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难燃烧
B.不燃烧
C.易燃烧
D.阻燃处理
A.每层
B.每隔1-2层
C.每个防火分区
D.每个防烟分区
A.垃圾道宜靠外墙设置
B.垃圾道不应设在楼梯间内
C.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D.垃圾斗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
A.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B.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C.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D.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A.1.00h;0.90h;0.60h
B.1.20h;0.90h;0.90h
C.1.20h;0.90h;0.60h
D.1.20h;0.90h;0.50h
A.甲级应为3小时、乙级应为2小时、丙级应为1.5小时
B.甲级应为2小时、乙级应为1.5小时、丙级应为1.2小时
C.甲级应为1.5小时、乙级应为1.2小时、丙级应为0.9小时
D.甲级应为1.2小时、乙级应为0.9小时、丙级应为0.6小时
A.1.5小时;1.2小时;1.0小时
B.1.2小时;0.9小时;0.6小时
C.1.0小时;0.9小时;0.8小时
D.0.9小时;0.8小时;0.6小时
A.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B.防火门在关闭后,能从内侧手动开启,但不能从外侧手动开启
C.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D.发生火灾时,常开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
A.疏散的走道
B.电缆井检查门
C.楼梯间
D.前室
A.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B.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
C.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D.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A.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B.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
C.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D.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A.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B.设在楼层数较少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C.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应跨越变形缝
D.设在楼层数较少的一侧,且门开启后应跨越变形缝
A.4
B.3.5
C.3
D.2
A.4
B.3.5
C.3
D.2
A.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
3.00
B.包括背火面辐射热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
3.00
C.包括背火面辐射热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
4.00
D.喷淋系统保护的防火卷帘
3.00
A.手动
B.自动
C.机械控制
D.重量控制
A.自动、手动、电动控制
B.电动、自动、机械控制
C.手动、机械、气动控制
D.自动、手动、机械控制
A.构件外包敷不燃烧材料,并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
B.喷涂防火涂料,并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
C.加大构件截面积,加强构件的稳定性
D.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构件外包敷不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小时
B.喷涂防火涂料,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小时
C.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加大构件截面积,加强构件的稳定性
A.不燃烧
B.难燃烧
C.可燃烧
D.易燃烧
A.不燃烧
B.难燃烧
C.可燃烧
D.易燃烧
A.防烟楼梯间和客梯
B.客梯和疏散楼梯间
C.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D.疏散楼梯间
A.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B.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
C.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D.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且为难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A.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消防电梯
B.十八层以上部分每五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
C.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D.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A.一
B.二
C.三
D.四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A.十层及十层以下
B.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
C.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上
D.十层及十层以上
A.一
B.二
C.三
D.四
A.6户
B.8户
C.10户
D.12户
A.400平方米
B.60平方米
C.650平方米
D.800平方米
A.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B.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C.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D.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且为不燃烧体
A.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
B.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C.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D.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且为不燃烧体
A.每层不超过8户
B.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
C.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
D.设有消防电梯
A.1000
B.1400
C.2100
D.2500
A.1000
B.1400
C.2100
D.2500
A.0.65
B.0.8
C.1
D.1.2
A.0.65
B.0.8
C.1
D.1.2
A.0.65
B.0.8
C.1
D.1.2
A.0.8
B.1
C.1.2
D.1.4
A.0.8
B.1
C.1.2
D.1.4
A.15
B.18
C.20
D.22
A.15
B.18
C.20
D.22
A.200
B.250
C.300
D.400
A.推扪式外开门
B.侧拉门
C.转门
D.防火卷帘门
A.厅内的疏散边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1.00m
B.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C.厅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00人
D.厅的疏散门,应采用推闩式外开门
A.0.90
0.80
B.1.00
0.80
C.1.40
1.00
D.1.20
0.90
A.不应
B.应
C.宜
D.不宜
A.1.30米
B.1.40米
C.1.95米
D.3.00米
A.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B.疏散门内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C.观众厅的疏散门应采用推闩式外开门
D.疏散门外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A.1.0m
B.1.2m
C.1.4m
D.1.6m
相关试卷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二)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三)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四)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五)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六)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七)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八)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九)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十)
消防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常规考题及答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