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强迫卧位
E.自主卧位
A.防止颅内压降低引起的头痛
B.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C.使患者保持舒适
D.防止压疮
E.腹肌放松,利于检查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改善缺氧
C.利于静脉回流
D.增加心排出量
E.增加尿量
A.半坐卧位
B.俯卧位
C.屈膝仰卧位
D.头低足高位
E.端坐卧位
A.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B.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C.两位护士分别站在床的两侧
D.一人托头及腰部,另一人托臀及足部
E.两人同时抬起患者移向远侧
A.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和探陪人员
B.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一定是医院内感染
C.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可能是医院内感染
D.一定是在住院期间遭受并发生地感染
E.入院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后发生地感染
A.凡士林
B.滑石粉
C.玻璃器皿
D.金属物品
E.纤维织物
A.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环氧乙烷
D.过氧化氢
E.碘伏
A.燃烧法
B.煮沸法
C.压力蒸汽灭菌法
D.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
E.高效化学消毒剂浸泡法
A.操作环境要整洁,操作前1小时禁止人员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B.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同时身体应靠近无菌区
C.无菌物品一经取出,抓紧使用,没有用完的应及时放回原无菌容器中
D.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14天
E.为防止交叉感染,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
A.凡士林纱布
B.待消毒的治疗碗
C.导尿管进行导尿
D.碘伏棉球进行手术部位消毒
E.无菌治疗巾包
A.瓶身有无裂缝
B.瓶签是否正确
C.瓶盖有无松动
D.溶液有无变色
E.溶液有无沉淀
A.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
B.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内面
C.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外面
D.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加戴一副手套
E.操作完毕,一手捏住另一手套的外口,翻转脱下
A.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
B.穿好隔离衣后准备所需物品
C.将患者的衣物、信件直接交给家属
D.将患者的排泄物倾倒入专用污水管道
E.每周两次消毒病室物品及空气
A.协助患者仰卧,头侧向右侧
B.协助患者漱口
C.需要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
D.擦洗时棉球不易过湿
D.必要时清点棉球数量
A.擦洗动作轻,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B.用止血钳夹紧1块纱布,代替用棉球擦洗法
C.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D.擦洗时棉球不易过湿,防止溶液误吸入呼吸道
E.用物须按隔离原则处理
A.面颊
B.耳廓
C.肩峰
D.肋骨
E.肘部
A.术前准备
B.肌肉注射
C.发放口服药物
D.测量体温、血压
E.开展健康教育
A.进食时
B.女性排卵期
C.焦虑时
D.运动时
E.妊娠早期
A.心房颤动患者
B.高热患者
C.洋地黄中毒患者
D.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E.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A.休克患者
B.心功能不全患者
C.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D.大出血患者
E.动脉硬化患者
A.巴比妥药物中毒患者
B.颅内压增高患者
C.高热患者
D.喉头水肿患者
E.尿毒症患者
A.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B.喉头水肿患者
C.支气管哮喘患者
D.喉头痉挛患者
E.呼吸中枢衰竭患者
A.影响食欲
B.影响营养供给
C.影响饮食习惯
D.影响休息
E.影响消化吸收
A.营养知识
B.焦虑
C.药物应用
D.活动量
E.饮食习惯
A.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B.结核患者
C.高热患者
D.急性肾炎患者
E.肠炎患者
A.油条
B.挂面
C.汽水
D.皮蛋
E.馒头
A.高蛋白饮食
B.软质饮食
C.胆囊造影饮食
D.流质饮食
E.糖尿病饮食
A.高蛋白饮食
B.高脂肪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高膳食纤维饮食
E.要素饮食
A.菠菜
B.牛肉
C.豆腐
D.肝脏
E.动物血
A.伤寒
B.糖尿病
C.痢疾
D.肾炎
E.肝性脑病
A.后仰
B.贴近胸骨
C.保持原位
D.侧向右侧
E.侧向左侧
A.1.0小时
B.1.5小时
C.2.0小时
D.2.5小时
E.3.0小时
A.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
B.减慢血流速度
C.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D.促进致痛物的吸收
E.减慢细胞的新城代谢
A.减轻疼痛
B.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C.限制炎症的扩散
D.减轻局部出血
E.降低体温
A.局部效应
B.后续效应
C.远处效应
D.继发效应
E.协同效应
A.急性关节扭伤
B.牙痛
C.小腿慢性炎症
D.烫伤
E.脑外伤
A.末梢循环障碍
B.局部组织坏死
C.体温骤降
D.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E.心率异常
A.15℃
B.20℃
C.25℃
D.30℃
E.35℃
A.控制炎症的扩散
B.减少脑细胞需氧量
C.防止头部充血
D.减轻局部疼痛
E.控制毒素吸收
A.解除肌肉痉挛
B.促进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松弛
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
D.溶解坏死组织
E.降低神经兴奋性
A.加速致痛物质的吸收
B.减轻组织充血
C.促进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松弛
D.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E.解除局部组织神经末梢的压力
A.40℃
B.50℃
C.60℃
D.70℃
E.80℃
A.3.5~5.5
B.3.5~6.5
C.4.0~8.0
D.4.5~7.5
E.4.5~8.0
A.1500ml
B.2000ml
C.2500ml
D.3000ml
E.3500ml
A.高热、尿频、尿急
B.高热、尿少、尿急
C.尿频、尿急、尿痛
D.尿频、尿急、腹痛
E.血尿、尿急、尿痛
A.前列腺肥大
B.麻醉后
C.神经系统疾病
D.分娩后
E.排尿环境的改变
A.由上至下,由外向内
B.由上至下,由内向外
C.由下至上,由内向外
D.由下至上,由外向内
E.根据患者的要求进行消毒
A.使耻骨前弯消失
B.使耻骨下弯消失
C.扩张尿道内口
D.扩张尿道外口
E.扩张尿道膜部
A.甘油30ml、温开水60ml、50%硫酸镁90ml
B.温开水30ml、甘油60ml、50%硫酸镁90ml
C.温开水30ml、50%硫酸镁60ml、甘油90ml
D.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E.50%硫酸镁30ml、温开水60ml、甘油90ml
相关试卷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二)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四)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五)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六)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七)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八)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九)
医卫类护理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