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电弧弧柱区中心温度可达 10000℃以上。
冲击电压下 ,击穿电压的大小与油的品质无关 。
试验变压器一般很少采用串级装置超过 3 台的变压器。
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对于35K 以上的电气设备,在没有专用验电 器的特殊 情况下,也可以用绝缘棒代替验电器来验电。
磁电式仪表由固定的永久磁铁 、可转动的线圈及转轴 、游丝、指针、 机械调零机构等组成 。
变压器油枕可减少变压器油氧化和受潮的机会 。
变压器油枕的作用是扩大散热面积 ,改善冷却条件 。
跨步触电是人体遭受电击中的一种,其规律是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 压越高,危险性也就越大。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 ,上层油温一般不允许超过85 ℃。
摇表多采用手摇交流发电机作为电源 。
整流电路就是利用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 电路。
绝缘电阻可以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来测量 。
导线 1上有电压波 u传播时 ,与导线 1平行的导线 2 上会产生感应电压 波,两根导线之间距离越近导线 2 上的电压波越小 。
雷电冲击波作用下 ,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降落在绕组中间附 近。
雷电截波陡度越大 ,变压器绕组主绝缘上承受的电压越高 。
变压器绕组稳态电位分布与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无关 。
三相变压器在三相同时进波的暂态过程中绕组中部处的电压幅值最高 。
冲击电晕会使雷电波的陡度降低 。
当波沿传输线路传播 ,遇到节点 ,不会产生折射与反射 。
波阻抗表示线路上电压波与电流波的比值 。
电磁波通过波阻抗为 Z 的导线时,将被消耗掉 。
电机绕组的波阻抗一般是随电机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
变电站大型接地网构成网孔的主要目的是均压。
由于避雷线和导线的耦合作用,导线上的耦合电压与雷电流反极性
三相断路器合闸时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期,而这将降低过电压幅值,因而在超高压系统中多采用三相重合闸。
要想避免切空线过电压,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改进断路器的灭弧性能。
目前切空变过电压的主要限制措施是采用采用灭弧性能好的断路器。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对地电压有时会超过线电压。
设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和对地杂散电容为100mH和1000pF,则当切除该空载变压器时,设在电压为100kV、电流为10A时切断,则变压器上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如果采用现代氧化铸避雷器抑制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可不必再在断路器中安装合闸电阻。
弧光接地过电压一般只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不稳定电弧接地时产生。
线路侧装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时,有助于降低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超高压输电线路削弱空载长线电容效应采用的措施是并联电抗器。
产生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断路器截流现象。
在超高压线路中,采用并联电抗器的目的是限制工频电压升高。
根据设备的绝缘水平和造价,35kV及以下允许的操作过电压倍数最高。
发生线性谐振过电压时,电压互感器铁芯严重饱和,常造成电压互感器损坏。
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时考虑谐振过电压。
提高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可抑制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发生铁磁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电感参数是受控的。
静电电压可达到很高,有时可达数万伏,但静电能量较小,一般不会使人遭电击死亡,但其引发的火灾等二次事故则易使人死亡。
切空载变压器引起的过电压与变压器的等值对地电容成正比。
空载线路合闸的时候,可能产生的最大过电压为2Em。
当变压器带有一段电缆时,使用截流水平相同的断路器切除空载变压器产生的过电压会变大。
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属于操作过电压。
普通阀型避雷器由于阀片热容量有限,所以不允许在内过电压下动作。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对地电压有时会超过线电压。
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实际应用时都采用过补偿方式。
操作开关时,由于开关的灭弧能力不够强,触头在断开瞬间有可能发生电弧燃烧引起操作过电压。
输电线路绝缘与变电所中电气设备之间不需要考虑配合问题。
当被测电压很高时 ,无法直接测量电压 ,此时要采用高压分压器来分出一 小部分电压,然后利用静电电压表 ,峰值电压表,高压脉冲示波器等测量仪器 进行测量 。
绝缘受潮后 ,充电过程变快 ,从开始测量起第 60s的绝缘电阻与第15s 的绝缘电阻几乎相等 ,吸收比接近于 1 。
兆欧表的内部结构主要是由电源和测量机构两部分组成 ,测量机构常采 用磁电式流比计
进行与温度有关的各项实验时 ,应同时测量记录被试品的温度 、周围空 气的温度和湿度
双套管试验变压器中高压绕组对外壳绝缘仅为输出额定高压的 一半,但 外壳对地绝缘 。
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 缘电阻。
进行绝缘试验时 ,被试品温度不应低于 5 'C ,且空气的相对湿度不低于80%。
进行工频交流耐压实验时 ,升压应从零开始,不可冲击合闸 。
测量绝缘电阻和泄露电流的方法不同 ,但表征的物理概念相同 。
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与电缆的长度无关 。
变压器内部固体绝缘的老化形式有只有热老化 。
在进行直流高压实验时 ,应采用正极性直流电压 。
若母线上接有避雷器 ,对母线进行耐压实验时 ,必须将避雷器退出 。
感应耐压试验 ( 从二次加压而使一次侧得到高压的试验方法) 可同时考 核变压器的纵绝缘和主绝 缘。
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的电压分布 :两头小 、中间大。
局部放电试验测得的是“视在放电 量”,不是发生局部放电处的 “真实放电 量”。
在不接地电网中,带电部位对地绝缘电阻很高,因此,人站在地面上触及带电部位不会受到致命伤害。
避雷线用于变电所、发电厂防直击雷保护,避雷针用于输电线路防直击雷保护。
保护角系指避雷线和边相导线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保护角越大,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保护作用越有效。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主要依靠管式避雷器,它在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保护特性是选择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水平的基础。
在不接地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过电压,一种是侵入雷过电压。
氧化辞避雷器是一种有间隙的避雷器。
耐雷水平是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子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落雷密度是指每雷暴日中每平方公里地面内平均落雷的次数
实测表明对地放电的雷云绝大部分带有正电荷。
防止雷直击于发变电站,只可以装设避雷针来保护。
雷电放电现象可用汤逊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发电厂、变电所遭受雷害都是来源于雷直击于发电厂、变电所。
雷电波通过电抗器以后,其波头陡度降低。
雷电放电过程中,主放电阶段的破坏性并不大。
雷电流超过了线路耐雷水平,就一定会引起线路跳闸。
反击即雷击于避雷针及避雷线后,它们的地电位可能提高,如果它们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足够大,则有可能在避雷针、避雷线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或叫做逆闪络。此类放电现象只会在空气中发生,一旦出现,高电位就将加到电力设备上,有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绝缘损坏。
35kv及以下线路不再全线架设避雷线。
耐雷水平(单位:KA)是指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
雷击跳闸率是指折算为统一的条件下,因雷击而引起的线路跳闸的次数(每年40个雷暴日、1km线路长度)。
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导线下方架设辑合地线等。
线路全线装设避雷线,并使三相线路处于其保护范围之内,将不存在绕击雷。
输电线路防雷的任务是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合理措施,使系统雷害降低到运行部门能够接受的程度,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过电压作用时,避雷器应晚于被保护电力设备放电,当然这要由两者的全伏秒特性的配合来保证。
只有当冲击闪络后的闪络通道发展成稳定的工频电弧时,才会导致线路跳闹。
雷击线路接地部分引起绝缘子闪络称为反击或逆闪络。
被保护设备离避雷器越远,设备上电压高出避雷器电压就越低。
所谓进线段保护可以降低侵入波的幅值和陡度,使避雷器可靠动作,减小反击和绕击的概率。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避雷器。
GIS波阻抗较架空线小,来自于输电线路的入侵波幅值、速度减小;电压侵入波将降低。
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的变电所电压等级为35kv
所谓绝缘防护,是指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或隔离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变电所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
9089
9090
9091
9092
9093
9094
9095
9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