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m
B.1.20m
C.1.40m
D.1.35m
A.1.25m
B.1.30m
C.1.50m
D.1.45m
A.1.00m
B.0.90m
C.1.10m
D.1.20m
A.1.00m
B.1.20m
C.1.25m
D.1.30m
A.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的净宽
B.电影院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
C.高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
D.安全出口
A.0.65
B.0.8
C.1
D.1.2
A.0.65
B.0.8
C.1
D.1.2
A.一类高层建筑
B.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单元式住宅
C.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公共建筑
D.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塔式住宅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公共建筑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
C.居住建筑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
D.进入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C.楼梯间的门应为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D.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5.00平方米,居住建筑不就小于4.00平方米
C.前室和楼梯间的应为甲级防火门
D.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A.一类高层建筑
B.塔式高层住宅
C.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
D.裙房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木质防火门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C.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
D.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丁级
A.30m
B.25m
C.27m
D.32m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或凹廊
B.楼梯间前室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C.楼梯间应有凸出物便于攀爬
D.楼梯间应多开设空洞便于通风
A.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B.楼梯间前室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C.楼梯间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D.楼梯间的疏散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A.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B.每层出口处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C.在楼梯周围2米内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D.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A.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B.倾斜角度不大于45°且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1m时,其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的总宽度
C.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应正对梯段
D.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A.应急照明
B.疏散指示
C.疏散设施
D.防烟设施
A.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B.当楼梯间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规定设置
C.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
D.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
A.高层建筑裙房
B.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单元式高层住宅
C.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D.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通廊式高层住宅
A.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B.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C.楼梯间应靠外墙
D.楼梯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A.十层以上
B.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上
C.十二层至十八层
D.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
A.十
B.十一
C.十二
D.十八
A.由公共走道通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疏散门
B.由防烟楼梯间前室通向楼梯间的疏散门
C.管道井壁上检查用的丙级防火门
D.垃圾道前室的防火门
A.可燃气体
B.甲、乙类液体
C.甲、丙类液体
D.乙、丙类液体
A.0.22
B.0.15
C.0.12
D.0.1
A.向屋顶方向开启
B.向疏散楼梯或走道方向开启
C.双向开启
D.随时锁闭
A.4
B.3
C.2
D.1.5
A.不超过甲级的防火门
B.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C.不超过乙级的防火门
D.不低于丙级的防火门
A.1.0
B.1.5
C.2.0
D.2.5
A.甲、乙级防火门
B.甲、乙、丙级防火门
C.甲、乙、丙、丁级防火门
D.乙、丙级防火门
A.1.00小时
B.1.50小时
C.2.00小时
D.2.50小时
A.1.5
B.1.2
C.1.0
D.0.9
A.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
B.按其上层人数的平均数
C.按其上层人数最少的一层
D.按其所有各层人数的平均数
A.1.0
B.1.1
C.1.2
D.1.3
A.1.0
B.1.1
C.1.2
D.1.3
A.1.0
B.1.1
C.1.2
D.1.3
A.一类公共建筑
B.塔式高层住宅
C.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D.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公共建筑
A.塔式住宅
B.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C.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二类公共建筑
D.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C.塔式住宅
D.建筑高度大于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A.一类公共建筑
B.塔式住宅
C.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D.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或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A.一类公共建筑
B.建筑高度为32m的塔式住宅
C.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D.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A.一类公共建筑
B.塔式住宅
C.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单元式住宅
D.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A.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1台
B.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1台
C.当大于4500平方米以上时,应设3台
D.消防电梯可与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A.1500平方米
B.2000平方米
C.3000平方米
D.4500平方米
A.5000平方米
B.6000平方米
C.4500平方米
D.3000平方米
A.5000平方米
B.6000平方米
C.4500平方米
D.3000平方米
相关试卷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二)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三)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四)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五)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六)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七)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八)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九)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十)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