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游艺厅设置燃烧性能为B2级的座椅
B.墙面粘贴燃烧性能为B1级的布质壁纸
C.安装燃烧性能为B1级的顶棚
D.室内装饰选用纯麻装饰布
E.地断铺设燃烧性能为B1级塑料地板
A.分解燃烧
B.表面燃烧
C.熏烟燃烧
D.蒸发燃烧
A.氮气灭火系统
B.IG5-41灭火系统
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A.一氧化碳
B.丙烷
C.乙炔
D.丙烯
A.戊醇
B.丙烷
C.异丙醇
D.乙二醇
A.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
B.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
C.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D.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A.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B.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为1.50h
C.居住部分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为1.00h
D.居住部分分户的耐火极限为2.00h
A.由同一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火灾探测器作为相应机械加压送风机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
B.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30s内联动开启相应的机械加压送风机
C.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确认火灾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仅联动开启所在楼层前室送风口
D.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20s内联动开启相应的常压加压送风口
A.6具
B.5具
C.4具
D.3具
A.建筑高度97m的住宅建筑,防排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B.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设置1.0㎡的固定窗
C.建筑高度48m的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D.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外墙上开设的可开启外窗最大的布置间隔为3层
A.市政消防栓最大保护半径应为120m
B.当市政道路宽度不超过65m时,可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市政消防栓
C.当市政消防栓距路边不宣小于0.5m不应大于5m
D.室外地下室消火栓应设置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A.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采用表格方式对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属于安全检查表法
B.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找出评估对象的爆弱环节,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
C.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每一个事件的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
D.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件树分析方法
A.建筑高度为30m的物流公司办公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B.埋深9m、总建筑面枳4000㎡的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C.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D.建筑高度为32m的住宅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
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1个避难间
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
A.0.30MPa
B.0.35MPa
C.0.65MPa
D.0.50MPa
A.泄压口下沿距顶棚1.0m
B.一套系统保护5个防护区
C.设计喷放时间为12s
D.灭火设计浓度为10%
A.网络控制楼
B.脱硫工艺楼
C.解冻室
D.集中控制楼
A.1.3m
B.1.1m
C.1.2m
D.1.4m
A.采用耐火完整性为0.50h的外窗
B.外墙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C.防火隔离带采用高度为300mm的不燃材料
D.首层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A.采用干式系统,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68℃的喷头
B.采用湿式系统,选用用公称动作温度为57℃的喷头
C.采用预作用系统,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79℃的喷头
D.采用雨淋系统,选用水幕喷头
A.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按二级耐火等级确定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B.隧道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C.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将隧道内设置的10Kv高压电缆与其它区域分隔
D.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将隧道内设置的可燃气体管道与其他区域分隔
A.建筑高度54m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B.建筑高度32m的办公楼,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C.建筑高度18m的展览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D.建筑高度23m的旅馆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A.水基型灭火器
B.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装有金属喇叭简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A.6min
B.5min
C.8min
D.10min
A.2000㎡
B.600㎡
C.1000㎡
D.1200㎡
A.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
B.可通行的技术夹层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C.消火栓同时使用水栓数不应小于2
D.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7m
A.地下一层设置的下沉式广场疏散区域的净面积为180㎡
B.地下二层设置销售各种啤酒的超市
C.地下一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为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敞开式甲级防火门
D.地下一层防火隔间的墙为耐火极限3.00h的实体防火隔墙
A.沿墙面设置的疏散标志灯下边缘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2m
B.沿地面设置的灯光型疏散方向标志的间距为10m
C.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的疏散标志灯下边缘距离室内地面的垂直距离为2.2m
D.沿地面设置的蓄光型发光标志的间距为10m
A.108m3
B.324m3
C.216m3
D.432m3
A.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的电源
B.来自同一变电站的两个6Kv回路
C.来自两个35Kv的区域变电站的电源
D.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的电源
A.由报警阀组压力开关信号直接连锁启动消防喷淋泵
B.由高位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C.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D.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A.57℃
B.68℃
C.93℃
D.79℃
A.横式泡沫产生器
B.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C.立式泡沫产生器
D.高倍数泡沫产生器
A.40m
B.45m
C.50m
D.60m
A.I类
B.Ⅲ类
C.IV类
D.Ⅱ类
A.汽车库与幼儿园的疏散楼梯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B.汽车库与幼儿园的疏散楼梯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C.汽车库内设1个面积为100㎡的充电间
D.汽车库与幼儿园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楼板完全分隔
A.10m
B.15m
C.18m
D.5m
A.18m
B.25m
C.100m
D.50m
A.20
B.3
C.4
D.19
A.闭式洒水喷头
B.开式洒水喷头雨淋报警阀组
C.水幕喷头雨淋报警阀组
D.闭式洒水喷头干式报警阀组
A.某电子游戏厅,建筑面积150㎡,配置2具MF/ABC4型手提式灭火器
B.某办公楼,将1间计算机房和5间办公室作为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
C.某酒店建筑首层的门厅与二层相通,两层按照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
D.某高校教室,配置的MF/ABC3型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25m
A.中药材库房
B.酒精度数小于60度的白酒库房
C.工厂分控制室
D.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库房
A.汽油
B.石蜡
C.钠
D.木制家具
A.火灾探测器
B.消防联动控制器
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D.火灾报警控制器
A.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
B.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C.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D.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
A.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位于走道尽端,建筑面积为50㎡的房间
B.托儿所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60㎡的房间
C.教学楼内位于袋形走道一侧,建筑面积为70㎡的教室
D.病房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建筑面积为80㎡的病房。
A.橡胶制品硫化厂房
B.活性炭制备厂房
C.苯甲酸生产厂房
D.甘油制备厂房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B.红紫外复合火灾探测器
C.吸气式火灾探测器
D.输出模块
A.应由设置在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一专门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B.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和直接与防火卷帘控制器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
C.应由防火卷帘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内设置的感温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D.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应能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联动控制器上不得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A.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消防安全管理信息
B.设有3个消防控制室时,各消防控制室可相互控制建筑内的消防设备
C.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控制室不应与弱电系统的中央控制室合用
D.消防控制室内双列布置的设备面板前的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
A.对穿越生产区的地区架空电力线路采取加大防火间距的安全措施
B.厂外国家铁路线中心线与甲类工艺装置最外侧设备边缘的距离为40m
C.穿越厂区的地区输油管道埋地敷设
D.空分站布置在散发粉尘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