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法依靠人工完成的测试活动均可以通过测试自动化完成
B.输出结果不明确的测试不适合自动化
C.是否采用测试自动化与所开发的应用软件项目的性质无关
D.与手工测试相比,采用自动化测试可以明显提高测试质量
A.软件产品的质量越高,发布后维护成本就越低
B.在软件测试中一般只需要运行预先设计的所有测试用例
C.通常应该在需求阶段设计系统测试用例,以此作为需求检查的辅助手段
D.发现和修复产品中的软件缺陷越早,开发费用就会越低
A.New——测试中新报告的软件缺陷
B.Open——缺陷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
C.Fixed——测试工程师已完成修正,等待开发人员验证
D.Closed——缺陷已被修复
A.性能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软件缺陷
B.压力测试与负载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探测软件在满足预定性能需求的情况下所能负担的最大压力
C.性能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D.在性能下降曲线上,最大建议用户数通常处于性能轻微下降区与性能急剧下降区的交界处
A.测试用例覆盖
B.输入覆盖
C.输出覆盖
D.分支覆盖
E.语句覆盖
F.条件覆盖
A.安装与卸载测试
B.系统故障频率
C.联机文档中断开的链接
D.中文版与英文版的一-致
A.及早地发现程序中隐藏的错误
B.快捷有效地理解程序结构
C.以上全部
D.帮助分析和测试程序
A.白盒测试又称为程序结构测试,它主要进行程序逻辑结构的覆盖测试
B.在进行测试之前,必须先建立以prj为扩展名的测试项目
C.被测源文件可放在任意目录下
D.进行软件静态分析不必运行被测程序
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条件组合覆盖
D.判定/条件覆盖
A.排版结构的测试
B.客户端兼容性的测试
C.数据完整性测试
D.链接结构的测试
A.与外设的兼容性
B.与不同类软件的兼容性
C.与浏览器的兼容性
D.与中间件的兼容性
A.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方法设计程序
B.根据程序调试的需要,选择并安排适当的中间结果输出必要的断点
C.以上全部
D.编写程序时要为调试提供足够的灵活性
A.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B.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
C.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D.单元测试和验收测试
A.链接结构的测试
B.浏览器兼容性的测试
C.排版结构的测试
D.服务器端程序的测试
A.条件覆盖
B.条件组合覆盖
C.语句覆盖
D.判定/条件覆盖
A.设定待测试的配置.编译相关的源程序
B.设定需插装的函数
C.以上全部
D.运行源程序.合并动态运行的结果
A.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保证交付的软件产品不包含缺陷
B.软件测试有利于降低软件产品发布后的维护费用
C.测试包是指一个测试脚本,它由一组顺序执行的测试用例组成
D.在V模型中,集成测试用例的设计对应于软件需求分析活动
A.用户手册
B.外部设计规格说明
C.内部设计规格说明
D.测试计划手册
A.2,9999999
B.101,9999999999
C.099,10000000000
D.099,100000000
A.大突击集成方式
B.自底向上集成方式
C.自顶向下集成方式
D.综合集成方式
A.并发测试
B.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
C.以上全部
D.配置测试和性能调优
A.证明程序正确
B.查找程序错误
C.改正程序错误
D.验证程序无错误
A.软件设计报告
B.软件缺陷报告
C.测试说明文档
D.测试执行报告
A.错误检测
B.故障排除
C.调试
D.测试
A.确定测试范围
B.划分测试任务
C.编写测试计划文档
D.组织测试团队
A.性能测试
B.黑盒测试
C.静态测试
D.白盒测试
A.在集成测试中发现问题时,前者比后者更容易进行问题定位
B.后者比前者更适合大规模应用系统的集成测试
C.前者需要开发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D.而后者不需要前者不需要所有模块就绪,而后者需要
A.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
B.渐增式测试方法.非渐增式测试方法
C.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界值分析方法
D.因果图方法.错误推测法
A.好
B.差
C.一样
D.未知
A.代码
B.模块
C.数据库
D.界面
A.应用范围
B.功能
C.内部逻辑
D.输入数据
A.运行和维护阶段
B.软件开发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软件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