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B.甲、乙、丙、丁四类高层建筑
C.一类高层建筑、二类高层建筑、三类高层建筑和四类高层建筑
D.A类高层建筑和B类高层建筑
A.高度超过24米的医院
B.高度超过50米的住宅(18层)
C.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24米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综合楼
D.省级广播电视楼
A.高度超过24米的普通旅馆(不超过50米)
B.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24米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
C.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办公楼
D.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
A.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
B.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科研楼
C.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医院
D.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普通旅馆
A.一类高层居住建筑
B.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C.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D.二类高层居住建筑
A.使用性质
B.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C.火灾危险性
D.疏散和扑救难度
A.某县建筑高度55米的广播电视楼
B.某县建筑高度29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电信楼
C.南方电网某建筑高度38米的网局级电力调度楼
D.国家某重要科研项目的科技楼(建筑高度26米)
A.三类
B.四类
C.一类
D.两类
A.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
B.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C.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A.二十层的居民住宅
B.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藏书量少于9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C.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A.一类高层建筑
B.二类高层建筑
C.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D.一类高层居住建筑
A.建筑高度为28米的高级旅馆
B.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
C.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
D.建筑高度为45米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A.十至十八层居住建筑
B.省级以下邮政指挥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C.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普通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A.使用性质
B.火灾危险性
C.结构形式
D.周围环境
E.疏散和扑救难度
A.高级住宅
B.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住宅
C.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
D.10层至18层的住宅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A.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B.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C.建筑高度超过32m的档案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普通旅馆
A.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商住楼
B.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住楼
C.建筑高度超过32m的教学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办公楼
A.医院
B.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
C.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D.高级旅馆
A.层数为9层,建筑高度为27m的居住建筑
B.层数为12层,建筑高度为32.4m的居住建筑
C.层数为20层,建筑高度为54m的居住建筑
D.层数为10层,建筑高度为36m的办公楼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C.一类高层居住建筑
D.二类高层居住建筑
A.18层居住建筑
B.建筑高度为50米的单层体育馆
C.建筑高度为100米的涉外五星级酒店(内含KTV等娱乐场所)
D.一、二层商业营业厅,三层KTV包房,四层至九层为办公楼的一幢综合楼,建筑高度为32米,每层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
A.建筑高度42米,每层建筑面积2600㎡的综合楼
B.建筑高度68米,每层建筑面积1000㎡的综合楼
C.建筑高度52米,地上共有17层的住宅楼
D.建筑高度72米每层建筑面积1200㎡的商住楼
A.20m
B.24m
C.39m
D.50m
A.10层
B.15层
C.18层
D.19层
A.24m
B.35m
C.50m
D.100m
A.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
B.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
C.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的等
D.某建筑高度为28米的综合楼的地下室
A.0.50
B.0.80
C.1.00
D.1.50
A.三级
B.四级
C.两级
D.五级
A.0.3
B.0.25
C.0.15
D.0.2
A.防火墙的燃烧性能为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低于3.0小时
B.疏散楼梯、房间隔墙、非承重外墙的燃烧性能为不燃烧体
C.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用难燃烧体,耐火极限不低于0.25小时
D.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应采用不燃烧体,且耐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
A.条件允许时应加设、不应低于
B.必须加设、不应低于
C.条件允许时应加设、不应高于
D.必须加设、不应高于
A.应为一级
B.不应低于二级
C.不应低于三级
D.不应低于四级
A.应为一级
B.不应低于二级
C.不应低于三级
D.不应低于四级
A.应为一级
B.不应低于二级
C.不应低于三级
D.不应低于四级
A.应为一级
B.不应低于二级
C.不应低于三级
D.不应低于四级
A.一
B.二
C.三
D.四
A.一
B.二
C.三
D.四
A.一类高层建筑
B.二类高层建筑
C.裙房
D.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A.100平方米
B.150平方米
C.200平方米
D.250平方米
A.耐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的难燃烧体
B.耐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的不燃烧体
C.耐火极限不低于0.3小时的难燃烧体
D.耐火极限不低于0.3小时的不燃烧体
A.0.6小时的难燃烧体
B.0.6小时的不燃烧体
C.0.5小时的难燃烧体
D.0.5小时的不燃烧体
A.0.3小时
B.0.5小时
C.0.6小时
D.0.65小时
A.100千克/平方米
B.200千克/平方米
C.250千克/平方米
D.300千克/平方米
A.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B.无窗槛墙时,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0.8米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C.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D.窗槛墙高度小于0.9米时,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0.8米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A.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护栏
B.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0.8米的不燃烧体裙墙
C.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0.8米的防火玻璃裙墙
D.在每层楼板外沿增设水幕保护
A.不燃烧材料
B.难燃烧材料
C.可燃烧材料
D.易燃烧材料
A.不燃烧
B.难燃烧
C.可燃烧
D.易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