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下列关于城市供电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变电站选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B.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是总体规划阶段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 C.城市供电系统包括城市电源和配电网两部分 D.城市道路可以布置在220千伏供电架空走廊下
下列哪项负荷预测方法适合应用在城市电力详细规划阶段?( ) A.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法 B.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 C.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 D.电力弹性系数法
城市电力总体规划阶段负荷预测方法中,( )适用于市区内分散的用电负荷预测。 A.回归分析法 B.负荷密度法 C.弹性系数法 D.横向比较法
目前,我国作为城市电源的发电厂以火力发电厂和( )为主,并正在发展核电站。 A.风力发电厂 B.水力发电厂 C.火力发电厂 D.太阳能发电厂
以下符合核电厂选址要求的是( )。 A.便于拦河筑坝的河流狭窄处或水库水流下游处 B.电厂铁路专用线选线要尽量减少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 C.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输电费用 D.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
以下符合区域变电所选址要求的是( )。 A.厂址要求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以电厂为中心,半径1km内为隔离区 B.建厂地段须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高,非地质断裂带 C.所选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 D.要求有良好的公路、铁路或水上交通条件,以便运输发电厂设备和建筑材料
在江河电缆保护区中,敷设于二级及以上航道时,其保护宽度为线路两侧各( )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A.1000m B.100m C.50m D.75m
核电厂非居民区周围应设置限制区,限制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一般不得小于( )km。 A.1 B.5 C.10 D.20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 )m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 A.0.45 B.0.75 C.0.85 D.1
在城市燃气种类中,( )适宜在村镇等居民点选择。 A.天然气 B.人工煤气 C.液化石油气 D.生物气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的主要内容是( )。 A.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 B.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C.确定城市气化率,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D.制订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下列关于城市燃气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应尽量靠近居民区 B.小城镇应采用高压一级管网系统 C.城市气源应尽可能选择单一气源 D.燃气调压站应尽可能布置在负荷中心
下列关于城市燃气规划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液化石油气储备站应远离集中居民区 B.特大城市燃气管网应采取一级管网系统 C.城市气源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气源 D.燃气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下列关于城市燃气规划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应选择在城市集中平房区附近 B.特大城市燃气管网应采取一级管网系统 C.城市气源应尽可能选择单一气源,减少工程投资 D.燃气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以下不符合高压、中压A管网布线原则的一项是( )。 A.宜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规划道路上,高压管网应避开居民点 B.对高压、中压A管道直接供气的大用户,应尽量缩短用户支管长度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枝状干管,一般应考虑双线,可近期敷设一条,远期再敷设一条 D.长输高压管线可以连接任意用户
城市燃气系统工程规划的首要任务是( )。 A.城市燃气种类 B.城市燃气负荷预测与计算 C.城市燃气管网规划 D.城市燃气输配设施规划
由于工业企业用气量在规划中很难准确计算与预测,因此,在总量预测中对这部分用气多采用( )。 A.不均匀系数法 B.均匀系数法 C.比例估算的方法 D.水平指标法
下列关于煤气制气厂选址原则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厂址选择应合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不影响近、远期的建设 B.厂址应具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 C.厂址宜靠近生产关系密切的工厂 D.厂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较高的地下水位
以下不属于液化石油气气化站与混气站的布置原则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气化站与混气站的站址应靠近不能负荷区 B.站址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C.站址应与站外建筑物保持规范所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D.作为机动气源的混气站不能与气源厂、城市煤气储配站合设
供气主要由用户至调压器之间管道的长度决定的是供气的( )。 A.可靠性 B.适用性 C.安全性 D.经济性
既是长输管线终点配气站,也是城市接收站,具有净化、调压、储存功能的气源设施是( )。 A.液化石油气站 B.直立炉制气厂 C.天然气门站 D.煤气制气厂
对人工常压制气气源,尽可能采用( )系统。 A.中压A一级管网 B.中压B一级管网 C.中压混合管网 D.低压一级管网
下列关于输气管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低压一级管网系统只适用于供气范围2~4km较小城市和地区 B.中压一级管网系统管道投资节省,燃烧效率高,但供气安全性差 C.二级管网系统供气安全性高,安全距离易保证 D.三级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高,但系统复杂,投资大
燃气管网应避免与高压电缆( ),否则,由于感应地电场对管道会造成严重腐蚀。 A.交叉敷设 B.平行敷设 C.垂直敷设 D.连接敷设
下列有关城市燃气管网布置原则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B.应减少穿、跨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C.管网规划布线应贯彻远近结合,以远期为主的方针 D.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
一级管网系统是只有一个压力级制的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中压一级管网适用于( )。 A.城市中街道狭窄的地区 B.城市中房屋密集的地区 C.新城区或安全距离可以保证的地区 D.情况复杂的大、中城市
适用于情况复杂的大、中城市的燃气管网系统的是( ),其系统复杂,投资大。 A.一级管网系统 B.二级管网系统 C.三级管网系统 D.混合管网系统
取决于管网系统的干线布局的是供气的( )。 A.安全性 B.经济性 C.适用性 D.可靠性
选择输配管网的形制时取决于管网长度、管径大小、管材费用,寿命以及管网的维护管理费用是供气的( )。 A.经济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适用性
下列关于调压站布置的原则,错误的是( )。 A.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减小供气半径 B.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C.调压站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D.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
下列关于城市供热规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有热电厂、专用锅炉房等 B.热电厂热效率高于集中锅炉房和分散小锅炉 C.依据热源的供热范围,划分城市供热分区 D.热电厂应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
城市供热依据用户不同分类,可以分为( )。 A.蒸汽供热系统 B.热水供热系统 C.工业企业供热系统 D.热电厂供热系统
城市供热系统在划分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国内不同地区的标准也不相同,一般以单台锅炉不小于( )t/h或供热面积不小于105m2为界。 A.5 B.10 C.15 D.20
集中锅炉房虽然热效率低于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但其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一般也可达到( )以上。 A.50% B.60% C.70% D.80%
将天然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装置是( ),还可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起始点。 A.热网 B.热转化设施 C.热源 D.供热管网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确定集中供热范围,预测城市热负荷 B.布局城市集中供热干线管网 C.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 D.确定各供热分区的热负荷
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满足( )的原则。 A.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 B.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 C.先大后小、先集中后分散 D.先大后小、先分散后集中
供热总负荷一般体现为功率,单位一般取( )。 A.兆瓦 B.千瓦 C.千伏 D.瓦
采暖热指标是各类建筑综合平均值,往往随地域气候状况和( )的变化而变化。 A.建筑高度 B.建筑面积 C.建筑距离 D.建筑结构形式
不同的热工分区中,采用的水温计算温度也不尽相同。我国主要有五个热工分区,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属于( )。 A.第一分区 B.第二分区 C.第三分区 D.第四分区
空调冷负荷一般可采用( )进行估算。 A.指标概算法 B.计算法 C.定量估算法 D.概率估算法
在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中最常用的热负荷预测方法是( )。 A.计算法 B.分项相加法 C.热负荷估算法 D.概算指标法
热电厂应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热电厂蒸气的输送距离一般为( )km。 A.1~2 B.2~3 C.3~4 D.4~5
以下关于集中锅炉房布置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远离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B.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C.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D.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
以下符合城市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原则的是( )。 A.一般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以减少土方工程量 B.热力管道埋设在绿化地带时,埋深应大于0.3m C.热力管道和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为0.5m D.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随桥架设或单独设置管桥
半通行地沟的断面尺寸是依据运行人员能弯腰走路,能进行一般的维修工作的要求定出的。一般半通行地沟的净高为( )。 A.1.2m B.1.4m C.1.6m D.1.8m
城市供热管网的敷设中,一般半通行地沟的通道宽为( )m。 A.0.3~0.5 B.0.5~0.7 C.0.6~0.9 D.0.7~1.0
在地上热力管道与街道或铁路交叉时,管道与地面之间应保留足够的距离,此距离根据( )来确定。 A.通行不同交通工具所需高度 B.当地的气候条件 C.城市的发展水平 D.投资规模
供热管网按照竖向布置原则布置时,一般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为了避免地沟盖受汽车等振动荷载的直接压力,地沟的埋深自地面到沟盖顶面不少于( )m。 A.0.5~1.5 B.0.5~1.0 C.1.0~1.5 D.1.0~2.0
城市供热管网敷设方式中,最经济的一种敷设方式为( )。 A.无沟敷设 B.不通行地沟敷设 C.通行地沟敷设 D.半通行地沟敷设
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 )。 A.一级管网 B.二级管网 C.三级管网 D.四级管网
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中,架空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 )的地区。 A.地下水位较高 B.年降雨量较少 C.地下敷设时不需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 D.碱性土壤
热力站根据( )的不同,可分为水水换热的热力站和汽水换热的热力站。 A.位置与服务范围 B.功能 C.热网介质 D.服务对象
热力站的位置最好应位于( )。 A.居民区 B.主干道 C.热负荷中心 D.工厂区
在城市供热设施规划中,根据有关论证,冷暖站的供热(冷)面积宜在( )万m2范围之内。 A.4 B.6 C.8 D.10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 )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 A.快递方式 B.人工方式 C.无线电方式 D.有线电方式
移动电话网络的结构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大区、中区、小区制式,小区制式的最大容量为( )万户。 A.45 B.60 C.100 D.120
通信网中的( )是通信网通信的汇点和终点,亦称原始消息和发射信号间的交换。 A.传输链路 B.交换设备 C.用户终端设备 D.传输媒质
按照( ),可将电信系统分为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A.业务 B.系统特点 C.系统局制 D.系统构成
城市无线通信设施设在居民集中区的发信机最大发射功率不得超过( )W。 A.100 B.130 C.150 D.180
新划分的无线电收、发信区距居民集中区边缘( )km左右。 A.9 B.10 C.11 D.12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确定城市电信局数量、规模、位置及用地面积 B.制订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 C.划分无线电收发信区,制订相应主要保护措施 D.研究和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订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
下列关于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总体规划阶段应考虑邮政支局所的分布位置和规模 B.架空电话线可与电力线合杆架设,但是要保证一定的距离 C.无线电收、发信区的通信主向应面对城市市区 D.不同类型的通信管道分建分管是目前国内外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流
以下符合邮政通信枢纽选址原则的是( )。 A.应避免在火车站一侧,远离火车站台 B.有方便接发火车邮件的邮运通道 C.有方便出入枢纽的货车通道 D.局址宜面临广场,同时有两侧以上临主要街道
市话电缆线路不应与电力线路合杆架设,与1kV电力线合杆时,电力线与电信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 )。 A.1.5m B.2.5m C.3.0m D.5.5m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为( )。 A.15° B.20° C.45° D.90°
关于直埋电缆、光缆敷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直埋电缆、光缆的埋深应为0.5~0.7m B.直埋电缆、光缆应有覆盖物保护,无须设标志 C.直埋电缆、光缆穿越电车轨道或铁路轨道时,应设置于水泥管或钢管等保护管内 D.其埋深可以低于管道埋深的要求
电缆管道埋深应在( )m,确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时,可适当减小。 A.0.2~0.6 B.0.4~0.8 C.0.6~1.0 D.0.8~1.2
微波线路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 ),以防同频线路干扰。 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平角
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但不宜和( )共管孔敷设。 A.通信电缆 B.电话线路 C.城市热气管网 D.城市供热管道
电话管道埋深不宜小于( )。 A.0.4m B.0.6m C.0.8m D.1.2m
通信地埋管道位置应在( )范围内,尽可能敷设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A.道路绿线 B.道路蓝线 C.道路黄线 D.道路红线
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厂可以邻近污水处理厂布置 B.大中城市环卫设施总体规划中应包括公厕布局规划 C.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布置在建成区5公里以外 D.建筑垃圾应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远离污水处理厂,以避免对周边环境双重影响 B.生活垃圾堆肥场应与填埋或焚烧工艺相结合,便于垃圾综合处理 C.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1公里 D.建筑垃圾可以与工业固体废物混合储运、堆放
下列关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主要任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环境卫生配置标准和垃圾集运、处理时间 B.合理确定主要环境卫生设施的数量、规模 C.制定环境卫生设施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D.提出垃圾回收利用对策与措施
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医疗垃圾可与生活垃圾混合运输、处理 B.固体废物处理应考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C.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1公里 D.常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万元产值法
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 )kg为宜。 A.0.5~1.1 B.0.6~1.2 C.0.9~1.4 D.0.9~1.8
下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的预测方法中包括( )。 A.单位产品法 B.百元产值法 C.人均指标法 D.增长率法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过程通常采用的方式中,最常用的是( )。 A.垃圾箱(桶)收集 B.垃圾管道收集 C.袋装化上门收集 D.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设置垂立的管道,每层设倒口,底层垃圾间里设垃圾容器。这是垃圾收集过程中采用的( )方式。 A.垃圾箱(桶)收集 B.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C.垃圾管道收集 D.袋装化上门收集
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固体废物时,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容积,体积和质量分别可减少( )。 A.75%~95%;80%~90% B.80%~85%;75%~85% C.85%~95%;70%~80% D.85%~90%;60%~85%
所产生的废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对固体废物有一定的热值要求,这属于固体废物( )处理的不足。 A.土地填埋 B.热解 C.焚烧 D.堆肥化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堆肥方法运用于固体垃圾处理优点的是( )。 A.占地较小 B.投资较低 C.产品可用作肥料 D.无害化程度很高
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法处理的特点是( )。 A.占地面积大 B.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低 C.管理操作要求低 D.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容积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中,热解处理的特点是( )。 A.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 B.处理量小、投资运行费用高 C.管理操作要求高 D.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
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宗旨是( )。 A.废物填埋 B.集中废物处置 C.废物燃烧 D.废物再利用
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中,我国要求对城市医院垃圾( )。 A.集中焚烧 B.土地填埋 C.海洋倾倒 D.深井灌注
城市中应设置公共厕所的范围不包括( )。 A.广场 B.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C.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 D.城市区域内所有胡同
城市居住用地的公共厕所的间距是______m,建筑面积是______m2/座。( ) A.300~500:30~60 B.500~800;30~60 C.800~1000;30 D.300~500;30~50
商业大街内的废物箱之间的间隔应设置为( )m。 A.25~50 B.50~100 C.40~65 D.50~75
关于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设置要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 B.在新建住宅区,未设垃圾管道的多层住宅,一般每4幢设1个垃圾收集点 C.医疗废物及其他危险废物可以混合生活垃圾存放 D.垃圾容器指储存垃圾的垃圾箱(桶)
在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中,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收运方式有关,当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其服务半径宜为( )km。 A.0.4~1.0 B.1~3 C.2~4 D.3~5
在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原则上应在城市建成区外选址建设,使用年限不应小于( )年。 A.5 B.10 C.15 D.20
生活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于( )时,可采用堆肥处理方式。 A.20% B.30% C.40% D.50%
下列属于详细规划阶段防灾规划的内容是( ) A.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评估 B.确定城市设防标准 C.提出防灾对策措施 D.落实防灾设施位置
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相比,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特征是( )。 A.规划内容更细 B.规划范围更大 C.涉及灾种更多 D.设防标准更高
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下列哪项防灾规划应当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 A.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D.城市防灾专项规划
以下不属于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布置防灾设施 B.提出防灾对策措施 C.确定防洪和抗震设防标准 D.根据城市自然条件和城市地位,确定防灾目标或标准
下列关于普通消防站责任区划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按照行政区界划分 B.按照接警后一定时间内消防车能够抵达辖区边缘划分 C.按照建筑总量划分 D.按照居住和就业人口划分
«
7993
7994
7995
7996
7997
7998
7999
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