车带 B.次干路旁宜布置停车带,但不宜布置为港湾式 C.支路旁设置路边停车带宜布置为港湾式 D.城市繁华地区道路停车带多采用计时收费的措施来加速停车周转
下列选项中,属于直坡道式停车库特点的是( )。 A.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 B.用地较经济 C.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较少 D.上下行坡道干扰少
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中,( )是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紧密衔接的关键。 A.对外客运枢纽 B.组团级客运枢纽 C.城市中心的客运枢纽 D.特定公交设施的换乘枢纽
通过高效的换乘,实现港口、铁路客站、长途汽车站、机场与城市交通方便地衔接的交通枢纽是( )。 A.货运交通枢纽 B.对外客运枢纽 C.组团级客运枢纽 D.城市中心的客运枢纽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中,( )是复杂物流单元能连接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 A.管理功能 B.信息功能 C.组织功能 D.衔接功能
城市广场中,从交通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 )最具典型性。 A.公共活动广场 B.交通广场 C.集散广场 D.站前广场
以下不属于站前广场的特点的是( )。 A.交通繁忙 B.服务对象极为广泛 C.人流车流的连续性和脉冲性 D.人车分离、减少冲突
在站前广场规划设计的静态交通组织中,( )形式可考虑采用停车场与接送站台相结合的方式。 A.公交站点布置 B.自行车停车场布置 C.出租车停车场布置 D.长途汽车站布置
根据《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下列关于高速铁路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城市建成区外不小于50米 B.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小于50米 C.在城市规划区内不小于50米 D.在城市规划区外不小于50米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地铁系统按照客运能力划分,又可分为高运量地铁和大运量地铁,其中高运量地铁的单向运输能力为( )万人次/h。 A.1~3.5 B.2.5~5 C.3.5~6 D.4.5~7
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式是( )。 A.地下线系统 B.胶轮导轨系统 C.磁浮系统 D.全封闭系统
采用直线电机作为车辆的驱动力,利用磁场的作用,驱动车辆运行,属于( )。 A.磁浮系统 B.钢轮钢轨系统 C.非黏着驱动系统 D.黏着力(摩擦力)驱动车辆行驶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以下关于地铁系统的主要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h之间 B.采用全封闭线路,独立专用路权 C.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磁浮系统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高速磁悬浮系统,另一种是中低速磁悬浮系统。其中高速磁浮线路最小半径不宜小于( )m。 A.250 B.300 C.350 D.400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A.确定线路的大致走向和起讫点位置 B.确定车站的分布 C.确定联络线的分布 D.确定车站总平面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直接影响着( )和交通运输网络。 A.城市的总体规划 B.策划分析 C.轨道交通发展目标 D.实施性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和( )。 A.发展规模 B.发展方向 C.功能定位 D.规划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最基本的线网形态中,( )的线路走向比较单一,基本线路多为平行或十字交叉。 A.网格式线网 B.有环放射式线网 C.分离式线网 D.无环放射式线网
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联络线的分布,控制走廊宽度,地下线可按线路中心线两侧各( )m控制。 A.30 B.25 C.20 D.15
下列关于铁路通行高度限界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通行内燃机车时为5.00米 B.通行电力机车时为6.00米 C.通行高速列车时为7.25米 D.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时为7.45米
如果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为1000辆/小时,那么,当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为4.5米时,其总的通行能力为( )。 A.3500辆/小时 B.4000辆/小时 C.4500辆/小时 D.5000辆/小时
交叉口组织方式中,无交通管制和采用渠化交通都适用的交叉口是( )。 A.交通量很小的次要道路交叉口 B.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 C.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口 D.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
以下关于城市道路纵坡确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 B.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3%以下 C.一般希望道路最小纵坡控制在0.3%以上,纵坡小于0.2%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排水问题 D.城市道路最小纵坡主要取决于道路排水和地下管道的埋设要求,也与雨量大小、路面种类有关
下列有关停车设施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中,哪项是错误的?( ) A.路边停车带为16~20平方米/停车位 B.地面停车场为25~30平方米/停车位 C.建筑物地下停车库为30~35平方米/停车位 D.机械提升式的多层停车库为35~40平方米/停车位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在城市不同区域的( )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市区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 A.运营范围 B.运输能力 C.路权 D.敷设方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中,线网方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确定换乘车站的规划布局,明确各换乘车站的功能定位 B.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 C.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方案 D.确定各条线路的大致走向和起讫点位置,提出线网密度等技术指标
下列关于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每层之间用螺旋式坡道相连 B.布局简单,交通线路明确 C.上下行坡道干扰少 D.螺旋式坡道造价较低
在进行城市道路桥洞设计时,桥下通行公共汽车的高度限界为( ) A.2.5米 B.3.0米 C.3.5米 D.4.0米
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中,( )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A.无交通管制 B.设置立体交叉 C.采用渠化交通 D.实施交通指挥
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道上设立停车标志的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是( )。 A.多路停车法 B.不设管制法 C.让路标志法 D.二路停车法
根据停车楼板的形式,斜楼板式可分为( )。 A.平楼板式、错层式 B.坡道式和直坡道式 C.直坡形和螺旋形 D.B和C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线路的( )可以划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三类。 A.敷设方式 B.牵引方式 C.运营范围 D.支撑和导向方式
我国已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是( )线网。 A.分离式 B.联合式 C.网格式 D.无环放射式
通行公共汽车的最小净宽要求为( )米。 A.2.0 B.2.6 C.3.0 D.3.75
城市道路平面弯道视距限界内障碍物的限高是( )。 A.1.0米 B.1.2米 C.1.4米 D.1.6米
下列有关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要符合规划城市道路性质及其红线宽度的要求 B.要满足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要求 C.在城市中心区,应基本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要求 D.应满足各种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适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 )。 A.无交通管制 B.实施交通指挥 C.采用渠化交通 D.设置立体交叉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的最基本形式是( )。 A.单控 B.双控 C.线控 D.面控
城市轨道交通按路权分类不包括( )。 A.全封闭系统 B.随机封闭系统 C.不封闭系统 D.部分封闭系统
常用的坡道式机动车停车库类型中,( )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上下行坡道干扰少,速度较快。 A.直坡道式停车库 B.错层式停车库 C.螺旋坡道式停车库 D.斜楼板式停车库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 A.7%~10% B.8%~15% C.15%~20% D.20%~25%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的出入口宽度主要按( )设计。 A.自行车 B.电动自行车 C.人力车 D.摩托车
关于磁浮系统的中低速磁浮磁悬浮系统主要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车辆费用较高 B.噪声小,轨道的维护费用较高 C.车辆载荷平均分布、车身较轻 D.曲线和道岔性能与单轨等新交通系统相近
下列关于道路桥洞通行限界的相关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人高度限界为2.5m B.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3.5m C.自行车高度限界为3.5m D.超高汽车禁止在桥(洞)下通行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管线敷设以及( )等要求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位置排列与高差。 A.通透 B.排水 C.耐用 D.美观
环道车行道可根据交通流的情况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 )m。 A.0.5 B.1.0 C.1.2 D.1.5
车辆停放方式按车身纵方向与通道的夹角关系有( )。 A.垂直式 B.双向式 C.翻折式 D.港湾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 )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难定义的系统之一。 A.地铁系统 B.轻轨系统 C.单轨系统 D.磁浮系统
下列有关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要符合规划城市道路性质及其红线宽度的要求 B.要满足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要求 C.在城市中心区,应基本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要求 D.应满足各种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人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行人净空的净宽要求为( )m。 A.0.5~0.7 B.0.75~1.0 C.0.75~1.5 D.1.75~2.0
合理选择立交间距是很重要的,立交间距过大则会( )。 A.减小每座立交的交通负担 B.降低快速道路的通行能力 C.降低快速道路使用的方便程度和效率 D.影响快速道路上的车速和安全,并将增加造价
从经济角度看,最常用的停车库类型是( )。 A.直坡道式 B.斜楼板式停车库 C.错层式(半坡道式) D.螺旋坡道式
下列关于交叉口设计基本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B.使车流和人流受到的阻碍最小 C.使交叉口通行能力适应其中一条主要道路的要求 D.考虑与地下管线、绿化、照明等的配合和协调
在净空与限界中,大货车的净宽要求为( )。 A.2.0m B.2.6m C.3.0m D.3.6m
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 )辆/h。 A.1000 B.1200 C.1800 D.2000
立交直行车道的设计车速应采用主线设计车速,定向匝道的设计车速取主线设计车速的( )。 A.20%~30% B.40%左右 C.50%~60% D.70%左右
人行道与人行过街立交设置中,立体交叉设置的人行道每侧( )m宽。 A.1~2 B.2~3 C.3~5 D.4~6
机动车辆行驶时,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驾驶人员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 )。 A.会车视距 B.停车视距 C.行车视距 D.视距限界
道路分隔带兼作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一般为( )。 A.4.5~6m B.2m C.1.5m D.1.5~4.5m
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 )m。 A.2~4 B.4~6 C.6~8 D.8~10
车辆翻越坡顶时,与对面驶来的车辆之间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视距,通常用设置( )的方法来保证。 A.平曲线 B.竖曲线 C.标志 D.超高
下列关于环形交叉口中心岛设计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主次干路相交的椭圆形中心岛的长轴应沿次干路方向布置 B.中心岛的半径与车辆进出交叉口的交织距离有关 C.中心岛不应设置人行道 D.中心岛上的绿化不应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下列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最大 B.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小,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大 C.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最小 D.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最大,最右侧的车道次之,二者中间的车道最小
在城市中心的客运交通枢纽中,一般不设置的交通方式是( ) A.地铁 B.轻轨 C.有轨电车 D.长途汽车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阶段的主要内容?( ) A.确定线路大致的走向和起讫点 B.确定换乘车站的规划布局,明确各换乘车站的功能定位 C.确定联络线的分布 D.确定车站的规模
道路绿化应根据( )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应片面地追求形式。 A.道路功能 B.环境条件 C.城市性质 D.人口数量 E.自然条件
下列哪些项是实施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 ) A.减少交通延误 B.提高通行能力 C.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最高行驶车速 E.提升安全性
城市道路交通标线常敷设或喷涂于路面及构筑物上,起引导交通和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具有( )。 A.强制性 B.安全性 C.准确性 D.服务性 E.诱导性
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计原则为( )。 A.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等要求,以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置 B.停车设施出入口不得设在交叉口,一般宜设置在次干道上 C.停车设施出入口多设在公共交通停靠站及桥隧引道处 D.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双向行驶的原则 E.停车设施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绿化、照明、排水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有关单轨系统技术特征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 )。 A.单向运输能力在1~3万人次/h B.适用于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而城市道路比较窄的地区 C.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 D.单轨以高架结构为主,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设高架桥,土地占用较少,轨道粱较宽,占用空间大 E.车体在走行轨上面(跨座式)或下面(悬挂式),通过主轮支承,水平导向轮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 A.运营组织规划和用地控制规划 B.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 C.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D.车辆基地、主变电站等主要设施的布局与规模 E.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站前广场的基本功能包括( ) A.交通 B.集会 C.景观 D.防灾 E.商业
«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7990
7991
7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