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两年逾期1个月
B.两年逾期3个月
C.三年逾期1个月
D.三年逾期2个月
A.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重点公益林
B.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公益林
C.村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
D.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
A.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重点公益林林地中的有林地
B.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
C.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灌木林地、灌丛地
D.所有规模大的公益林地
A.管护人员必须按照管护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
B.管护人员必须按照管护合同规定承担管护责任
C.管护责任落实后即可拨付和兑现70%的补偿基金
D.管护合同按年度考核,剩余30%的补偿基金,检查验收合格后,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付
A.农牧渔民
B.农场(林场)职工
C.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居民
D.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A.10%
B.20%
C.30%
D.40%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A.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
B.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
C.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5万元
D.大型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40万元
A.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
B.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
C.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
D.动力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其他机械
A.统一购机
B.定额补贴
C.县级结算
D.直补到卡(户)
A.5
B.7
C.10
D.15
A.一
B.二
C.三
D.五
A.刺激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农业投资
B.促进大型农机具的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D.促进农机服务产业的形成,提高相关生产企业的效益
A.1~5%
B.5~10%
C.10~15%
D.15~20%
A.1月31日
B.2月底
C.6月30日
D.12月31日
A.50%;200
B.60%;100
C.70%;200
D.80%;100
A.决算公示、乡镇初验
B.县级验收
C.州(市)级验收
D.省级核查
A.50%
B.60%
C.70%
D.80%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A.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美丽乡村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B.财政奖补资金可用于规划设计、评审、招投标、监理等各类支出
C.财政奖补资金不得用于列支办公经费、人员经费、设备购置等费用
D.村民理财小组和会计委托代理机构要做好财务监督和项目资金核算管理
A.1%
B.10%
C.15%
D.20%
A.1万
B.2万
C.3万
D.5万
A.10
B.20
C.30
D.50
A.北方平原地区重点县建设以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推动井灌区全部实现管道化灌溉
B.山丘区重点县以发展“五小水利”工程,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主
C.牧区重点县以建设蓄水工程为主
D.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及珠江流域等水稻主产区重点县,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推广“控制灌溉”技术
A.突出支持粮食主产区,夯实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基础
B.突出工程设施续建配套改造,发挥集中连片建设的优势
C.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D.突出“民办公助”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建管机制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A.重点支持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B.重点支持现有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改造
C.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D.适度新建小型水源工程
A.小型水源工程
B.灌溉渠系工程
C.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D.排水工程
A.乡镇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A.1
B.2
C.3
D.5
A.1%
B.2%
C.7%
D.10%
A.1
B.3
C.6
D.12
A.农户或联户
B.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C.村、组集体
D.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A.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以往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工程效益较好
B.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其他相关规划
C.水源有保证,现有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骨干沟渠及水利枢纽运行正常
D.各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A.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其他相关规划的
B.没有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资金整合计划的
C.超过规定建设范围与内容的项目
D.近三年因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审计通报或媒体曝光的
A.1999
B.2002
C.2012
D.2014
A.15
B.20
C.25
D.45
A.国家发展改革委
B.财政部
C.林业局
D.农业部
A.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
B.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
C.坚持严格范围,稳步推进
D.坚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A.对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B.对已纳入救助病种范围但医疗费用较高、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应当予以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C.城市和农村实行统一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优先对医疗费用高、社会影响大的病种实施救助
D.对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及特困供养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A.50
B.70
C.100
D.150
A.县级财政部门
B.县级民政部门
C.县级审计部门
D.省级财政部门
A.财政部
B.民政部
C.审计部
D.卫生局
A.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B.特困供养人员
C.家庭困难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
D.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A.中央补助资金
B.地方各级财政拨款
C.彩票公益金
D.社会捐助
A.乡(镇)卫生院
B.县级医院
C.市级医院
D.省级医院
A.《语文》
B.《科学》
C.《音乐》
D.《美术》
A.1,1/3
B.2,1/2
C.3,1/3
D.4,1/3
A.教育部
B.财政局
C.审计部
D.民政部
A.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B.民族地区
C.边疆地区
D.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