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A.衣壳蛋白和核酸 B.基质蛋白 C.脂蛋白 D.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E.RNA多聚酶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汉坦病毒 B.登革病毒 C.新疆出血热病毒 D.埃博拉病毒 E.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 A.单细胞 B.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 C.有细胞壁 D.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E.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立克次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噬菌体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单细胞 B.有细胞壁 C.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等 D.对抗生素敏感 E.繁殖方式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真菌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细菌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有细胞壁,不含肽聚糖 B.有细胞膜,且含有固醇 C.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 E.核质(或拟核)为裸露环状DNA,无核膜
关于革兰染色,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指导选择抗菌药物的意义 B.革兰阳性菌染成深紫色 C.具有鉴别细菌意义 D.染色顺序为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E.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
测量细菌常用的单位是 A.mm B.μm C.nm D.pm E.A
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是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C.破坏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破坏细菌细胞核酸的代谢 E.干扰细菌胞浆颗粒的形成
下列哪个是耐盐细菌 A.破伤风梭菌 B.占核分枝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副溶血性弧菌
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 E.核糖体
常用下列哪种方法采集尿液做细菌培养 A.清洁头段尿 B.清洁中段尿 C.留24h尿 D.导尿留置袋尿 E.膀胱穿刺留置袋尿
下列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通常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为 A.卡-布培养基 B.改良罗氏培养基 C.TCBS培养基 D.血平板 E.巧克力平板
疑为结核患者,标本进行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如无生长现象至少应观察多久才可弃去 A.2d B.5d C.15d D.30d E.56d
多数病原菌生长的最适pH为 A.6.6~7 B.7.2~7.6 C.7.8~8.2 D.8.4~8.8 E.6.2~6.6
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A.蛋白胨水培养基 B.血平板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普通琼脂培养基 E.伊红亚甲蓝培养基
下列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后呈现"油煎蛋"样菌落的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病毒 E.螺旋体
大肠埃希菌分裂一代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A.18小时 B.20分钟 C.72小时 D.60分钟 E.20秒
半固体培养基便于观察细菌是否有下列哪种结构 A.菌毛 B.鞭毛 C.荚膜 D.芽胞 E.磷壁酸
新生儿预防淋病奈瑟菌所致脓漏眼的常用消毒剂是 A.0.1%高锰酸钾 B.2%~4%龙胆紫 C.2%碘伏 D.1%硝酸银 E.2%红汞
下列何种物质不宜用滤过法除菌 A.血液 B.血清 C.抗生素 D.维生素 E.支原体
防止细菌污染培养基宜采用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操作 E.灭菌与无菌操作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 A.消毒剂浓度 B.有机物的存在 C.盐的存在 D.温度 E.酸碱度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 A.加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蒸汽灭菌法 C.流动蒸汽消毒 D.干烤法 E.焚烧法
饮用水及游泳池消毒用 A.0.05%~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B.75%乙醇 C.0.05%~1%杜灭芬 D.0.2~0.5μg/L氯 E.0.1%~0.5%过氧乙酸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 A.50~90nm B.100~140nm C.150~190nm D.200~300nm E.400~490nm
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噬菌体基因可与细菌DNA发生整合 B.可用噬菌体作载体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C.噬菌体溶解细菌后,可形成噬班 D.细菌带有噬菌体后发生的性状改变,均称为溶源性转换 E.可用噬菌体进行细菌鉴定
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 A.prophage B.temperatephage C.lysogenicbacterium D.virulentphage E.lysogeny
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大肠埃希菌
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不包括 A.吸附和穿入宿主菌 B.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上 C.进行噬菌体的生物合成 D.装配成完整成熟的病毒体 E.合成溶菌酶,裂解噬菌体
关于噬菌体生物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必须在活菌内寄生 E.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R质粒中决定接合与自主复制的基因是 A.转座子 B.耐药决定子 C.耐药传递因子 D.插入序列 E.F质粒
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点是 A.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B.转移的遗传物质为供体菌的DNA C.有关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型 D.可由雌性菌变为雄性菌 E.以上都不是
关于细菌的耐药性(R)质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R)组成 B.RTF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的性菌毛 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E.R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
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 A.接合 B.转导 C.转化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下列细菌中哪种最常引起医院感染 A.伤寒沙门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杆菌
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不感染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引起的症状称为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B.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E.大量使用生态制剂
关于细菌内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 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 D.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E.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诊断下列疾病。采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下列哪项错误 A.斑疹伤寒-外斐反应 B.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 C.结核-结核菌素试验 D.风湿热-抗O试验(ASO试验) E.伤寒-肥达反应
机体抗外毒素的免疫主要依靠 A.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蛋白酶类 B.IgG、IgM抗体 C.辅助T细胞 D.靶细胞表面毒素受体被修饰 E.细胞毒性T细胞
均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的疾病是 A.破伤风与结核病 B.肠热症与波状热 C.白喉与痢疾 D.白喉与破伤风 E.猩红热与风湿热
不属分离鉴定细菌程序的是 A.细菌分离培养 B.直接形态学检查 C.生化反应 D.抗原和毒力检测 E.血清中特异抗体检测
病原菌与其传播途径组合错误的是 A.淋病奈瑟菌-性生传播 B.引起猩红热的A族链球菌-血行传播 C.伤寒沙门菌-消化道传播 D.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 E.肺炎链球菌-呼吸道传播
不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是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猩红热 C.风湿热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蜂窝织炎
鉴别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试验是 A.胆汁溶菌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B.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C.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D.血浆凝固酶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E.乳糖发酵试验和蔗糖发酵试验
对淋病奈瑟菌叙述错误的是 A.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B.菌毛为主要致病物质 C.分离培养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 D.可引起淋病和新生儿脓漏眼 E.抵抗力强
病原菌与其传播途径组合错误的是 A.淋病奈瑟菌--性传播 B.伤寒沙门菌--消化道传播 C.引起猩红热的A族链球菌--血行传播 D.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 E.肺炎链球菌--呼吸道传播
某单位发生了症状以呕吐为主,腹泻为次的食物中毒,防疫站检查食品等未培养出肠道致病菌,而在炊事员手上查出了化脓感染灶,试问致病菌可能是哪种 A.鼠伤寒沙门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肠炎杆菌 E.副溶血弧菌
李某,11岁,因发热水肿、血尿入院,自幼时常咽喉痛,发热,曾因心脏杂音卧床1个月。入院前3周又因咽痛发热而注射青霉素数日,症状消失,但入院前3日又突发高热,血尿,眼睑水肿。入院查体体温39℃,血压稍高,心脏有二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化验结果:尿红细胞满视野,颗粒管型3~5个/视野,ASO抗体85单位,可疑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尿路感染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风湿热
20岁某青年摘除扁桃体后,发热,出现心力衰竭。采血培养细菌,血平板有草绿色溶血环的小菌落形成。涂片染色为革兰阳性链状排列球菌,诊断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试问下列菌中还有哪种菌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菌落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乙型溶血链球菌 D.丙型链球菌 E.肺炎球菌
某男,24岁,有不洁性接触史,因近2日尿急、尿频、排尿刺痛而来院就诊。查体尿道口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染色,镜下见到革兰阴性成双排列的球菌,试问,该患感染可能是由下述哪种细菌引起 A.肺炎球菌 B.淋病奈瑟菌 C.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
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B.肠道杆菌都为G杆菌 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E.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 A.M抗原 B.H抗原 C.O抗原 D.K抗原 E.Vi抗原
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 A.IMViC试验 B.甘露醇分解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 E.葡萄糖发酵试验
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 A.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 B.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10个大肠菌群 C.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 D.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30个大肠菌群 E.每5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100ml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 A.3个 B.5个 C.10 D.50 E.100
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 A.O抗体 B.H抗体 C.K抗体 D.Vi抗体 E.O加Vi抗体
肠热症发热一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A.血培养 B.尿培养 C.便培养 D.痰培养 E.胆汁培养
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通常是 A.O凝集价≥1:40,H凝集价≥1:40 B.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 C.O凝集价≥1:40,H凝集价≥1:160 D.O凝集价≥1:160,H凝集价≥1:80 E.O凝集价≥1:80,H凝集价≥1:80
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 C.除少数外均不分解乳糖 D.抗原构造复杂,均有H,O抗原 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
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01:80,TA、TB、TC1:40;入院后第12天,TH、TO1:320,TA、TB、TC1:4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 A.伤寒潜伏期 B.伤寒感染期 C.伤寒恢复期 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 E.来自疫区健康者
霍乱肠毒素 A.为耐热外毒素 B.为不耐热内毒素 C.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后,协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 D.A2肽链活化后,使肠上皮细胞ATP转化为cAMP,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 E.A1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协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
关于霍乱,错误的是 A.属于烈性消化道传染病 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 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 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 E.接种霍乱死疫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下列细菌中有菌毛和鞭毛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球菌 C.肺炎球菌 D.痢疾杆菌 E.霍乱弧菌
一男性病人,43岁,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疲倦面容,皮肤、唇舌干燥,眼窝内陷。血压80/60mmHg。应首先进行如下何种检查来进行初步诊断: A.便常规 B.尿常规 C.取粪便标本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 D.取耳血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 E.碱性蛋白胨水接种
排除无芽胞厌氧菌的依据是 A.机体多个部位的脓疡 B.血性分泌物,恶臭或有气体 C.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D.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 E.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 A.病毒感染 B.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C.厌氧芽胞杆菌感染 D.缺陷病毒感染 E.梅毒螺旋体感染
注射TAT的目的是 A.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B.对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 C.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D.杀灭伤口中繁殖体的破伤风杆菌 E.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
疱肉培养基可用来培养 A.枯草杆菌 B.炭疽杆菌 C.百日咳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流感嗜血杆菌
肉毒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A.脊髓前脚 B.脊髓后脚 C.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 D.呕吐中枢 E.血管内皮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A.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B.阻碍乙酰胆碱释放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与AbFc段非特异性结合 E.破坏CD4T细胞
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抗生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破伤风菌苗
关于厌氧芽孢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均为革兰阳性杆菌 B.都能形成芽胞 C.都能通过伤口感染 D.都是厌氧菌 E.主要分布于土壤
正常情况下无芽胞厌氧菌不存在的部位是 A.子宫腔 B.尿道 C.肠道 D.阴道 E.上呼吸道
下列能产生细胞毒物质的细菌是 A.破伤风杆菌 B.结核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肉毒梭菌
某妇女下腹部疼痛,阴道有大量黄色、无血、无气味的分泌物,1周前曾做过经阴道结扎术。检查时,从阴道后穹隆穿刺,得20ml带血、恶臭的脓性物,厌氧培养出革兰阴性杆菌。请问该化脓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下列哪项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变形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肉毒梭菌
某幼儿园小班发现一患白喉的小朋友,试问对同班小朋友应采取什么紧急预防措施 A.注射白喉类毒素 B.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 C.注射白喉抗毒素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抗生素
一男性患者1个月前感到疲劳、食欲减退、发热咳嗽、咳痰带血丝,取咳痰进行抗酸染色,镜下见到红色细长弯曲、分枝的杆菌,试问该细菌最有可能是何种细菌 A.流感嗜血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机体的免疫是 A.局部免疫 B.感染免疫 C.体液免疫 D.抗毒素免疫 E.抗菌免疫
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 A.蛋白质 B.脂类 C.多糖 D.RNA E.磷壁酸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典型形态是 A.为紫色的栅栏状排列杆菌 B.为红色的粗大杆菌 C.为紫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D.为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E.为红色的竹节状排列杆菌
某女青年因咳嗽发热就诊。拍胸片发现右肺有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2.0cm,试问该患者可能是 A.机体对结核无免疫能力 B.结核病恢复期 C.结核病活动期 D.注射过卡介苗 E.结核病早期
20岁男性患者咳嗽数周。1个月前开始感到疲劳,食欲减退,发热2周后咳痰中带血丝,体重减轻。体温38℃,非急性面容,右上肺有啰音,WBC11×10/L,多形核63%,临床怀疑患肺结核,取痰做下列处置,哪项是错误的 A.做结核菌素试验 B.痰浓缩集菌涂片进行抗酸染色 C.PCR查结核分枝杆菌核酸 D.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E.痰培养物接种豚鼠进行动物实验
放线菌与分枝杆菌在生物学上的相同点为 A.属放线菌目 B.抗酸染色阴性 C.生长慢,37℃需2~4周形成菌落 D.革兰阳性丝状菌 E.抗感染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放线菌与多细胞真菌的相似点是 A.属真细胞微生物 B.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 C.不形成孢子的丝状菌 D.需氧或微需氧 E.在体内外形成长丝,有分枝或缠绕成团
对放线菌的错误描述是 A.病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再感染 B.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C.临床表现主要是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接管形成 D.诊断可取分泌物查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 E.革兰阳性、非抗酸菌
衣氏放线菌感染最常见部位是 A.肠道 B.中枢神经系统 C.骨和关节 D.面颈部软组织 E.肺部
线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不包括 A.肉眼寻找病灶分泌物中有无硫磺样颗粒 B.直接镜检是否有放射状排列的菌丝 C.分离培养 D.血清学试验 E.活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有无放线状排列菌丝
预防放线菌所致龋齿及牙周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注意口腔卫生 B.隔离病人以防传染 C.牙病及早修补 D.对病人应进行外科清创 E.大剂量青霉素较长时间治疗
老年男性农民,因牙痛引起左颊部红肿。流脓已月余。体检发现左颊部软组织变硬,局部皮肤发黑,有一接管形成并不断排脓。经仔细检查脓液,发现有黄色小颗粒,压片镜检颗粒呈菊花状,由放射状排列菌丝组成,菌丝末端膨大呈棒状。该患者感染的是: A.衣氏放线菌 B.星形诺卡菌 C.着色真菌 D.申克孢子丝菌 E.白色念珠菌
在厌氧环境中不能形成芽胞的是 A.产气荚膜梭菌 B.破伤风梭菌 C.膜梭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肉毒梭菌
«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