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仅需5分钟,人工查询点这里
信息发布
登录 | 注册
个人中心
×
找资料找试卷就是这么简单
微信扫码登录
资料信息 - 让知识更有价值
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个/HP[问题1][单选题]诊断可能是 A.肠套叠 B.急性阑尾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过敏性紫癜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B.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C.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慢性骨髓炎患者,血红蛋白80g/L,血清铁12μmol/L,总铁结合力70μmol/L,骨髓幼红细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0.15,其贫血为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慢性感染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调节 A.自身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年轻女性,外伤后急性失血15%,给予手术止血,并输注平衡盐溶液补足血容量;术后查体:P95次/分,BP100/60mmHg,Hb80g/L。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输注红细胞悬液 B.输注全血1000ml C.输注血浆400ml D.暂不输血,继续观察 E.输注红细胞悬液1单位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使子宫发育 B.促进水与钠排泄 C.促进输卵管发育 D.促进骨中钙的沉积 E.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
类白血病反应的特点是 A.外周血白细胞>50×109/L B.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NAP活性增高 C.骨髓中幼稚粒细胞增高 D.脾脏显著肿大 E.外周血嗜碱嗜酸粒细胞增高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5-羟色胺
女性患者,27岁,发热伴牙龈出血3周。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散在出血斑,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4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80,巨核细胞减少,糖原染色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首选治疗方案 A.HA方案 B.DA方案 C.VP方案 D.CHOP方案 E.MOPP方案
左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是在 A.等容舒张期 B.等容收缩期 C.舒张晚期 D.快速射血期 E.舒张早期
男性,56岁,左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检查弥漫性混合性细胞淋巴瘤,左腹股沟淋巴结2㎝×2㎝大小,无压痛,脾肋下2㎝,骨髓淋巴瘤细胞0.2,诊断属何期 A.I B.ⅢB C.ⅡA D.ⅣA E.ⅣB
患者,男性,46岁。贫血貌。血红蛋白50g/L,骨髓象:巨幼红细胞16%。患者病史及体检中常伴有下列哪一项 A.毛发枯干 B.脊髓急性联合变性 C.指甲变薄 D.嗜食泥土、冰块等 E.脾大
静息状态下K+由细胞内向膜外扩散属于 A.继发性主动转运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单纯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个/HP[问题2][单选题]其常见的病因中除了 A.细菌病毒 B.食物,如鱼、牛奶 C.寒冷因素 D.某些药物 E.放射性物质
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 A.蛋白质 B.脂肪 C.低张溶液 D.促胰液素 E.碳水化合物
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是 A.小无裂细胞型 B.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C.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D.滤泡性大细胞型 E.弥漫性大细胞型
肺总容量等于 A.肺活量+潮气量 B.肺活量+残气量 C.肺活量+机能残气量 D.潮气量+机能残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个/HP[问题3][单选题]首选治疗措施是 A.急诊手术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扑尔敏 D.抗生素 E.雷尼替丁
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值大于2℃ C.午后体温比清晨低 D.女子排卵后,体温下降 E.肌肉活动使体温增高
一个65岁的妇女以舌炎、体重减轻、感觉异常和腹泻来诊。实验室检查表明为巨细胞性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恶性贫血 D.多发性骨髓瘤 E.结肠癌
给家兔静脉注射血管升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该动物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对水通透性增高 B.对NA+重吸收增多 C.对尿素重吸收增多 D.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 E.管腔外渗透压升高
类白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 A.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 B.白细胞数目增多 C.NAP活性增高 D.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量大多正常 E.白细胞浆中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甲状旁腺激素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 A.锌 B.钠 C.钙 D.钾 E.镁
慢性失血患者,当血红蛋白低于多少时,建议选择输血治疗 A.70g/L B.60g/L C.50g/L D.40g/L E.30g/L
在下列各项中,雌激素与孕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是 A.加强子宫收缩 B.促进阴道上皮角化 C.促进乳房发育 D.增加宫颈黏液分泌 E.加强输卵管蠕动
女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腹软,右下腹压痛,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常规:蛋白质(+),红细胞(+)/HP,颗粒管型0~3个/HP[问题4][单选题]如上述治疗无效可合用 A.环磷酰胺 B.甲氰咪胍 C.输血 D.维生素C E.阿托品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以上均不是
患者男,29岁,高热、咳嗽、咳黄痰1周,查白细胞40x109/L,哪项与慢粒白血病不符 A.外周血有幼稚细胞出现 B.血小板计数正常或略增多 C.骨髓中可见大量幼稚细胞及嗜酸嗜碱粒细胞 D.NAP活性增高 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的是 A.脂肪酸 B.胆盐 C.蛋白水解产物 D.肠致活酶 E.糜蛋白酶
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点,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 A.急淋白血病 B.急粒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 E.慢粒白血病急变
患者,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再障 B.慢性再障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DIC
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质游离CA2+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男性,29岁,低热,酱油色尿2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105×109/L,白细胞4.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尿隐血阳性。[问题1][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DIC B.急性红白血病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缺铁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称为 A.最大随意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补呼气量 D.肺活量 E.深吸气量
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 A.补充水与电解质 B.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C.积极抗纤溶治疗 D.及早应用肝素 E.输注全血或血浆
安静时,下列哪一环境温度范围内能量代谢最稳定 A.10-14℃ B.15-19℃ C.20-30℃ D.31-350℃ E.36-40℃
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是 A.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5% 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10% 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D.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E.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增加
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出现第二次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B.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C.催乳素的作用 D.黄体生成素的作用 E.促卵泡激素的作用
男性,29岁,低热,酱油色尿2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105×109/L,白细胞4.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尿隐血阳性。[问题2][单选题]为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血红蛋白电泳 B.骨髓检查 C.COomBs试验 D.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E.HAm试验
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5-羟色胺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型ITP的临床特点 A.发病前常有感染病史 B.多见于儿童 C.多数病例不能自行缓解 D.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E.重者内脏出血
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肾素
男性,29岁,低热,酱油色尿2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105×109/L,白细胞4.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尿隐血阳性。[问题3][单选题]如需治疗,哪项治疗不宜 A.洗涤红细胞悬液 B.全血或补铁 C.皮质激素短期应用 D.维生素 E.雄激素
B型血 A.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
慢粒患者白细胞计数200×109/L,服用大量马利兰后出现趾指关节肿痛,其原因 A.中毒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继发性痛风 D.白血病关节浸润 E.风湿性关节炎
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女性,26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尿常规正常[问题1][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过敏性紫癜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有全或无现象 E.呈电紧张性扩布
女性,27岁,发热,鼻出血7天,牙龈增生似海绵状,胸骨压痛明显,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2×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原始细胞0.9,POX(-),PAS阳性呈粗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血清溶菌酶正常,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动物实验显示,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相同剂量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更多,这是由于口服可引起哪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释放 A.促胃液素 B.抑胃肽 C.缩胆囊素 D.胰高血糖素 E.促胰液素
年轻女性,19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入院,查体: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脾脏肿大;Hb87g/L,网织红0.05,细胞形态为红细胞体积小,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其父也有类似表现。[问题1][单选题]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 A.绝对不应期短 B.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低常期较长 D.超常期特别长 E.相对不应期短
年轻女性,19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入院,查体: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脾脏肿大;Hb87g/L,网织红0.05,细胞形态为红细胞体积小,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其父也有类似表现。[问题2][单选题]要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周围血片 B.骨髓象 C.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D.血红蛋白电泳 E.肝功能试验
女性,26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尿常规正常[问题2][单选题]明确诊断需作 A.骨髓检查 B.铁蛋白测定 C.COombs试验 D.出血时间 E.网织红细胞
肺换气气体通过的部位是 A.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壁 D.肺泡小管 E.呼吸膜
与基础代谢率呈正比的是 A.身高 B.体重 C.腰围 D.体表面积 E.体重指数
男性,16岁,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90%,POX(-),非特异性酯酶(-),诊断为 A.急淋白血病 B.慢粒白血病 C.急粒白血病M3型 D.慢淋白血病 E.淋巴瘤
女性,26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尿常规正常[问题3][单选题]首选治疗为 A.抗纤溶药物 B.输血小板浓缩液 C.免疫抑制剂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脾切除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心肌β1受体兴奋 B.支气管β2受体兴奋 C.皮肤黏膜α受体兴奋 D.瞳孔开大肌α受体兴奋 E.骨骼肌N2受体兴奋
年轻女性,19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入院,查体: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脾脏肿大;Hb87g/L,网织红0.05,细胞形态为红细胞体积小,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其父也有类似表现。[问题3][单选题]考虑治疗措施时应首选 A.输血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叶酸 E.维生素B12
下列关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B.加强胰岛素作用,降低血糖浓度 C.抑制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 D.促进骨的形成而抑制其分解 E.抑制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
睾酮生理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胚胎分化 B.维持生精作用 C.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及维持 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E.主要是抑制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
治疗脑膜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A.长春新碱 B.环磷酰胺 C.三尖杉酯碱 D.6-巯基嘌呤 E.甲氨蝶呤
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肾素
女性,26岁,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尿常规正常[问题4][单选题]如治疗半年无效,可选用下列治疗,除了 A.脾切除 B.长春新碱1~2mg/次,每周1次连用4~6周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连用5天 E.骨髓移植
年轻女性,19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入院,查体: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脾脏肿大;Hb87g/L,网织红0.05,细胞形态为红细胞体积小,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其父也有类似表现。[问题4][单选题]老年男性,近半年来头晕、乏力,偶有出血倾向,检查Hb60,WBC3.3,Plt35经骨穿细胞血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为进行FAB分型,最重要的检查是 A.网织红细胞 B.骨髓铁染色 C.染色体检查 D.骨髓活检 E.血清铁检查
AB型血 A.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
患者,女,20岁。月经血多、皮肤紫癜3个月。Hb100g/L,WBC5.5×109/L,血小板25×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巨核细胞75个,其中颗粒型0.70,裸核0.30,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氨基酸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属于 A.入胞作用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单纯扩散
男性,28岁,贫血3年,伴有下肢慢性溃疡,化验为正细胞贫血,血清铁460μg/L,总铁结合力210μg/L,骨髓贮存铁(++),应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感染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A.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B.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Hb90g/L,白细胞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0.01,晚幼粒0.4,杆粒0.34,分叶粒0.1,嗜碱粒细胞0.02,NAP(-)。[问题1][单选题]如需明确诊断,应先作的检查是 A.肝脾B超 B.腹部CT C.骨髓检查和活检 D.血沉 E.蛋白电泳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8% B.15% C.20% D.60% E.40%
某患者从小身体就经常出现瘀斑瘀点的情况,甚至注射针剂都会出现渗血的情况,后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他询问自己学医的妹妹有关此疾病的一些问题,妹妹解释此疾病描述错误的是 A.凝血时间延长 B.出血时间延长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外周血小板增多
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 A.膈神经 B.窦神经 C.肋间神经 D.主动脉神经 E.迷走神经
男性,16岁。因贫血来诊,化验血常规发现Hb80g/L,MCV75fl,MCHC33%,引起此种类型贫血的最可能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病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A.寒冷 B.高温 C.肌肉活动 D.精神活动 E.进食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Hb90g/L,白细胞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0.01,晚幼粒0.4,杆粒0.34,分叶粒0.1,嗜碱粒细胞0.02,NAP(-)。[问题2][单选题]要进一步检查需作 A.铬红细胞半寿命期 B.染色体 C.mRI D.同位素骨扫描 E.淋巴管造影
若测得某物质的肾清除率为80ml/min,则可认为肾小管对该物质 A.能否重吸收和分泌都不能确定 B.必定能分泌,但不确定能否重吸收 C.必定能重吸收,但不能确定能否分泌 D.必定不能重吸收,也必定不能分泌 E.必定能重吸收,也必定能分泌
以下关于再障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病毒感染可致病 B.重型再障出血、感染严重 C.慢性再障贫血常为首发症状 D.贫血呈正细胞型 E.慢性再障应尽早进行骨髓移植
激素或药物作用于β2受体,可引起 A.支气管扩张 B.冠脉血管收缩 C.心率加快 D.心肌细胞收缩增强 E.脂肪分解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Hb90g/L,白细胞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0.01,晚幼粒0.4,杆粒0.34,分叶粒0.1,嗜碱粒细胞0.02,NAP(-)。[问题3][单选题]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 A.环磷酰胺 B.泼尼松 C.柔红霉素 D.阿霉素 E.羟基脲
胰岛素对血糖代谢调节错误的是 A.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 B.胰岛素使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大量转化成糖原 C.促进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 D.抑制糖原异生 E.抑制葡萄糖氧化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女性,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诊,化验PLT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问题1][单选题]支持ITP诊断的是 A.皮肤有略高出皮面的紫癜 B.口腔溃疡 C.面部蝶形红斑 D.下肢肌肉血肿 E.脾脏不大
临床上早期诊断是否妊娠,是根据母体血、尿中下列哪种激素水平来判断的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孕酮
年轻女性患者,因有严重出血倾向入院,查体合作,肝、脾、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化验:Hb40g/L,WBC2.0×109/L,Plt15×109/L。骨髓增生极度减低,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首先考虑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 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 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 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
女性,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诊,化验PLT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问题2][单选题]支持ITP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凝血时间延长 B.抗核抗体阳性 C.血块收缩良好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颗粒型增多
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A.NA+ B.CA2+ C.O2和CO2 D.葡萄糖 E.氨基酸
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Hb90g/L,白细胞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0.01,晚幼粒0.4,杆粒0.34,分叶粒0.1,嗜碱粒细胞0.02,NAP(-)。[问题4][单选题]最有希望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是 A.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B.脾切除 C.脾移植 D.干扰素 E.维甲酸
血管内溶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查为 A.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B.粪胆原排泄增高 C.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D.网织红细胞数增高 E.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萎缩性胃炎患者壁细胞大量减少,胃酸缺乏,但促胃液素水平增高,该患者促胃液素分泌增多的原因是 A.迷走神经兴奋 B.交感神经兴奋 C.促胰液素分泌减少 D.胃酸对G细胞的抑制减弱 E.肠-胃反射减弱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疼,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淤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问题2][单选题]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脏杂音
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来自 A.糖的无氧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乳酸生成反应 E.2,3一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0期去极时程长 B.1期复极时程长 C.2期复极时程长 D.3期复极时程长 E.4期复极时程长
下述关于ITP病因和发病机制错误的一项是 A.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生成或破坏过多 B.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C.肝脾对血小板清除作用加强 D.单核吞噬细胞对血小板清除增强 E.毛细血管脆性减弱
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的重要依据是 A.贫血与黄疸 B.脾肿大 C.血红蛋白尿 D.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E.粪胆原增加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A.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B.肺弹性阻力减小 C.肺难于扩张 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E.肺顺应性增大
克雷白杆菌肺炎的X线表现出现叶间隙下坠,其原因是 A.细菌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 B.病变中的炎性渗出液黏稠而重 C.肺泡内的渗出液由COhn孔向周围肺泡蔓延所致 D.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渗出较多 E.肺泡内的渗出液含有较多的红白细胞
«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