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角形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基桩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 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 kN,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接近()。 A. 531 kN ?m B.670 kN ?m C. 743 kN ?m D. 814 kN ?m
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 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20 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 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侧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 mm,桩间距为1.5 mX1.5 m,桩问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口取0. 95,该建筑物基底压力不应超过()。 A. 428 kPa B. 558 kPa C. 623 kPa D. 641 kPa
某重要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径400 mm,等边三角形布桩,中心距1. 0 m,桩间土在地基处理前的平均干密度为1. 38 t/m3,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预计可达到()。 A. 1. 48 t/m3 B. 1. 54 t/m3 C. 1. 61 t/m3 D. 1. 68 t/m3
有一码头的挡土墙,墙高5 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为冲填的砂(e=0.9),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与填土表面平齐,已知砂的饱和重度γ=18. 7 kN/m3,内摩擦角φ=30°,当发生强烈地震时,饱和的松砂完全液化,如不计地震贯性力,液化时每延米墙后总水平力是()。 A. 78 kN B. 161 kN C. 203 kN D. 234 kN
有一码头的挡土墙,墙高5 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为冲填的松砂,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位与墙顶齐平,已知:砂的孔隙比为0.9,饱和重度γsat=18. 7kN/m3,内摩擦角φ=30°,强震使饱和松砂完全液化,震后松砂沉积变密实,孔隙比e=0. 65,内摩擦角φ=35°,震后墙后水位不变,墙后每延米上的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是()。 A. 68 kN B. 120 kN C. 150 kN D. 160 kN
用简单圆弧法作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弧的半径R=30m,第i 土条的宽度为2 m,过滑弧的中心点切线渗流水面和土条顶部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30°,土条的水下高度为7 m,水上高度为3.0 m,已知黏土在水位上,下的天然重度均为γ=20 kN/m3,黏聚力c=22kPa,内摩擦角φ=25°,该土条的抗滑力矩是()。 A. 3000 kN ? m B. 4110 kN ? m C. 4680 kN ? m D. 6360 kN ? m
某填方高度为8 m的公路路基重直通过一作废的砼预制场,在地面高程原建有30个钢筋砼梁,梁下有53 m深灌注桩,为了避免路面不均匀沉降,在地梁上铺设聚苯乙烯(泡沫)板块(EPS),路基填土重度18. 4 kN/m3,据计算,在地基土8 m填方的荷载下,沉降量为15 cm,忽略地梁本身的沉降,EPS的平均压缩模量为Es=500 kPa,为消除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地梁上铺设聚苯乙烯的厚度为()。 A. 150 mm B. 350 mm C. 550 mm D. 750 mm
均匀砂土地基基坑,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开挖深度12 m,采用坑内排水,渗 流流网如下图,各相临等势线之间的水头损失Ah相等,基坑底处之最大平均水力梯 度最接近()。 A. 0.44 B. 0.55 C. 0.80 D. 1.00
如图,基坑深度5 m,插入深度5 m,地层为砂土,参数为γ=20 kN/m3, c=0, φ=30°,地下水位埋深6 m,采用排桩支护型式,桩长10 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1999)作用在每延米支护体系上的总水平荷载标准值的合力是()。 A. 210 kN B. 280 kN C. 307 kN D. 330 kN
某季节性冻土地基实测冻土厚度为2. 0 m,冻前原地面标高为:186.128 m,冻后实测地面标高186. 288,该土层平均冻胀率接近()。 A. 7. 1% B. 8. 0% C. 8. 7% D. 8. 5%
A. 2140 kN/m B.2730 kN/m C.3220 kN/m D.3790 kN/m
某混凝土水工重力坝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在初步设计的建基面标高以下深度15 m范围内地层和剪切波速如表:已知该重力坝的基本自震周期为0.9 s,在考虑设计反映谱时,下列特征周期Tg和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的不同组合中正确的是()。 A. Tg=0.20s; βmax=2.50 B. Tg=0.20 S;βmax=2.00 C.Tg=0.30 s;βmax=2.50 D.Tg=0.30 s;βmax=2.00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的组合条件可以初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2 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深5 m,基础埋深1.0 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1.5 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5,基础埋深1.5m
某水利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按近震考虑,勘察时地下水位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2.0 m,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6 m,实测砂土 (黏粒含量Po A.场地普遍填方3. 0 m B.场地普遍挖方3. 0 m C.地下水位普遍上升3. 0 m D.地下水位普遍下降3. 0 m
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为3555. 6 m/s,其中某根桩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对应图中的时间t1、t2和ts的数值分别为60、66和73. 5 ms,在 混凝土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长最接近()。 A. 10. 7 m B. 21. 3 m C. 24 m D. 48 m
基工程水质分析试验结果见下表。其总矿化度最接近()。 A. 480 mg/L B. 585 mg/L C. 660 mg/L D. 690 mg/L
某常水头试验装置见图,土样工的渗透系数k1=0. 7 cm/s,土样II的渗透系数k2=0. 1 cm/s,土样横截面积A=200 cm3,如果保持图中的水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应保持在()。 A. 3. 0 cm3/s B. 5. 75 cm3/s C. 8. 75 cm3/s D. 12 cm3/s
直径为50 mm,长为70 mm的标准岩石试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极限荷载为4000 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于( )。 A.软岩 B.较软岩 C.较坚硬岩 D.坚硬岩
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8. 0 m,此深度以上的天然含水率19.8%,天然密度为1. 57 g/cm。, 土样比重2. 70,在测定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最大压力最接近()。 A. 105 kPa B. 126 kPa C. 140 kPa D. 216 kPa
筏板基础宽10 m,埋置深度5 m,地基下为厚层粉土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 m 处,在基底标高上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200 kPa,地基土的重度为19 kN/m3,查表可得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 3,ηd=1.5,筏板基础基底均布压力为()数值时刚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A. 345 kPa B. 284 kPa C. 217 kPa D. 167 kPa
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 mX4 m,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300 kPa,基础埋深3.0 m,地下水埋深4.0 m,地基的天然重度20 kN/m3,压缩模量Es1=15 M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深6 m,压缩模量Es2=5 MPa,在验算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最接近()。 A. 199 kPa B. 179 kPa C. 159 kPa D. 79 kPa
某场地建筑地基岩石为花岗岩,块状结构,勘探时取样6组,测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9. 1 MPa,变异系数为0. 022,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大取值接近()。 A. 29. 1 MPa B. 28. 6 MPa C. 14. 3 MPa D. 10 MPa
某场地三个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数据见下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的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A. 170 kPa B. 165 kPa C. 160 kPa D. 150 kPa
某25万人的城市,市区内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物,有采暖,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平均压力130 kPa,地面下5 m范围内的黏性土为弱冻胀土,该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2. 2 m,在考虑冻胀的情况下,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该建筑基础最小埋深最接近()。 A. 0.8 m B. 1.0 m C. 1.2 m D. 1.4 m
某稳定边坡坡角口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为2.8 m, 基础埋深d为3 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A. 1. 8 m B. 2. 5 m C. 3. 2 m D. 4. 6 m
某公路桥梁钻孔桩为摩擦桩,桩径为1.0 m,桩长35 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允许值[fa0]如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γ2=20 KN/m3,桩端处土的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5.0,根据《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计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最接近()。(取修正系数λ=0. 8,清底系数m0=0. 8) A. 5620 kN B. 5780 kN C. 5940 kN D. 6280 kN
某柱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 mm,桩长30 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 kN,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 Ec=3. 15X104N/mm2,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土层压缩模量如图,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单桩最终沉降量接近()。(取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1. 0,桩身压缩系数ξe =0. 6) A. 55 mm B. 60 mm C. 67 mm D. 72 mm
某柱下6桩独立基础,承台埋深3.0 m,承台面积2.4X4 m3,采用直径0. 4 m 灌注桩,桩长12 m,桩距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A. 1. 05 B. 1. 11 C. 1. 16 D. 1. 26
某松散砂土地基,拟采用直径400 mm的振冲桩进行加固,如果取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90 kPa,桩土应力比取3.0,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要使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 kPa,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振冲砂石桩的间距应选用()。 A. 0. 85 m B. 0. 93 m C. 1. 00 m D. 1. 10 m
某建筑场地剖面如图,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 2.0 m,(2FG桩长14 m,桩径500 mm,桩身强度fcu=20 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180 kPa,则CFG桩面积置换率优应为()。 A. 10% B. 12% C. 15% D. 18%
某场地地层如图,拟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2.0 m,搅拌桩桩径600 mm,桩长14 m,桩身强度fcu=8. 0 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 3,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 6,桩端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α =0. 4,揽祥粧中心距1. 0 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 A. 80 kPa B. 90 kPa C. 100 kPa D. 110 kPa
采用砂石桩法处理松散的细砂,已知处理前细砂的孔隙比e0=0. 95,砂石桩桩径 500 mm,如果要求砂石桩挤密后e1达到0. 6,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考虑振动下沉击时作用修正系数ξ=1. 1,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桩距采用()。 A. 1.0 m B. 1.2 m C. 1.4 m D. 1.6 m
有一分离式墙面的加筋土挡墙,墙面只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墙高5 m,其剖面见图,整体式混凝土墙面距包裹式加筋墙体的水平距离为10 cm,其间充填孔隙率为n=0.4的砂土,由于排水设施失效,10 cm间隙充满了水,此时作用于每延米墙面的总水压力是()。 A. 125 kN B. 5 kN C. 2. 5 kN D. 50 kN
小型均质土坝的蓄水高度为16m,流网如图所示,流网中水头梯度等势线间隔数为M=22,从下游算起等势线编号见图,土坝中G点处于第20条等势线上,其位置在地面以上11. 5 m,G点的孔隙水压力接近下列何值()。 A. 30 kPa B. 45 kPa C. 115 kPa D. 145 kPa
山区重力式挡土墙自重200 kN/m,经计算墙背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Ex=200 kN/m,竖向分力Ey=80kN/m,挡土墙基底倾角15°,基底摩擦系数0.65,该情况的抗滑移稳定性安全系数最接近()。(不计墙前土压力) A. 0. 9 B. 1. 3 C. 1. 7 D. 2. 2
如图,挡土墙墙高等于6 m,墙后砂土厚度h=1.6 m,已知砂土的重度γ=17. 5 kN/m3,内摩擦角为30°,黏聚力为0,墙后黏性土的重度为18. 15 kN/m3,内摩擦角18°,黏聚力为10kPa,按郎肯理论计算,问作用于每延米挡墙的总主动土压力Ea最接近()。 A. 82 kN B. 92 kN C. 102 kN D. 112 kN
在饱和软土中基坑开挖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已知软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34 kPa,基坑开挖深度16. 3 m,墙底插入坑底以下深17. 3 m,设2道水平支撑,第一道撑于地面高程,第二道撑于距坑底3. 5 m,每延米支撑的轴向力均为2970 kN,延着图示的以墙顶为圆心,以墙长为半径的圆弧整体滑动,若每米的滑动力矩为154230 kN ? m,其安全系数最接近()。 A. 1. 3 B. 1. 0 C. 0. 9 D. 0. 6
某场地情况如图,场地第②层中承压水头在地面下6 m,现需在该场地进行沉井施工,沉井直径20 m,深13.0 m,自地面算,拟采用设计单井出水量50 m3/h的完整井沿沉井外侧布置,降水影响半径为160 m,将承压水水位降低至井底面下1.0 m,问合理的降水井数量最接近()。 A. 4 B. 6 C. 8 D. 12
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上每隔20 m间距顺序排列A、B、C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地表移动后测量的垂直移动分量为:B点较A点多42 mm,较C点少30 mm,水平移动分量,B点较A点少30 mm,较C点多20 mm,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为()。 A.不宜建筑的场地 B.相对稳定的场地 C.作为建筑场地,应评价其适宜性 D.无法判定
土层剖面及计算参数如图,由于大面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深度由抽水前距地面10 m,以2m/年的速率逐年下降,忽略卵石层以下岩土层的沉降,10年后地面沉降总量接近()。 A. 415 mm B. 544 mm C. 670 mm D. 810 mm
某一薄层且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出露的场地,在距地面17 m深处有一溶洞,洞室H0=2. 0 m,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对此溶洞进行估算,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响的岩层安全厚度最接近()。(石灰岩松散系数取1. 2) A. 5 m B. 7 m C. 10 m D. 12 m
某饱和软黏土边坡已出现明显的变形迹象,可以认为在φu=0整体圆弧法计算中, 其稳定性系数k1=1.0。假设有关参数如下:下滑部分w1的截面积为30.2 m2,力臂d1=3.2 m,滑体平均重度为17 kN/m3;为确保边坡安全,在坡脚进行了反压,反压体w3的截面积为9 m2,力臂d3=3.0 m,重度20 kN/m3。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反压后边坡的稳定系数k2接近()。 A. 1. 15 B. 1. 26 C. 1. 33 D. 1. 59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如表,建筑物自震周期0.40 s,阻尼比0.05,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取值是()。 A.0. 14 B. 0. 15 C. 0. 16 D. 0. 17
下列所示为某工程场地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据此计算确定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类别,()的组合是合理的。 A. 173 m/s; II类 B. 261 m/s; II类 C. 193 m/s; III类 D. 290 m/s; IV类
土石坝下游有渗漏水出逸,在附近设导渗沟,用直角三角形水堰测其明流流量,实测堰上水头为0. 3 m,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提供的计算方法,该处明流流量为()。 A. 0. 07 m3/s B. 0. 27 m3/s C. 0. 54 m3/s D. 0. 85 m3/s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指的就是临塑荷载Pcr。 B.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值 C. 极限承载力的1/3就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相同,其承载力特征值就一定相同
对于地基土的冻胀性及防治措施,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 B. 建筑物按采暖设计,当冬季不能正常采暖时,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C. 基础下软弱黏性土层换填卵石层后,设计冻深会减小 D. 冻胀性随冻前天然含水量增加而增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采用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以下设计验算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 A. 理论公式适用于轴心受压和偏心距大于b/6的受压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B. 按理论公式计算并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后,无需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C. 按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对于黏性土地基,基础底面宽度b<3m时按3m取值 D. 按理论公式计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再根据基础埋深和宽度进行修正
基底下地质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条形基础,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进行地基沉降计算时,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 A. 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同,基础宽度相同,则地基沉降量相同 B. 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同,基础高度相同,则地基沉降量相同 C. 基础的基底压力相同,基础宽度相同,则地基沉降量相同 D. 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同,基础材料强度相同,则地基沉降量相同
某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在进行基础梁的承载力设计时,对基础梁可以不计算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 ) A. 柱底边缘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B. 柱底边缘截面的受剪切承载力 C. 柱底部位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D. 跨中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对于桩径1.5m、桩长60m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通常情况下,下列何种工艺所用泥浆量最少( ) A. 正循环钻进成孔 B. 气举反循环钻进成孔 C. 旋挖钻机成孔 D. 冲击反循环钻进成孔
某公路桥梁拟采用摩擦型钻孔灌注桩,地层为稍密至中密碎石土。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为3000kN,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进行抗震验算时的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可采用下列哪个值( ) A. 3000kN B. 3750kN C. 3900kN D. 4500kN
某方形截面高承台基桩,边长0.5m,桩身压曲计算长度为10m,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其稳定系数φ的取值最接近哪一个选项( ) A. 0.5 B. 0.75 C. 0.98 D. 0.0
作用于沿河公路路基挡土墙上的载荷,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载荷不是偶然载荷( ) A. 地震作用力 B. 泥石流作用力 C. 流水压力 D. 墙顶护栏上的车辆撞击力
下图为一粉质黏土均质土坝的下游棱体排水,其反滤层的材料从左向右1→2→3依次应符合下面哪个选项( ) A. 砂-砾-碎石 B. 碎石-砾-砂 C. 砾-砂-碎石 D. 碎石-砂-砾
一个粉质黏土的压实填方路堤建于硬塑状黏性土①地基上,其下为淤泥质土薄夹层②,再下层为深厚中密细砂层③,如图所示,判断下面哪个选项的滑裂面是最可能滑裂面( )题18图 A. 下部达到细砂层③的圆弧滑裂面 B. 只通过黏性土①的圆弧滑裂面 C. 通过淤泥质土薄夹层②的折线滑裂面 D. 只通过路堤的折线滑裂面
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地段最适合采用土钉墙( ) A. 中等腐蚀性土层地段 B. 硬塑状残积黏性土地段 C. 膨胀土地段 D. 松散的砂土地段
某小型土坝下游面棱体式排水采用土工织物反滤材料,根据《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下列哪个选项的做法是正确的(其中O95为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d85为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 ) A. 采用的土工织物渗透系数和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相接近 B. 淤堵试验的梯度比控制在GR≤5 C. O95/d85的比值采用5以上 D. 铺设土工织物时,在顶部和底部应予固定,坡面上应设防滑钉
关于黄土湿陷试验的变形稳定标准,下列论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 现场静载试验为连续2h内每小时的下沉量小于0.1mm B.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停止浸水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每天1mm C.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终止试验为停止浸水后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不大于每天1mm D. 室内试验为连续2h内每小时变形不大于0.1mm
某细粒土,天然重度γ为13.6kN/m3,天然含水量W为58%,液限WL为47%,塑限Wp为29%,孔隙比e为1.58,有机质含量Wu为9%,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要求,该土的类型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淤泥质土 B. 淤泥 C. 泥炭质土 D. 泥炭
土洞形成的过程中,水起的主要作用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水的渗透作用 B. 水的冲刷作用 C. 水的潜蚀作用 D. 水的软化作用
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的主要原因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土颗粒间的固化联结键浸水破坏 B. 土颗粒浸水软化 C. 土体浸水收缩 D. 浸水使土体孔隙中气体扩散
安全施工所需费用属于下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构成中的哪一项( ) A. 直接工程费 B. 措施费 C. 规费 D. 企业管理费
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工程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时,应按下列哪个选项处理( ) A. 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B. 报告建设主管部门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C. 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D. 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改正
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按以下哪个选项处理是正确的( ) A.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B.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C. 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D.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验算桩身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采用下列哪一种荷载效应组合( ) A. 标准组合 B. 基本组合 C. 永久组合 D. 准永久组合
某建筑物对水平位移敏感,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桩径800mm,桩身配筋率0.7%,入土15m。根据水平静载实验,其临界水平荷载为220kN,地面处桩项水平位移为10mm时对应的载荷为320kN,地面处桩顶水平位移为6mm时对应的载荷为260k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该建筑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可取下列哪一个值( ) A. 240kN B. 220kN C. 195kN D. 165kN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工法的叙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属于挤土桩 B.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主要适用于碎石土层和穿越砾石夹层 C.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不需泥浆护壁 D.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混凝土坍落度通常小于160mm
下列关于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特点的叙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摩擦灌注桩,桩端后注浆后可转为端承桩 B. 端承灌注桩,桩侧后注浆后可转为摩擦桩 C. 后注浆可改变灌注桩侧阻与端阻的发挥顺序 D. 后注浆可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注浆土层的性质与注浆参数
某群桩基础,桩径800mm,下列关于桩基承台设计的哪个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 A.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B.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00mm C.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D. 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某铁路路堑边坡修建于大型块石土堆积体,采用如图所示的抗滑桩支护。桩的悬臂段长8m,试问作用在桩上的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宜选用下列哪个图形( ) A. 矩形 B. 三角形1 C. 三角形2 D. 梯形
下图为一个均质土坝的坝体浸润线,它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排水形式引起的( ) A. 棱体排水 B. 褥垫排水 C. 直立排水 D. 贴坡排水
对铁路路基有危害的地面水,应采取措施拦截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下面哪项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 ) A. 在路堤天然护道外,设置单侧或双侧排水沟 B. 对于路堑,应于路肩两侧设置侧沟 C. 天沟直接向路堑侧沟排水时,应设置急流槽连接天沟和侧沟,并在急流槽出口处设置消能池 D. 路堑地段侧沟的纵坡不应小于2%,沟底宽不小于0.8m隐藏答案收藏标记反馈
滑坡的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蠕滑、滑动、剧滑和稳定四个阶段。但由于条件不同,有些滑坡发展阶段不明显,问下列滑坡中,哪个选项的滑坡最不易出现明显的剧滑( ) A. 滑体沿圆弧形滑面滑移的土质滑坡 B. 滑动面为平面,无明显抗滑段的岩质顺层滑坡 C. 滑动面总体倾角平缓,且抗滑段较长的堆积层滑坡 D. 楔形体滑坡
盐渍土中各种盐类,按其在下列哪个温度水中的溶解度分为易溶盐、中溶盐和难溶盐( ) A. 0℃ B. 20℃ C. 35℃ D. 60℃
下列哪个选项的盐渍土对普通混凝土的腐蚀性最强( ) A. 氯盐渍土 B. 亚氯盐渍土 C. 碱性盐渍土 D. 硫酸盐渍土
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最大不超过下列哪一选项时,各类建筑物的地基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 ) A. 300mm B. 70mm C. 50mm D. 15mm
红黏土地基满足下列哪个选项时,土体易出现大量裂缝( ) A. 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 B. 天然含水量介于液限和塑限区间 C. 天然含水量介于液限和缩限区间 D. 天然含水量低于缩限
下列哪一选项是推移式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 A. 坡体上方卸载 B. 坡脚下方河流冲刷坡脚 C. 坡脚地表积水下渗 D. 坡体上方堆载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下列哪个方法是不适用的( ) A. 强夯法 B. 灰土垫层法 C. 振冲碎石桩法 D. 预浸水法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关于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条款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B. 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C. 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要求装修单位提出加固方案,没有加固方案的,不得施工 D.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提交相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根据《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内容( ) A. 项目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执业资格、所在单位、变更情况等 B. 项目负责人签署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C. 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D. 项目负责人不良质量行为记录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关于一类审查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审查人员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12年以上所需专业勘察、设计工作经历 B. 在本审查机构专职工作的审查人员数量:专门从事勘察文件审查的,勘察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 C. 60岁以上审查人员不超过该专业审查人员规定数的1/2 D. 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下列选项中哪些假定不符合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假定( ) A. 平面应变 B. 平面应力 C. 基底粗糙 D. 基底下的土为无质量介质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通过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扩散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越厚,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高,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大 D.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宽度修正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深度修正系数是按基础埋置深度范围内土的类型查表选用的 B. 宽度修正系数是按持力层土的类型查表选用的 C. 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加固持力层,宽度修正系数按换填后的土选用 D. 深度修正时采用的土的重度为基底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
对于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的控制要求,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要求( )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B. 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 C. 摩擦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辅,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D. 端承摩擦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以设计桩长控制为辅
下列关于混凝土预制桩现场的制作要求,哪些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 ) A.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B. 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C. 浇筑时宣从桩尖开始灌注 D. 一次浇筑完成,严禁中断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是在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情况下的疏布摩擦型桩基础 B.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桩距应不大于5倍桩径 C.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沉降等于桩长范围内桩间土的压缩量 D.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相关要求,下列关于坝体排水的设计中,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 土石坝的排水设置应能保护坝坡土,防止其冻胀破坏 B. 对于均质坝,不可以将竖向排水做成向上游或下游倾斜的形式 C. 设置竖式排水的目的是使透过坝体的水通过它排至下游,防止渗透水在坝坡溢出 D. 设置贴坡排水体的目的是防止坝坡土发生渗透破坏,并有效地降低浸润线
对土石坝进行渗流计算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应确定坝体浸润线的位置,绘制坝体内等势线分布图 B. 应确定坝基与坝体的渗流量 C. 计算坝体渗透流量时宜采用土层渗透系数的小值平均值 D. 对于双层结构地基,如果下卧土层厚度大于8.0m,且其渗透系数小于上覆土层渗透系数的2.0倍时,该层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
某公路路基的下边坡处于沿河地段,河水最大流速为5.2m/s,为防止河流冲刷路基边坡,提出了如下的防护方案,下列哪些方案是可以采用的( ) A. 植被护坡 B. 浆砌片石护坡 C. 土工膜袋护坡 D. 浸水挡土墙防护
下列影响采空区地表变形诸多因素中,哪些选项是促进地表变形值增大的因素( ) A. 矿层厚度大 B. 矿层倾角大 C. 矿层埋深大 D. 矿层上覆岩层厚度大
下列哪些选项可以作为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识别特征依据( ) A. 冲沟中游沟身常不对称,凹岸与凸岸相差较大 B. 沟槽经常被大量松散物质堵塞,形成跌水 C. 堆积扇上地层具有明显的分选层次 D. 堆积的石块棱角明显,粒径悬殊
下列关于膨胀土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初始含水量与膨胀后含水量差值越大,土的膨胀量越小 B. 土粒的硅铝分子比的比值越大,胀缩量越大 C. 孔隙比越大,浸水膨胀越小 D. 蒙脱石和伊利石含量越高,胀缩量越大
在公路特殊性岩土场地详勘时,对取样勘探点在地表附近的取样间距要求不大于0.5m的为下列哪几项( ) A. 湿陷性黄土 B. 季节性冻土 C. 膨胀性岩土 D. 盐渍土
为了在招标投标活动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规定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 A. 招标时,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应公开 B. 开标应公开进行,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所有投标文件,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等 C. 开标时,招标人应公开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D. 评标委员会应公开评审意见与推荐情况
当勘察文件需要修改时,下列哪些单位有权可以进行修改( ) A. 本项目的勘察单位 B. 本项目的设计单位 C. 本项目的施工图审查单位 D. 经本项目原勘察单位书面同意,由建设单位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单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履行安全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 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B.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C. 按规定收取监督检查费用 D. 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
«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