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可以作为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物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某地有农产区和旅游区。最近,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对两区产妇及其婴儿体检,发现农产区母亲乳汁和血液中DDT含量高出旅游区1~2倍。进一步调查发现农产区10年前农药的销售量与使用量较旅游区高出3~4倍之多,但近几年来农产区农药销售量、使用量急剧减少,与旅游区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上的意义。则两区母乳及血液中DDT值仍差异悬殊的原因最可能是 A.抽样发生选择性偏倚 B.检测方法有误 C.统计方法有误 D.农产区近期局部有DDT突发性污染 E.DDT的蓄积作用所致
1987年期间共发生某病病例200例,该年年初已存在该病800例,该年年内该病死亡40例。以每人年观察的死亡数来表示,1987年观察人年数估计值是 A.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B.960 C.760 D.680 E.880
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研究属于 A.分析性研究 B.现况研究 C.社区试验 D.生态学研究 E.队列研究
为了评估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按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匹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一组为非蛋白尿组(尿蛋白<300mg/24h,n=106),另一组为蛋白尿组(尿蛋白≥500mg/24h,n=106)。回顾性分析了出现蛋白尿之前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显示:高血压与蛋白尿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为2.00和1.17~3.43。正确的结论是 A.高血压可增加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 B.高血压可减少蛋白尿发生的危险,高血压是蛋白尿发生的保护因素 C.高血压与蛋白尿的发生无统计学联系 D.蛋白尿组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非蛋白尿组 E.非蛋白尿...
男,30岁,呼吸困难2天就诊,发作前有鼻痒、喷嚏,既往有类似病史。体检:呼吸26次/分,呼气末闻及哮鸣音,心率96次/分,律齐。 A.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B.呼气流速峰值 C.血清IgE D.血气分析 E.胸部X线
男,30岁,呼吸困难2天就诊,发作前有鼻痒、喷嚏,既往有类似病史。体检:呼吸26次/分,呼气末闻及哮鸣音,心率96次/分,律齐。 A.酮替酚 B.色苷酸二钠 C.沙丁胺醇 D.泼尼松 E.特非那定
女,48岁,近1个月感口渴,饮水量增至每天2000ml。身高156cm,体重71kg,空腹血糖180mg/dl(10.0mmol/L),餐后血糖252mg/dl(14.0mmol/L),系初次发现血糖高,过去无糖尿病史。 A.饮食及运动治疗 B.使用双胍类降血糖药 C.使用磺脲类降血糖药 D.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使用胰岛素
女,48岁,近1个月感口渴,饮水量增至每天2000ml。身高156cm,体重71kg,空腹血糖180mg/dl(10.0mmol/L),餐后血糖252mg/dl(14.0mmol/L),系初次发现血糖高,过去无糖尿病史。 A.氯磺丙脲 B.格列齐特 C.二甲双胍 D.阿卡波糖 E.胰岛素
初产妇,26岁。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入院。查: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S+3。1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肛查宫口开大0cm,胎头“0”。 A.漏斗型骨盆 B.扁平型骨盆 C.中骨盆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骨盆入口狭窄
初产妇,26岁。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入院。查: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肛查宫口开大4cm。S+3。1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肛查宫口开大0cm,胎头“0”。 A.先兆子宫破裂 B.重型胎盘早剥 C.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D.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E.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24小时尿蛋白>3.5g,蛋白尿呈高度选择性 A.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急进性肾炎 E.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急骤恶化,尿素氮及肌酐呈进行性升高,贫血 A.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急进性肾炎 E.慢性肾功能衰竭
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A.<5mm B.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沉着 D.15~20mm E.>20mm
男性,25岁。铸造工作半年,近1个月来感乏力、纳差、气促、发热、盗汗,伴咳嗽、咳痰。体查:体温39℃,心率90次/分,胸部听诊有散在干、湿啰音。X线表现:两肺遍布类圆形小阴影,肺门淋巴结增大。该患者最可能患的是 A.滑石肺 B.肺癌 C.二期矽肺伴结核 D.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E.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Dane颗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关于正态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α越小,可信度越高 B.若σ已知,用Z界值确定 C.反映了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D.给定α,样本量越大,可信区间长度越大 E.与β无关
某地曾在上世纪60年代建一有机氯农药厂,数年后,附近居民反映增多,有的说空气中有难闻的气味,有的说鱼体中有煤油气味,为了判断该有机氯农药厂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否产生损害,其最有效的指标是测定 A.空气中有机氯 B.饮水中有机氯 C.水产品中有机氯 D.茶叶中有机氯 E.母乳中有机氯
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 A.病例分析 B.细胞学检查 C.病理学检查 D.动物实验 E.流行病学调查
医务工作者工作时接触生物因素而感染的疾病应称为 A.职业病 B.广义的职业病 C.法定的职业病 D.职业性损伤 E.职业性特征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 A.同一组遇有相同数据,须编平均秩次 B.同一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 C.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应编平均秩次 D.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按位置顺序编秩 E.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
某河流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分析了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3个指标的含量,结果是氨氮升高,而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变化不大,说明 A.水体曾受到过污染 B.水体受污染,有一定程度的自净 C.水体受到新近的污染 D.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新近污染 E.有合成氨化肥的污染
水俣病是一种什么系统疾病 A.全身性 B.生殖内分泌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骨骼系统 E.心血管系统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内容 A.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 B.对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C.对改建的公共场所选址进行卫生审查 D.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E.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考核
某患者在蓄电池厂工作3年,最近一段时间主诉头昏、无力、肌肉酸痛、记忆力减退,时有便秘和腹绞痛。体检发现于门齿和犬齿牙龈的内外侧边缘处可见蓝黑色线,化验血红蛋白90g/L。为了明确诊断,应进行 A.询问既往史 B.住院观察 C.实验室检查 D.进一步临床检查 E.询问家族史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是 A.饮水中缺碘 B.摄碘量不足 C.促甲状腺肿物质增加 D.遗传缺陷 E.先天甲状腺功能低下
2003年12月23日在重庆市的开县发生了严重的天然气"井喷"事故,共造成243人死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包括甲烷、乙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就你的理解,它们均是何种气体 A.有害气体 B.刺激性气体 C.有毒气体 D.可燃气体 E.窒息性气体
在同一劳动条件下,工人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缺陷、年龄和性别差异、营养不良、其他疾病、文化水平低和生活方式不好。这些因素又称为 A.危险因素 B.个体危险因素 C.个体特征 D.易感性 E.个体遗传易感性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自然环境包括四部分 A.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 D.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有机圈 E.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命圈
农场养牛工,男,35岁。冬季某日翻倒未充分晒干而有霉变的干草,夜晚咳嗽、胸闷、气急、四肢酸痛、畏寒而就诊。查:体温37.2℃,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听诊闻及两肺少许水泡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点状阴影。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尘源性支气管炎 B.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C.棉尘病 D.石棉肺 E.职业性哮喘
为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作为水源水的地表水常规处理过程为 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 B.消毒→混凝沉淀→过滤 C.过滤→澄清→消毒 D.消毒→过滤→再消毒 E.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某男性工人长期接触石棉,体检时查出石棉小体,作为它的特点或意义中,哪个是错误的 A.长<300μm,粗<1~5μm B.形状如火柴、哑铃、分节状 C.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 D.在咳痰或肺组织中可查出 E.如查出较多时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
欲对某地25名7~10岁儿童体重与肺活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不可采用 A.回归系数t检验法 B.回归系数F检验法 C.相关系数t检验法 D.查相关系数界值表法 E.回归系数的秩和检验
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A.四日市哮喘 B.光化学烟雾事件 C.水俣病事件 D.痛痛病事件 E.伦敦烟雾事件
某种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职业因素是其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个体因素也发挥作用。职业因素可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的疾病的病情。改善工作条件则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者缓解。这一类疾病称为 A.职业病 B.职业性疾病 C.工作有关疾病 D.工作多发病 E.职业性特征
为制定血铅的参考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血铅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制定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 B.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上限 C.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下限 D.可以制定,但无法确定是上侧还是下侧范围 E.无法制定,要制定参考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
要测得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每天至少采样几次 A.2次 B.3次 C.6次 D.8次 E.10次
某项危险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OR=3(P<0.05),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组(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不好 B.不能认为该因素与疾病有联系 C.该因素与疾病有联系且联系强度很大 D.不能下任何结论,研究完全失败 E.该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危险性较大
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 A.能估计接触水平 B.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C.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D.能鉴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E.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时间
某居民搬进新装修的房屋居住后,其家庭成员常出现流泪、胸闷,最可能的原因是 A.CO浓度过高 B.CO浓度过高 C.空调的影响 D.颗粒物超标 E.甲醛的影响
在某城市社区的一项肥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中,社区居民的BMI指数和腰围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的评价 A.过程评价 B.效应评价 C.结局评价 D.形成评价 E.总结评价
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生物转运过程包括 A.吸收和分布 B.吸收和代谢 C.代谢和排泄 D.吸收和排泄 E.吸收、分布和排泄
某城镇最近在离居民区约600米的南方,建有一烟囱高50米的垃圾焚烧炉,冬天过后夏天来临,附近居民纷纷反映臭气难闻。当地居民为何夏天抱怨意见多,您认为最大可能是 A.冬天闭窗、夏天开窗 B.距居住区太近 C.烟囱高度不够 D.当地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风 E.当地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
下列晚发型矽肺发生的条件中哪项是错误的 A.接尘浓度高 B.粉尘中的游离SiO含量高 C.接尘年限短 D.脱尘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E.接尘者身体比较虚弱
有关腐殖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腐殖质是理想的农业肥料 B.腐殖质化学性质稳定,卫生上是安全的 C.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D.腐殖质成分较单一 E.堆肥法就是使大量有机物短时间内转化为腐殖质而达到无害化
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 A.呼吸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肌肉骨骼系统 D.神经系统 E.神经-体液系统
化学致癌过程促长阶段的特点为 A.不可逆性 B.对外源性化学物质极其敏感 C.核型紊乱 D.由细胞基因突变引起 E.剂量-反应可能检测不出阈剂量和最大效应剂量
环境毒物引起的“三致”作用是 A.致癌、致敏、致突变 B.致癌、致畸、致敏 C.致敏、致畸、致突变 D.致癌、致畸、致突变 E.致癌、致畸、致变应
对变量X、Y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25.2+7.2X。若计算该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应该有 A.0<r<1 B.-1<r<0 C.r>1 D.r=0 E.︱r︱=1
下列关于大肠菌群叙述错误的是 A.能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B.革兰阴性杆菌 C.均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 D.形成芽胞 E.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重复作业的特点为 A.参与作业的肌群少,收缩频率高 B.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频率低 C.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频率高 D.参与作业的肌群少,收缩幅度大 E.参与作业的肌群多,收缩幅度少
UFs项包括 A.在人群内部推导到易感亚群或易感个体的不确定性 B.从实验动物资料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C.从亚慢性毒性试验资料推导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D.当用于推导的资料库不完整(如实验物种太少,缺乏生殖毒性资料等)时 E.以上都是
某医师研究五种职业工作人员的肺活量,从五种职业的工作人员中各随机抽取 48、50、49、47、50 人,作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组间自由度及组内自由度是 A.244 5 239 B.243 5 239 C.243 4 239 D.242 4 239 E.244 5 238
导致痛痛病的环境污染是 A.空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饮水污染 D.生活环境污染 E.生产环境污染
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A.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B.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C.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 D.石棉 E.双氯甲醚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2.58σ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A.47.5 B.49.5 C.95 D.97 E.99
化学毒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程度为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以下哪一项措施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没有作用 A.饮水加碘 B.食盐加碘 C.多吃海产品 D.服用促甲状腺素 E.服用碘剂
某种工业用化学物质易挥发,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的染毒途径首选 A.经皮肤 B.经口 C.经呼吸道 D.腹腔注射 E.皮下注射
某防疫站调查甲、乙两小学一年级学生蛔虫感染率均为33%,但甲校抽查250人,乙校抽查150人,两校一年级学生蛔虫感染率95%可信区间为 A.甲校较乙校范围大 B.乙校较甲校范围大 C.甲校较乙校可信度高 D.乙校较甲校可信度高 E.不具可比性
牙齿发育到什么阶段后,即使体内摄入过量氟化物也不会发生氟斑牙 A.乳牙发育完毕后 B.乳牙开始发育后 C.恒齿开始发育后 D.恒齿钙化完全后 E.恒齿钙化阶段
在同一总体中抽样,随着样本含量n的增大 A.样本率也增大 B.样本率缩小 C.率的标准误σ也增大 D.率的标准误σ缩小 E.率的标准误σ不变
体力劳动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血液流量变化为 A.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B.骨骼肌和脑的血液大量增加 C.肾和肝的血液大量增加 D.骨骼肌和肾的血液大量增加 E.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生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E.不引起生物体中DNA损伤的最大剂量
某正态分布总体X的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100。X在范围为2800~3200内取值的概率为 A.<0.95 B.=0.95 C.>0.95 D.=0.99 E.>0.99
外源性化合物在机体内较次要的结合反应是 A.硫酸结合 B.氨基酸结合 C.葡萄糖醛酸结合 D.谷胱甘肽结合 E.乙酰基结合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
在进行成组设计秩和检验时,编平均秩是 A.因为有的数据为零 B.可简化计算 C.因为同组中有相同的数据 D.因为不同组中有相同的数据 E.增加检验效率
卫生毒理学中较为常见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S状曲线 D.对数曲线 E.正态曲线型
有关SCE的形成,推测可能与以下哪种事件有关 A.DNA断裂及重排 B.染色体分离异常 C.染色体断裂形成断片 D.核内再复制 E.基因扩增
已知双侧t0.05,3=3.182,理论上95%的t值落在 A.(3.182,+∞) B.(0,3.182) C.(~∞,3.182) D.(-3.182,3.182) E.(-3.182,+∞)
决定刺激性气体致病部位和程度的因素是 A.浓度 B.脂溶性 C.浓度和溶解度 D.溶解度 E.浓度和脂溶性
生产环境中可吸入性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A.<15μm B.>15μm C.<10μm D.<5μm E.<1μm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 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 B.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 C.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 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在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中,在受试物存在下,细胞对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或三氟胸苷(TFT)等嘧啶类似物产生耐药性,说明 A.tk基因发生突变 B.hprt基因发生突变 C.gpt基因发生突变 D.Na+/K+-ATPase基因发生突变 E.hprt和gpt基因均发生突变
描述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A.S B.S/n√ C.CV D.MS E.σ
最常用的复合指标除减寿人年数(PYLL)、残疾调整期望寿命(DALE)外,还包括 A.无残疾期望寿命(DFLE) B.活动期望寿命(ALE) C.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非
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两者计算公式不同 B.医学参考值范围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个体值波动范围 C.可信区间不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α D.同一组数据,可信区间可能大于参考值范围,也可能小于参考值范围 E.可信区间反映了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目前认为,评价人口素质包括以下三方面 A.思想道德、身体及文化素质 B.人口出生率、识字率、期望寿命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 D.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预防接种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GNP
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背景的说法,哪一条是错误的 A.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变化 B.医学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 C.医疗技术向高科技方向的发展 D.医学社会化趋势的增强 E.人民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对象是 A.非传染性疾病 B.社会病 C.慢性传染病 D.寄生虫病 E.急、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率的标准误表示 A.由于混杂因素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B.由于重复测量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C.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D.由于来自不同总体而产生的差别 E.由于抽样和重复测量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的差别
妇女劳动卫生主要涉及 A.生殖功能和体力劳动能力 B.生殖功能 C.生育功能 D.化学物对新生儿和乳儿的影响 E.化学物对胚胎和胎儿的影响
建立变量X、Y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绝对值︱b︱越大,说明 A.回归方程的误差越小 B.回归方程的预测效果越好 C.回归直线的斜率越大 D.X、Y间的相关性越密切 E.越有理由认为X、Y间有因果关系
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传染给人引起的疾病是 A.伤寒 B.痢疾 C.肉毒中毒 D.破伤风 E.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队列研究 D.现况调查 E.生态学研究
某县城镇要配套建设相应的现代化水厂,供给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一定的商业服务用水。你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师在这项工作中担负有重要责任。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B.特殊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C.一般化学指标、特殊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D.感官性状指标、特殊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E.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量元素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有一乡村近年来居民经常感到四肢麻木,乏力,在躯干的皮肤上还发现有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经调查发现该村居民在一年前家家户户打井,井的深度约为20米,从打井至今,一直饮用此类井水,部分居民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发现手掌和脚趾皮肤角化。 A.汞 B.砷 C.氟 D.铬 E.氰化物
有一乡村近年来居民经常感到四肢麻木,乏力,在躯干的皮肤上还发现有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经调查发现该村居民在一年前家家户户打井,井的深度约为20米,从打井至今,一直饮用此类井水,部分居民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发现手掌和脚趾皮肤角化。 A.心电图 B.生物材料样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C.肺功能 D.微核实验 E.免疫功能检测
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 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Z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的Z检验 C.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E.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提高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是医学和社会的共同任务,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比较高,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发病率比较低,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比较长。因此,人群整体健康的好坏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身体发育指标来衡量。 A.残疾率 B.新生儿死亡率 C.高血压患病率 D.年龄、性别与身高百分比 E.心脏病病死率
提高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是医学和社会的共同任务,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比较高,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发病率比较低,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比较长。因此,人群整体健康的好坏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身体发育指标来衡量。 A.残疾率 B.平均期望寿命 C.年龄、性别与身高百分比 D.肺结核患病率 E.婴儿死亡率
提高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是医学和社会的共同任务,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比较高,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发病率比较低,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比较长。因此,人群整体健康的好坏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身体发育指标来衡量。 A.死因构成比 B.肝硬化患病率 C.孕产妇死亡率 D.死因别死亡率 E.平均期望寿命
最受环境卫生工作者关注的有机氯农药、重金属的毒作用是 A.急性毒作用 B.蓄积性毒作用 C.致癌作用 D.致畸作用 E.致敏作用
胎儿水俣病是由于化学污染物的 A.急性毒作用 B.蓄积性毒作用 C.致癌作用 D.致畸作用 E.致敏作用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需氧条件下无机化产生的最终产物是 A.氯化物 B.硝酸盐 C.氮 D.甲烷 E.以上都不是
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关于生态学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A.常应用常规资料或现成资料,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 B.可以确定两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C.容易出现生态学谬误 D.可估计某种疾病发展的趋势 E.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可提供病因线索供深入研究
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化学物是 A.分子量低、水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B.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 C.分子量低、脂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D.分子量高、脂溶性高、与蛋白质结合 E.分子量高、水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
«
3033
3034
3035
3036
3037
3038
3039
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