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快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考试资料首页> 其它类> 大学生综合> 马克思主义基础

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B.“心外无理”

C.命中注定

D.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相关推荐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超过一定点”指的是

A.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
B.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
C.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D.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32004年9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4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要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要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力和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

A.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其多样性具体表现在

A.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B.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C.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D.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7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8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以下哪些原则

A.立足于整体的社荟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B.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C.坚持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基本原则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9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定个人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这是因为

A.历史人物是对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B.杰出人物在历史中代表进步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对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C.普通个人对社会的发展多少也做出了贡献
D.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11在社会的现象中,新的社会制度克服了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但是新的社会制度又保留和改造了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对待文化遗产,要坚持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

12下列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一切对象
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

13温家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中说,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且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温家宝的讲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
B.量变和质变的原理
C.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D.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14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这种说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相对论

15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的范围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17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8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价值
B.商品价格
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

19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率反映的是

A.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B.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C.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整个社会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20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以土与金木水火土杂以成万物”。这些说法反映史伯的哲学倾向是

A.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树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23当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一定时

A.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
B.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
C.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
D.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

24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A.直接改变意识形态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25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26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表现在

A.一元论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二元论认为世界的精神的
B.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二元论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C.一元论是可知论,二元论是不可知论
D.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27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看到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一些内容,进一步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这些内容包括

A.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预付的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B.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C.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8量变的复杂性表现在

A.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
B.量变的形式是多样的
C.质变可以转化为量变
D.量变中渗透着质变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A.它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
B.它深化了对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C.它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D.它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构的认识

30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或延缓作用
C.无足轻重的作用
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31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不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减少,这必然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B.利润率的提高
C.平均利润率的提高
D.工人就业人数的增加

32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C.事物的发展是静止的
D.时间和空间运动具有无限性

3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34社会形态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35“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36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这里,列宁深刻地揭示了真理的

A.绝对性
B.无条件性
C.具体性
D.荒谬性

37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

3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9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40下列哲学观点属于人本主义的有

A.超人哲学
B.“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
C.“有用即真理”
D.“人就是自由”

41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共产党提出“和谐社会”“包容性增长”的理论。这些提法都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A.调和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
B.使矛盾双方联成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统一中得到发展
C.使矛盾双方各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D.矛盾的双方始终是斗争性占统治地位

4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世界
C.联系和发展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3辩证法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形而上学始终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D.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

4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45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做“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正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C.客观规律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46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4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

A.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

49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D.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7天畅享卡
¥9.80
季卡
¥49.90
推荐
年卡
¥99.80
paylogo
支付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