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下列关于电磁式漏电保护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简单 B.工艺难度小 C.灵敏度不高 D.承受过电流或过电压冲击的能力较强
延时型只能用于动作电流30mA以上的漏电保护装置,其动作时间不可选()s。 A.0.2 B.0.5 C.0.8 D.2
电气火灾约占全部火灾总数的()%。 A.20 B.30 C.40 D.50
下列关于变电站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环境 B.室内油量600kg 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 C.蓄电池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通风。 D.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内开启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又称为漏电保护,是利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其装置和工作原理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工作原理,说法正确是()。 A.M电动机漏电,人触碰后形成短路,促使中间环节 TL动作,发出信号导致熔断器熔断以切断供电电源 B.TA表示零序电流互感器,由TA获取漏电信号经中间环节放大电信号,使QF跳闸 C.M电动机外壳发生漏电,能够通过电气设备上的保护接触线把剩余电流引人大地 D.剩余电流直接促使电气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断开供电电源
下列属于电火花中工作火花的是()。 A.电路发生短路的火花 B.线路断开时产生的火花 C.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D.接触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火花
下列关于电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B.男性的感知电流约为0.7mA C.男性的摆脱电流平均值为10.5mA D.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大电流
下列关于电流的影响因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室颤电流的大小与电流的持续时间有关系 B.电流危险性最大的途径是指流经心脏电流最多,线路最短的途径 C.电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因人而异的 D.人在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值约为500-800Ω
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况,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下列属于直接接触电击的是( )。 A.换灯泡的时候,没有关开关,而直接触碰到火线端子 B.操作砂轮机的时候,当手触碰到砂轮机的外壳的时候,漏电保护器切断电源 C.人体碰到漏电的金属防护罩引起的电击 D.高压线掉落地面.引起的电击
下列情况不会产生危险温度的是( )。 A.电气接头连接不牢 B.铜、铝接头采用铜铝过度接头 C.断路器的接触处含有过多的杂质 D.铁心过热
下列雷电参数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 B.雷电流幅值指主放电时冲击电流的平均值 C.雷电流陡度指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 D.直击雷冲击过电压高达数千千伏
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产生放电火花。下列关于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B.静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不大,不会成为点火源 C.静电的电压一般不会超过几百伏 D.静电会影响电子产品质量,但不会损坏电子设备
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m。 A.4、3 B.4、2 C.3、2 D.3、1
静电产生的方式也很多,最常见的方式是()起电。 A.感应 B.破断 C.摩擦 D.接触-分离
静电放电有多种形式,下图中是()放电。 A.电晕 B.云形 C.火花 D.刷形
下列系统适用于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的是( )。 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下列关于静电防护措施中接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地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B.金属导体不应直接接地 C.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超过1MΩ即可 D.感应静电接地只能消除部分危险
电机和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包括两种防护,第一种防护分为()级。 A.3 B.5 C.7 D.9
电动机安全运行条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5% B.电流不平衡不得超过10% C.用热继电器保护时,热元件的电流不应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5倍 D.不定期维修,有维修记录
按照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场所,应当划分为( )。 A.0 区 B.1 区 C.2 区 D.3 区
下图的低压电器有灭弧装置,能频繁操作,该低压电器是()。 A.铁壳开关 B.万能型低压断路器 C.微型断路器 D.接触器
低压配电箱落地安装的箱柜底面应高出底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m。 A.0.8~1.0 B.1.0~1.2 C.1.2~1.5 D.1.5~2.0
屋外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kg以上时,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 A.100 B.200 C.500 D.1000
电力线路中,橡皮绝缘线最高运行温度为()℃。 A.65 B.70 C.75 D.80
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时,接于电流极的是()。 A.E B.P C.C D.G
可燃气体检测浓度用()表示。 A.百万分比 B.十万分比 C.万分比 D.千分比
人体发生带电事故,通常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下列关于电击和电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按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B.电烙印是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 C.单线电击是发生最多的触电事故 D.电弧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下列关于室颤电流说法错误的是()。 A.电击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B.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积累局外电能越多,室颤电流明显增大 C.心脏跳动周期中,只有相应于心脏收缩与舒张之交0.1~0.2s的T波对电流最敏感 D.电击持续时间延长,如接触电压不变,将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
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发生率上看,(),主要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一些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A.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B.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 C.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D.移动式设备和临时性设备触电事故多
判断绝缘质量最基本、最简易的指标是()。 A.绝缘电阻 B.耐压强度 C.泄漏电流 D.介质损耗
氧指数在()%以上的为阻燃性材料。 A.15 B.21 C.27 D.33
()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于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 A.TN-S B.TN- C.TN-S-C D.TN-C-S
接地装置离建筑物墙基之间的地下水平距离不得小于()m。 A.0.6 B.0.8 C.1.2 D.1.5
潮湿环境中直流安全电压的限值取()V。 A.16 B.33 C.35 D.50
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被称为()。 A.机械损伤 B.电流灼伤 C.电弧 D.电烙印
2016年4月,河南省某市市郊发生一起触电事故。事故经过为某市郊区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损坏被大风刮断,线路一端掉落在地面上。某日清晨附近有6名中学生上学路过此处,出于好奇,其中两名学生欲上前观察情况,在距离高压线仍有4m距离的地方,两名中学生突然触电,倒地死亡。此次事故为()。 A.直接接触触电 B.间接接触触电 C.跨步电压触电 D.单线触电
摆脱电流是确定电流通过人体的一个重要界限。对于频率为50-60Hz的电流称为工频电流,工频电流也称为对人体最危险的电流,对于工频电流,人体能够摆脱的电流大约为()。 A.5-10mA B.50mA C.500mA D.1A
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 A.5 ~10 mA B.50 mA C.500 mA D.1A
下图所示是某工地一起特大触电事故的描述图片。20余名工人抬着睐望塔经过10kV架空线下方时发生强烈放电,导致多人触电死亡。按照触电事故的类型,该起触电事故属于()。 A.低压直接接触电击 B.高压直接接触电击 C.高压间接接触电击 D.低压间接接触电击
对于工频电流人的感知电流为0.5-1mA、摆脱电流为5-10mA、室颤电流约为50mA。某事故现场如下图所示,电动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2Ω;该电动机漏电,流过其接地装置电流为5A;地面十分潮湿。如果电阻1000Ω的人站在地面接触该电动机,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引起该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B.使该人不能脱离带电体 C.使该人有电击感觉 D.使该人受到严重烧伤
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可能导致温度过高产生火灾的情况有()。 A.电动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下运转长达4h B.白炽灯灯泡表面温度高到烫手的程度 C.电动机电流过小,导致电动机转速过慢 D.电动机导线受到损伤导致截面积变小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电火花和电弧分为工作电火花和事故电火花,下列属于事故电火花的是()。 A.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接触处产生的电火花 B.插销拔出或插入时的电火花 C.雷电直接放电及二次放电产生的电火花 D.控制器接通和断开时产生的电火花
漏电保护装置在触电防护中使用非常普遍,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关于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于电钻漏电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 B.电吹风漏电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间接接触电击跳闸 C.手指触碰配电箱接线柱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 D.手指误塞入插座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
绝缘材料的电性能是衡量绝缘材料的重要指标,表示的是用电介质在施加电压条件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和绝缘的质量情况。下列选项中属于绝缘材料电性能的是()。 A.介电常数 B.耐弧性能 C.耐热性能 D.阻燃性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它有时爆炸,有时无声而逝,有时在地面上缓慢移动,有时跳跃行走,有时在地面上不高处悬浮……”这句话形容的现象是()。 A.直击雷 B.闪电感应 C.球雷 D.雷电感应
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A.二次放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B.导致变压器断路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命电击
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10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kHz以上 A.1 B.10 C.100 D.500
异质材料互相接触,由于材料的功函数不同,当两种材料之间的距离接近原子级别时,会在接触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形成带电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作()。 A.感应起电 B.接触一分离起电 C.破断起电 D.电荷迁移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关于静电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苛性锅、四氯化碳取代汽油等易燃介质作洗涤剂能够起到良好的防爆效果 B.汽车槽车、铁路槽车在装油之前,应与储油设备跨接并接地 C.接地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D.静电消除器主要用于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防止雷电伤害的方法包括设置防雷装置和人身防雷措施,下列关于人身防雷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雷暴时,在户外逗留时应尽量远离大树,可选择靠近池塘 B.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架构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 C.在户外避雨时,要注意离开墙壁或树干8m以外 D.雷暴时,在户内也可能遭受雷电冲击波通过电气线路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伤害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三方面的破坏作用。下列雷电造成的破坏现象中,属于热性质破坏作业的是()。 A.破坏高压输电系统,毁坏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 B.二次放电的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C.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剧蒸发气化,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D.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烧毁导体,使金属熔化、飞溅,引起火灾或爆炸
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产生静电火花。下列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电能量极大,可能会直接导致人死亡 B.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妨碍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良 C.静电剌激会使人产生恐惧心理但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D.静电会产生过量的辐射,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
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成三类防雷建筑物。下列建筑物中,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汽油提炼车间 B.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C.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D.火药制造车间
为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雷电产生的过程电压随线路侵入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绝缘造成的破坏,应该在建筑物和线路上安装防雷装置。下列关于安装防雷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阀型避雷器上端接驳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防护直击雷的接闪杆可设置在建筑物上 C.第一类防雷建筑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闪电电流侵入的防护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包括静电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等几大类。下列关于静电防护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减少氧化剂含量,混合气体中含氧量不超过10%时即不会引起燃烧 B.油罐装油时,对于导电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最大速度不应大于10m/s C.工厂、车间的氧气等管道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应予以接地 D.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时应主要防止静电危害,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为防止静电危害,在装、卸油现场,应将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连通成整体并接地。下列装油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B.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停止装油后断开接地线 C.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停止装油后断开接地线 D.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防止雷电伤害的方法包括设置防雷装置和人身防雷措施,下列关于防雷装置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避雷器在正常时处在导通的状态,出现雷击时切断电路,雷电过后又恢复成导通状态 B.电涌保护器无冲击波时表现为高阻抗,冲击到来时急剧转变为低阻抗 C.防雷接地装置严禁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D.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
现代居民所使用的电流通常是从电站输出后经过长距离输电线路输送后,经过变压器转换为低电压后进入配电箱和配电柜,再从配电箱和配电柜由电力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器。下列关于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中,说法错误的是()。 A.导线应尽量平滑顺直,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导线的接头 B.接头过多导线不宜使用,导线连接必须紧密 C.铜导线与铝导线之间连接应尽量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D.导线连接处的力学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力学强度的60%
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是()。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 B.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 C.电源电压波动、频率过低 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
兆欧表中,用于消除表面电流影响测量准确性的专用端子是()。 A.E端 B.L端 C.T端 D.G端
可燃气体检测仪器安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安装前检查探头是否完好,规格是否与安装条件相符,井校准 B.探头应尽量避开高温、潮湿、多尘等有害环境 C.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头应安装在设备上方 D.探头安装可采用吊装、壁装、抱管安装等安装方式,安装应牢固
某事故现场如下图所示,电动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3Ω;该电动机漏电,流过其接地装置电流为6A;地面十分潮湿。如果电阻1000Ω的人站在地面接触该电动机,1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引起该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B.使该人不能脱离带电体 C.使该人有电击感觉 D.使该人受到严重烧伤
下列不符合变、配电占安全要求的是()。 A.从供电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接近负荷中心 B.高压配电室和高压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C.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外开启 D.蓄电池室应隔离安装
下列防爆电气设备型式和标志中,表示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的是()。 A.i B.d C.e D.p
防爆电器应有具体的标志,并且应设置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设备为正压型,保护等级为Db,用于D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器,下列编号正确的是()。 A.ExdIIBT3Db B.ExpIIBT3Db C.ExoT3DbIIB D.ExdT3DbIIB
在爆炸危险环境,低压电力、照明线路所用电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工作电压,并不得低于()V。 A.220 B.380 C.500 D.750
下列关于电气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 B.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C.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D.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出现的概率约为雷电放电次数的2%,这是()。 A.雷云 B.雷球 C.感应雷 D.直击雷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力学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截面()应予以更换。 A.出现锈蚀 B.锈蚀10%以上者 C.锈蚀20%以上者 D.锈蚀30%以上者
不导电环境是指地板和墙都用不导电材料制成,即大大提高了绝缘水平的环境,下列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电压500V及以上者,地板和墙每一点的电阻不应低于50kΩ B.电压500V以上者不应低于80kΩ C.具有永久性特征 D.场所内不得有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
爆炸性气体、蒸气按()分为IIA级、IIB级、IIC级。 A.引燃温度 B.爆炸极限 C.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D.闪点
对爆炸性粉尘环境,若在正常运行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或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此类爆炸性环境应确定为()。 A.1区 B.2区 C.20区 D.21区
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避免在正常或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髙温的电气设备称为()。 A.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B.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 C.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 D.充砂型防爆电气设备
在380V不接地低压配电网中,为限制设备漏电时外壳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 A.不小于4Ω B.不小于10Ω C.不大于4Ω D.不大于10Ω
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按照防止触电的形式分类,屏护和间距应属于()。 A.直接接触触电安全措施 B.兼防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的安全措施 C.间接接触触电安全措施 D.其他安全措施
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的是()。 A.保护接地系统 B.TT系统 C.TN系统 D.保护接零系统
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取的保护接地系统简称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如某些1kV-10V配电网、煤矿井下低压配电网等。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kV*A时,保护接地电阻最大不应超过()。 A.10Ω B.2Ω C.1Ω D.4Ω
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下列关于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护接地能够将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B.保护接地能够消除电气设备的漏电状态 C.IT系统中的I表示设备外壳接地,T表示配电网不接地 D.煤矿井下低压配电网不适用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危险。下列关于保护接零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触电危险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TN-C系统 B.在380V低压系统中,发生对PE线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的反应时间不超过。0.2s,否则应采用能将故障电压限制在许可范围内的等电位联结 C.工作接地的电阻一般不应超过10Ω D.除非接地设备装有快速切断故障的自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不得在TN系统中混用TT方式
Ⅱ类设备是带有双重绝缘结构和加强绝缘结构的设备。下列图片所示的电气设备中,Ⅱ类装备是()。 A.冲击电钻 B.机床 C.低压开关柜 D.电焊机
对地电压指带电体与零电位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下图所示为TT系统[即配电变压器低压中性点(N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M)的外壳也直接接地的系统]示意图。已知低压中性点接地电阻RN=2Ω、设备外壳接地电阻RM=3Ω、配电线路相电压U=220V。当用电设备发生金属性漏电(即接触电阻接近于零)时,该设备对地电压为()。 A.200V B.132V C.88V D.110V
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根据接地保护的方位和方式不一样,系统分为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下图表示的系统是()。 A.IT系统(保护接地) B.TT系统 C.TN-C系统 D.TN-S系统
保护接零系统又叫作TN系统,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连接。TN系统又分为TN-S、TN-C-S、TN-C三种情况,下列图中表示TN-C-S系统的是()。 A. B. C. D.
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电气设备漏电时形成的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因此保护零线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当相线截面为10mm2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mm2。 A.2.5 B.4 C.6 D.10
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的安全特低电压种类是()。 A.50V B.42V C.24V D.6V
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电击事故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在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当某相带电体碰连设备外壳时,可能造成电击事故。关于保护接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接零能将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但不能迅速切断电源 B.保护接零既能将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又能迅速切断电源 C.保护接零既不能将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也不能迅速切断电源 D.保护接零一般不能将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但可以迅速切断电源
所有电气装置都必须具备防止电气伤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下列防护措施中,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是()。 A.利用避雷器防止雷电伤害 B.利用绝缘体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C.IT系统 D.TN系统
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包括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其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工作原理是()。 A.通过电气设备上的保护接零线把剩余电流引人大地 B.保护接地经剩余电流构成接地电阻从而导致熔断器熔断以后切断电源 C.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取漏电信号,经转换后使线路开关跳闸 D.剩余电流直接促使电气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断开电源
下列关于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Ⅰ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 B.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采用Ⅱ类设备 C.Ⅱ类设备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 D.在潮湿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好的作业场所主要应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
在建筑物的进线处将PE干线、设备PE干线、进水管、采暖和空调竖管、建筑物构筑物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等相联结,此措施称为()。 A.主等电位联结 B.主等电位保护 C.辅助等电位保护 D.辅助等电位联结
漏电保护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危险性较大的TT防护系统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保护。但是,漏电保护不是万能的,保护不包括相与相之间,相与N线之间形成的直接接触触电事故.下列触电状态中,漏电保护不能起保护作用的是()。 A.人站在塑料凳上同时触及相线和中性线 B.人站在地上触及一根火线 C.人站在地上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D.人坐在接地的金属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动作电流,在该电流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规定的条件下动作,该值反映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下列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中属于高灵敏度的是()。 A.100mA B.0.05A C.0.3A D.30mA
保护接零系统中要求有合格的工作接地和合格的保护导体面积。下列关于保护接零系统中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制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 B.没有机械防护的PE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 C.接地装置与公路交叉口可能受到损伤处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 D.接地导体与独立避雷针之间的距离小于1m,离建筑物的距离等于1m
接零保护系统中,要求发生对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对于相线对地电压220TN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A.5s B.0.2s C.1s D.0.4s
测量绝缘电阻常用的设备是兆欧表。下列关于兆欧表的使用要求中,错误的是()。 A.被测量设备必须在停电状态下测量 B.测量应尽可能在设备停止运行,冷却后进行测量 C.对于有较大电容的设备,可以断电后直接进行测量 D.兆欧表与接地电阻测量仪谐波测试仪红外测温仪统称为电气安全检测仪
间接接触电击是人体触及非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预防间接接触电击的正确措施是()。 A.绝缘、屏护和间距 B.保护接地、屏护 C.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D.绝缘、保护接零
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分组,目的在于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进行管理,在划分的过程中,主要将爆炸性危险物质划分为三类:Ⅰ类、Ⅱ类、Ⅲ类。下列属于Ⅱ类危险物质的是()。 A.矿井甲烷 B.氢气 C.可燃性粉尘 D.人造纤维飞絮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典型示例图(下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为易燃物质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浮顶式贮罐,箭头标记处应划分为的区域为()。 A.O区 B.1区 C.2区 D.3区
防爆电器应有具体的标志并且应设置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以Ex d ⅡB T3 Gb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Gb,用于Ⅱ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 B.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ⅡB,用于G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 C.表示该设备为隔爆型“d”,保护级别为Gb,用于Ⅱ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 D.表示该设备为正压型“d”,保护级别为ⅡB,用于Gb类T3组爆炸性气体环境
«
5000
5001
5002
5003
5004
5005
5006
5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