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玩具生产企业
B.供水企业
C.造船
D.电脑生产企业
A.十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A.十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百分之一
A.10%
B.20%
C.30%
D.40%
A.n,i越大,(P/F,I,n)越小
B.n,i越小,(P/F,I,n)越小
C.F=P(1+i)n是复利终值的计算公示
D.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互为倒数
A.投标邀请
B.投标人须知(包括密封、签署、盖章要求等)
C.投标人应当提交的资格、资信证明文件
D.投标报价要求、投标文件编制要求和投标保证金交纳方式
A.招标采购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法
B.招标项目的名称、数量或者招标项目的性质
C.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D.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A.纯利率
B.风险报酬
C.通货膨胀贴补
D.时间价值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
B.对评标过程和结果,以及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保密
C.对评审意见不承担个人责任
D.参与评标报告的起草
A.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金额的货币在现在的价值,即本金。
B.一次性收付款,普通复利现值系数用(P/F,I,n)表示
C.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金额的货币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即本利和。
D.一次性收付款,普通复利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A.招标公告刊登的媒体名称、开标日期和地点
B.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名单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C.评标方法和标准
D.评标委员会的工作单位
A.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合同的
B.中标人未及时履行合同义务,但迅速弥补的
C.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者在投标文件中未说明,且未经采购招标机构同意,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他人的
D.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
A.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T)
B.递延年金现值=A[(P/A,I,n)-(P/A,I,m)]
C.永续年金现值=A/i
D.普通年金期现值=A(P/A,I,n)
A.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等于资金流出现值时的折现率
B.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C.内含报酬率的计算,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逐步测试法
D.净现值>0,内含报酬率>项目资本成本
A.硬件平台
B.软件平台
C.应用系统
D.信息技术
A.保证已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B.禁止对已记账凭证进行删除和插入
C.禁止对已记账凭证关键信息的修改
D.执行记账后,已记账凭证发生的后果不可再撤销
A.市场份额
B.机会成本
C.毛利率
D.次品率
A.不同软件接口标准
B.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C.功能标准
D.软件界面标准
A.业绩考核
B.机会成本
C.毛利率
D.次品率
A.重视指标体系对公司战略的支持
B.关注部门、个人指标的完成度
C.财务部门主要为过去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参与绩效管理
D.只评估已发生的经营活动,没有对未来进行分析
A.业绩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B.业绩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标准
C.业绩评价需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D.业绩评价是对所有业绩的综合评价
A.有效激励,提升技能
B.可靠的考核依据
C.帮助员工明确组织文化
D.帮助职工明确行为准则
A.净利润
B.投资回报率
C.销售收入达成率
D.现金流量
A.市场份额
B.机会成本
C.毛利率
D.次品率
A.是建立在持续沟通、辅导与反馈基础上的循环活动
B.根据经营需要,将业绩指标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分解,形成计划性的指标体系,并及时调整
C.以预算、控制、预测等形式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
D.不仅评估已发生的经营活动,并基于对目标和现实的分析,对未来做出规划
A.季度
B.半年度
C.年度
D.跨年度
A.三
B.四
C.五
D.六
A.全面
B.规范
C.及时
D.公开
A.政府预算以跨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
B.政府预算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C.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
D.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公共服务安全
B.社会事业发展
C.经济事务投资
D.收入分配调节
A.零基预算
B.综合预算
C.定员定额
D.定额递推预算
A.科学论证
B.合理排序
C.追踪问效
D.滚动预算
A.差额部分计入“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B.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
C.差额部分在租赁期按折旧进度分摊
D.差额部分分摊时计提相关费用
A.融资性售后回租
B.经营性售后回租
C.售后回租时价格公允
D.经营性售后回租是价格不公允
A.经营性售后回租,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直接确认损失
B.经营性售后回租,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直接确认利得
C.经营性售后回租,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售价大于账面价值,直接确认利得
D.经营性售后回租,售价高于公允价值,做为递延收益
A.普通增值税发票
B.增值税专用发票
C.上述两种票都可以
D.营业税发票
A.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90%)
B.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75%)
C.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90%)
D.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75%)
A.差额部分计入“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B.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
C.差额部分在租赁期按折旧进度分摊
D.差额部分分摊时抵减相关费用
A.中国人民银行
B.银监会
C.商务部
D.税务总局
A.2012年1月1日
B.2013年1月1日
C.2013年12月1日
D.2014年1月1日
A.“存货”
B.“原材料”
C.“在途物资”
D.“库存商品”
A.“职工福利费”
B.“应付职工薪酬”
C.“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D.“应付职工工资”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付款”
D.“其他应收款”
A.根据原账编制2013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B.按照新制度设立2014年1月1日的新账
C.将2013年12月31日原账中各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包括新旧结转调整与基建和食堂并账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中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D.根据新账中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4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A.不再在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
B.不再包括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净资产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
C.将原账“一般基金”明细科目中属于新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对应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D.将原账“投资基金”明细科目中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对应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专用基金”科目
A.“应付及暂存款”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地方津贴补贴”
D.“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A.“对勤工俭学项目投资”
B.“其他对外投资”
C.“短期投资”
D.“长期投资”
A.“应缴预算款”
B.“应缴国库款”
C.“代管款项”
D.“应缴财政专户款”
A.购买价款
B.增值税进项税额
C.运输费
D.装卸费
A.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B.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C.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
D.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