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爆炸起火
B.雷击起火
C.明火起火
D.阴燃起火
A.起火点
B.起火部位
C.起火原因
D.起火范围
A.起火部位
B.起火点
C.点火源
D.起火物
A.火场的最底层
B.火场的最上层
C.火场的中层
D.火场的任意部位
A.原始现场
B.伪造现场
C.真实现场
D.伪装现场
A.距离保险装置最近的短路点
B.距离保险装置最远的短路点
C.不在起火点附近的短路点
D.无法判断
A.机械外力冲击
B.猛火烧炸
C.弱火烤炸
D.上述都有可能
A.色谱分析
B.剩磁检测
C.中性化测量
D.金相分析
A.火烧熔痕
B.一次短路熔痕
C.二次短路熔痕
D.上述都有可能
A.拼接后裂纹呈放射状且烟痕连续
B.拼接后裂纹呈树枝状且烟痕连续
C.拼接后裂纹呈放射状且烟痕不连续
D.拼接裂纹呈树枝状且烟痕不连续
A.是否发生过短路
B.是否发生过一次短路
C.是否发生过二次短路
D.短路后是否受到火灾的二次破坏
A.自杀
B.他杀
C.火灾发生时已停止呼吸
D.火灾发生时仍未停止呼吸
A.受害人
B.证人
C.违法嫌疑人
D.火灾责任人
A.自由陈述法
B.广泛提问法
C.联想刺激法
D.检查性提问法
A.环境、初步、细项、专项勘验
B.环境、初步、专项、细项勘验
C.初步、环境、专项、细项勘验
D.初步、环境、细项、专项勘验
A.先静观后动手
B.先外表后内部
C.先照相后提取
D.先一般后重点
A.勘验工作起始和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B.物体倒塌、掉落的方向和层次
C.起火原因
D.现场尸体的位置、姿态等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外部除下方附近的区域
A.气态、固态、液态起火物
B.固态、液态、气态物
C.固态、气态、液态起火物
D.气态、液态、固态起火物
A.富氧区
B.缺氧区
C.正常的室内环境
D.真空区
A.现场实验
B.现场照片
C.短路熔痕
D.询问笔录
A.近地面处
B.吊顶下方靠近吊顶处
C.吊顶内部
D.屋架
A.300-400
B.500-600
C.700-800
D.900-1000
A.5
B.7
C.10
D.30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刑侦部门
A.放火
B.小孩玩火
C.电气火灾
D.爆炸起火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氢气
A.相同
B.相反
C.垂直
D.氢气
A.提取到一次短路熔珠的地点
B.窗玻璃被打破的地点
C.现场烧毁破坏最严重的地点
D.各种痕迹指向最先着火的点
A.相同
B.相反
C.垂直
D.不确定
A.温度
B.时间
C.温度和时间
D.上述均不正确
A.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B.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C.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D.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A.整个回路导线的绝缘层内焦、松弛、有滴落痕迹
B.导线接头处形成局部麻点等电弧烧蚀痕迹
C.导线接头处局部被电弧击断,端部形成熔珠
D.导线接点处松动,有过热变色痕迹
A.一般火灾
B.较大火灾
C.重大火灾
D.特别重大火灾
A.在灭火过程中,无需考虑现场保护
B.保护范围应尽量扩大
C.可根据调查需要及时调整保护范围
D.公安派出所没有保护现场的职责
A.受力面
B.非受力面
C.上述两种情况均可能
D.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可能
A.被询问人只在最后一页签名
B.询问人员无需签名
C.被询问人必须逐页签名
D.以上均不正确
A.环境勘验
B.初步勘验
C.细项勘验
D.专项勘验
A.可提取烟尘
B.可提取碳化物
C.可提取某被怀疑的容器残体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A.电炉丝上的熔痕
B.白炽灯玻璃壳上小孔
C.电动机线圈整匝均匀变色
D.电视机插头整个变黑
A.方位照相
B.概貌照相
C.内部照相
D.重点部位照相
A.现场方位图
B.现场外貌图
C.现场局部图
D.现场专项图
A.4000
B.8000
C.40000
D.4800
A.每起火灾的发生,必然存在起火原因
B.每个火灾现场,必然存在起火点
C.每一个起火点上,必然具备燃烧条件
D.具备了燃烧条件,火灾必然发生
A.技术鉴定报告
B.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C.火灾事故认定书
D.询问笔录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证人证言
A.警告
B.记过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款
A.细致
B.客观
C.公正
D.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