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能部门都具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的主体资格
B.进行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C.现场检查行为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文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D.现场检查的客体必须是法定的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A.自愿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
C.摩擦失业率
D.结构失业率
A.人民银行
B.公安部门
C.银监会
D.反洗钱信息中心
A.不发达国家中的农村与城市地区
B.不发达国家中城市地区的就业者和失业者
C.不发达国家中的地主和农民
D.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A.0
B.20%
C.50%
D.100%
A.4
B.5
C.6
D.7
A.监管机构的物资设备
B.监管对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抑制
C.监管机构的日常运作
D.监管机构的人力资源
A.60
B.90
C.120
D.180
A.累退税制
B.累进税制
C.满足横向公平
D.满足纵向公平
A.2006年
B.2004年
C.1996年
D.1988年
A.按总行占70%,分支机构平均分占30%得到最终得分
B.按总行占60%,分支机构平均分占40%得到最终得分
C.按总行占50%,分支机构平均分占50%得到最终得分
D.按总行占40%,分支机构平均分占60%得到最终得分
A.A-
B.BBB-
C.BB-
D.B-
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
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
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
A.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公司—营业部—投资者
B.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营业部—投资者
C.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公司—投资者—营业部
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营业部—证券公司—投资者
A.A国
B.B国
C.C国
D.A国与C国一起
A.100%
B.80%
C.60%
D.50%
A.降低税收和提高政府支出
B.提高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
C.发行一种新的货币替代原来的货币
D.提议进行新的大选
A.借款企业财务状况或财务行为出现异常
B.企业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发生变化
C.企业报送财务报表出现异常
D.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重大变化
A.进点会谈
B.确定检查重点
C.评价定性
D.分工检查
A.国际收支逆差政策
B.增加收人政策
C.赤字财政政策
D.收人指数化政策
A.股东大会
B.董事
C.高级管理人员
A.2006年
B.2004年
C.1996年
D.1988年
A.金融企业机会均等
B.监管规则相同
C.降低监管成本
D.允许结果不同
A.符合性测试有时可以完全替代实质性测试
B.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程序
C.有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
D.对内控良好的单位可以取消实质性测试
A.0
B.20%
C.50%
D.100%
A.空头
B.多头
C.情况不明
A.1天
B.3天
C.15天
D.30天
A.消费需求增加
B.投资需求下降
C.总需求增加
D.刺激消费、抑制投资,增加总需求
A.月
B.季
C.半年
D.年
A.专业评级机构
B.监管当局
C.中央银行
D.银行业协会
A.会计传票保管人员
B.会计主管
C.主管行长
D.监管结构
A.折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平价发行
A.客户集中
B.行业集中
C.地区集中
D.币种集中
A.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A.主权风险
B.转移风险
C.其他国家风险
A.直接责任
B.主要责任
C.最终责任
D.间接责任
A.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多的商品
B.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C.太少的货币追求太多的商品
D.太少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A.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A.4
B.1
C.2
D.3
A.10
B.26
C.20
D.16
A.银监会
B.银监局
C.银监分局
D.当地人民银行
A.合法性
B.合理性
C.有效性
D.可靠性
A.美国
B.英国
C.欧盟
D.香港
A.GDP绝对值的变动
B.GDP增长率的变动
C.包括GDP在内的多种指标的综合指标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
A.对外贸易的风险比在固定汇率制下更大
B.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自动地得到纠正
C.随着一国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动,其汇率也将变动
D.汇率波动调节国际收支时对经济不产生任何影响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新加坡
D.泰国
A.有问题贷款风险集中度的分析
B.大额风险集中度的分析
C.资产质量与损失或减值准备的分析
D.贷款质量迁徙的分析
A.0%,100%
B.0%,50%
C.20%,100%
D.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