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般行政区,即省(直辖市).县.市和乡.镇三级
B.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四级
C.特别行政区,即香港特别行政区
D.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A.卫生局工作人员在检查卫生中因违法造成损害的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其个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
C.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造成损害的
D.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干部在履行其职权时造成他人损害的
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方
C.公务员
D.国家机关
A.对人权
B.不具财产内容
C.标的为人身利益
D.与特定人身密不可分
A.处罚法定原则
B.公正.公开原则
C.一事不再罚原则
D.过罚相当原则
A.畜牧业.手工业.工商业先后从农业分离
B.手工业.畜牧业.工商业先后从农业分离
C.工商业.畜牧业.手工业先后从农业分离
D.手工业.工商业.畜牧业先后从农业分离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撤诉
C.申请回避
D.上诉
A.行政诉讼
B.行政赔偿
C.行政复议
D.行政处罚
A.严重危害社会
B.刑事违法
C.产生具体损失
D.应受惩罚
A.2年
B.3年
C.5年
D.8年
A.合法原则
B.合理原则
C.为人民服务原则
D.公开原则
A.一元
B.两级
C.三机关
D.多层次
A.该派出机关
B.设立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
C.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B或者C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
A.行政判决
B.行政裁定
C.行政决定
D.行政裁判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政府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5000元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都可
D.全部具体行政行为和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A.1999年4月29日
B.1999年10月1日
C.1999年5月1日
D.1996年10月1日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公证形式
D.默示形式
A.国家领土
B.派驻各国大使馆.领事馆
C.航空器.航海器
D.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
A.造成公民身体一般伤害的
B.造成公民死亡的
C.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A.放纵走私案
B.隐瞒境外存款案
C.非法拘禁案
D.徇私枉法案
A.岗位责任
B.工作规程
C.执法质量考核
D.过错责任追究
A.证据确凿
B.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C.符合法定程序
D.符合惯例
A.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B.对在外国的我国公民发生效力
C.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一切外国公民
D.在局部地区生效
A.通报批评
B.行政赔偿
C.行政处分
D.赔礼道歉
A.国家行政机关财库空亏
B.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
C.公务员在主观上是故意违法的
D.公务员在行使职权时有重大过失的
A.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
B.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C.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20%
D.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A.被告对行政诉讼中所有争议事项应当举证
B.被告应当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C.被告应当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D.被告不能履行其举证责任将导致败诉
A.从刑法时代到宪法时代再到民法时代
B.从刑法时代到民法时代再到宪法时代
C.从民法时代到刑法时代再到宪法时代
D.从民法时代到宪法时代再到刑法时代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B.对相对人作出不利决定前应给予听证的机会
C.行政机关执法应给予行政相对人为自己辩护的权力
D.在对相对人作出不利决定前应事前通知
A.政府及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产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B.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C.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指定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D.企事业单位发放购物券,指定本单位职工到某商店购货的行为
A.单一制
B.联邦制
C.联盟制
D.分权制
A.规范性
B.普遍性
C.程序性
D.国家意志性
A.赋予权益
B.科处义务
C.变更法律关系
D.确认法律事实
E.确认权利
A.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故意杀人等重大犯罪时负刑事责任
C.减轻刑事责任
D.已满10周岁时负部分刑事责任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社会意识的集中
C.法是掌握政权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A.实施条件不同
B.实施的目的不同
C.行为的性质不同
D.与司法权的关系不同
A.行政行可
B.行政指导
C.工商局购买办公用品
D.气象预报
A.7日
B.10日
C.15日
D.60日
A.法人开始营业
B.筹备法人设立的工作开始
C.法人的成立
D.法人的注册资金到位
A.违法事实清楚且有法定依据
B.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元以下的罚款
E.处以警告
A.可以被法院剥夺
B.公民个人可以放弃
C.随着公民的死亡而终止
D.可因精神疾病而丧失
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倍
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五名
A.只能由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管辖
B.可以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C.只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不能适用调解
A.以偷税罪处理
B.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C.其中的50万元按偷税罪处理,余下的30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D.其中的50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余下的30万元按偷税罪处理
相关试卷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八)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九)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十)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十一)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二)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三)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四)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五)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历年考题及答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