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甲苯
B.2%过氧乙酸
C.浓盐酸
D.95%乙醇
E.40%甲醛
A.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B.解除疼痛
C.抑制炎症扩散,防止化脓
D.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E.保暖,使病人舒适
A.中毒性菌痢
B.暴发性肝炎
C.百日咳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破伤风
A.将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B.先用吸痰管试吸等渗盐水
C.将吸痰管固定于咽部抽吸
D.如痰液黏稠可叩拍胸背
E.吸痰用物每日更换
A.高热病人
B.脏器移植病人
C.瘫痪病人
D.手术后病情稳定者
E.术前准备阶段病人
A.185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
B.1860年,英国,伦敦
C.1988年,中国,福州
D.1920年,德国,开塞维慈
E.1921年,法国,巴黎
A.使护理对象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B.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
C.工作范围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
D.工作内容贯穿于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
E.护理服务于人生命的各个阶段
A.尊重病人的权利
B.得到病人的理解
C.使病人感到放心
D.转移病人注意力
E.使病人愿意合作
A.收集资料后需及时记录
B.描述资料的词语应确切
C.内容要正确反映病人的问题
D.客观资料应尽量用病人的语言
E.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A.肌肉紧张
B.咽干、口渴
C.闷热、不适
D.头晕、倦怠
E.发热、多汗
A.心包积液病人
B.心力衰竭病人
C.昏迷病人
D.支气管哮喘病人
E.胸膜炎病人
A.煮沸
B.高压蒸汽
C.0.5%氯胺喷雾
D.紫外线照射
E.戊二醛浸泡
A.金属类
B.化纤织物
C.搪瓷类
D.棉织品
E.细菌培养基
A.锁骨
B.胸骨柄
C.第2肋间隙
D.第4肋软骨
E.剑突下
A.卧床休息
B.口腔护理每日2~3次
C.测体温每隔4h一次
D.冰袋放置枕后部
E.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
A.急性阑尾炎
B.术后尿潴留
C.牙痛
D.口面部疥肿
E.踝关节扭伤早期
A.收集尿培养标本
B.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C.放出尿液,减轻病人痛苦
D.排空膀胱,避免术中损伤
E.减轻手术切口张力,利于愈合
A.遵照医嘱给药
B.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C.给药前向病人解释并做好指导
D.因特殊检查可提前给药
E.随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A.电晶片
B.透声膜
C.电子管
D.雾化罐
E.晶体管
A.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B.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C.针头与皮肤成20°角进针
D.见回血后即推注药液
E.注射后用干棉签按压拔针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0.9%氯化钠
C.50%葡萄糖
D.复方氯化钠
E.浓缩白蛋白
A.于进试验饮食3~5天后留取
B.留全部粪便及时送检
C.将便盆加热后留取全部粪便
D.用竹签取脓血黏液粪便置培养管内
E.取少量异常粪便置蜡纸盒内送检
A.意识模糊
B.嗜睡
C.谵妄
D.昏睡
E.昏迷
A.漏斗法
B.鼻塞法
C.头罩法
D.面罩法
E.双侧鼻导管法
A.肌张力松弛
B.心跳呼吸停止
C.桡动脉搏动未触及
D.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E.机体新陈代谢障碍
A.测血压qd
B.胃肠减压st
C.氧气吸入sos
D.索米痛片0.5gprnq6h
E.洁霉素0.6gimbid×3d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E.20世纪
A.将用物备齐
B.按使用顺序放置
C.铺床时身体保持一定的弯度
D.身体靠近床边
E.两腿前后或左右分开,稍屈膝
A.预防脑压增高
B.防止脑充血
C.防止脑缺血
D.预防脑压减低
E.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A.245nm
B.254nm
C.452nm
D.425nm
E.524nm
A.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钳
C.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
D.操作时环境要清洁
E.操作者衣帽要清洁干燥
A.值班室
B.配餐室及更衣室
C.走廊和化验室
D.病室及厕所
E.浴室
A.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
B.从外向里擦净口腔及牙齿的各面
C.观察口腔黏膜
D.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蘸水不可过多
E.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A.测量时间:口腔3min,腋下10min,直肠3min
B.发现口腔温度与病情不相符时,改测腋下温度
C.昏迷者、患儿、口鼻手术者不测口腔温度
D.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屑
E.肛门手术及心肌梗死患者,不可由直肠测温
A.8次
B.10次
C.12次
D.16次
E.18次
A.2g
B.4g
C.6g
D.8g
E.10g
A.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
B.制止炎症扩散或化脓
C.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D.保暖
E.缓解疼痛
A.7~10cm,50min
B.10~12cm,40min
C.12~15cm,30min
D.15~18cm,20min
E.18~21cm,10min
A.倒药液前将药液摇匀
B.药液不足1ml,须用滴管吸取
C.倒药液时,右手持药瓶,标签向上
D.2种药液可同置一药杯内
E.油剂药液体中先在杯中加少许冷开水
A.皮内(I
D.→呈5°
B.皮下(H)→呈30°~40°
C.肌内(IM)→呈90°
D.静脉(IV)→呈30°
E.股静脉→呈90°
A.青霉素:500U
B.链霉素:250U
C.破伤风:150U
D.细胞色素
C.0.75mg
E.普鲁卡因:2.5mg
A.肺静脉入口
B.肺动脉入口
C.主动脉入口
D.下腔静脉入口
E.上腔静脉入口
A.7~10日
B.14~21日
C.25~30日
D.40日
E.50~60日
A.体温
B.脉搏
C.血压
D.呼吸
E.神志
A.5s
B.10s
C.15s
D.20s
E.25s
A.记录及时,准确
B.描写生动,形象
C.内容简明扼要
D.书写真实,完善
E.医学术语确切
A.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
B.研究医学的科学
C.综合性应用科学
D.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
E.研究社会的科学
A.卫生指导
B.心理安慰
C.健康教育
D.预检分诊
E.查阅病案资料
A.减轻对心肺的压力,改善呼吸
B.减少静脉血液回流
C.促使感染局限化
D.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
E.减少局部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