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生物数量减少
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
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
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
A.人群
B.自然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E.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它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A.性别不同
B.年龄不同
C.生活条件的差异
D.营养状况的差异
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
A.炭粒
B.香烟烟雾
C.尘螨
D.CO2
E.CO
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
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
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D.雨雪水减少
E.绿地减少
A.中暑病例增多
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
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
E.人类寿命缩短
A.由机体遗传因素决定
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C.环境有害因素的强度过大所致
D.环境有害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过长所致
E.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A.生物数量减少
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
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
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
A.自然环境
B.生活环境
C.劳动环境
D.社会环境
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A.0.55℃
B.0.65℃
C.0.75℃
D.0.85℃
E.1.00℃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E.热层
A.氯氟烃类的污染
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SOx/NOx过多
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
D.光化学烟雾污染
E.宇宙环境变化
A.外来射线产生
B.地表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量小于散出量产生的
C.大气污染物阻挡太阳辐射产生
D.地表物体的辐射产生
E.反气旋产生
A.103/m3
B.105/m3
C.107/m3
D.109/m3
E.1012/m3
A.微波辐射
B.电离辐射
C.紫外线
D.可视线
E.红外线
A.炭粒
B.香烟烟雾
C.尘螨
D.CO2
E.CO
A.加速酸雨形成
B.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生长繁殖
C.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
D.不利于植物生长
E.光敏感性皮肤病发病率增加
A.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
B.风速大
C.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D.天气晴朗
E.出现逆温
A.多环芳烃
B.一氧化碳
C.炭粒
D.花粉
E.香烟烟雾
A.5μm~10μm
B.10μm~50μm
C.50μm~75μm
D.75μm~100μm
E.>100μm
A.<2.5μm的颗粒物
B.2.5μm~10μm的颗粒物
C.2.5μm~5μm的颗粒物
D.=2.5μm的颗粒物
E.≤2.5μm的颗粒物
A.金属氧化物
B.甲醛
C.氮氧化物
D.石棉
E.多环芳烃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花粉
D.大肠杆菌
E.隐孢子虫
A.木材燃烧
B.尘土扬起
C.植物微粒
D.沙尘
E.汽车尾气
A.SO2
B.NO2
C.氯气
D.O3
E.甲醛
A.CO、SO2
B.颗粒物、SO2
C.O3、SO2
D.甲醛、O3
E.NO2、碳氢化合物
A.气压低、逆温
B.气压高、逆温
C.气旋、逆温
D.反气旋、大气不稳定
E.辐射逆温
A.四周布点
B.扇型布点
C.烟波下方布点
D.按城市道路交通线布点
E.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布点
A.硫化物
B.氮化物
C.烷烃
D.砷
E.氟
A.钢铁厂
B.有色金属冶炼厂
C.炼油厂
D.硫酸厂
E.火力发电厂煤
A.硝酸型
B.硫酸型
C.盐酸型
D.磷酸型
E.草酸型
A.0.5mg/m3
B.1.0mg/m3
C.3.0mg/m3
D.6.0mg/m3
E.9.0mg/m3
A.冬天闭窗、夏天开窗
B.距居住区太近
C.烟囱高度不够
D.当地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风
E.当地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
A.BaP
B.SO2
C.O3
D.NOx
E.碳氢化合物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硫酸雾
D.甲醛
E.铅
A.过氧酰基硝酸酯
B.臭氧
C.过氧烷基
D.乙醛
E.过氧氢基
A.氟
B.砷
C.钙
D.铁
E.硫
A.硫酸雾
B.硝酸雾
C.煤烟烟雾
D.光化学烟雾
E.异氰酸甲酯毒雾
A.二氧化硫
B.硫化氢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E.光化学烟雾某工业城市,某年夏天的几天时间里,光照强烈,空气出现了浅蓝色的烟雾,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该市的交通流量并不大。
A.汽车尾气
B.民用燃煤
C.石化企业
D.工业燃煤
E.金属冶炼
A.3-5倍
B.6-8倍
C.9-10倍
D.10-20倍
E.>20倍
A.镉
B.汞
C.铬
D.光化学烟雾
E.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有害气体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E.第五级
A.设点监测日平均浓度
B.设点监测月平均浓度
C.设点监测年平均浓度
D.个体采样计算日平均浓度
E.生物材料计算暴露量
A.氟
B.砷
C.钙
D.铁
E.硫
A.SO2
B.CO
C.甲醛
D.IP
E.NO2
A.水的pH值异常
B.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
C.水中有毒物存在
D.水中致病微生物存在
E.鱼类的营养物质严重缺乏
A.硫化物
B.铅
C.苯并(a)芘
D.氯乙烯
E.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