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各级财政部门
A.1
B.2
C.3
D.4
A.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
B.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
C.国家出资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D.国家出资的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A.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B.国务院
C.公司股东会
D.股东大会
A.企业的董事
B.企业的监事
C.企业的高管
D.企业高层近亲
A.15%
B.20%
C.25%
D.30%
A.5
B.10
C.15
D.20
A.30
B.25
C.20
D.15
A.5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20个工作日
D.一个月
A.政府机构
B.事业单位
C.国有独资企业
D.国有独资公司
A.财务审计
B.离任审计
C.清产核资
D.资产评估
A.保证
B.抵押
C.质押
D.贴现
A.加强道德修养
B.强化制度建设
C.规范净化市场
D.检查处罚并重
A.独立
B.客观
C.公正
D.公开
A.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维护职业形象,不得从事与注册资产评估师身份不符或可能损害执业形象的活动
B.注册资产评估师无需遵守保密原则
C.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利用执业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D.注册资产评估师与不得贬损或诋毁其他注册资产评估师
A.检测
B.披露
C.回避
D.豁免
A.法人分离
B.业务限制
C.资本流动限制
D.信息流动限制
A.地位独立
B.行为独立
C.利益独立
D.经济独立
A.利害关系
B.委托代理关系
C.信息不对称
D.利益关系
A.利益是一个个人关系范畴
B.利益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利益是人类需要的社会转化,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D.所谓利益,是指处于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由于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利害关系
A.客观
B.公平
C.公正
D.公开
A.误导投资、累积风险,扰乱市场秩序,降低市场效率
B.使估价结果准确性下降,导致评估师和估价机构丧失独立性和公正性
C.损害行业的信用声誉
D.降低估价行业社会公信力
A.1
B.2
C.3
D.5
A.200
B.300
C.500
D.600
A.20%
B.30%
C.50%
D.70%
A.15%
B.20%
C.25%
D.50%
A.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B.评估假设前提的合理性
C.评估方法与评估目的的相关性
D.评估定价的公允性
A.董事会决议及独立董事的意见
B.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C.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
D.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A.监管谈话
B.出具警示函
C.责令公开说明
D.责令参加培训
A.本质上是一种“道德风险”
B.利益冲突的主体特定
C.对其进行规制的重点在于补救
D.利益冲突可因同意而免除
A.直接利益冲突
B.连续性利益冲突
C.间接(潜在)利益冲突
D.复合关系的利益冲突
A.直接利益冲突
B.同时性利益冲突
C.单一关系利益冲突
D.复合关系的利益冲突
A.委托方与代理方均为单一的个人
B.委托方只有一个,而代理方不止一个
C.委托方不止一个,而代理方只有一个
D.委托方与代理方,均有多个
A.直接利益冲突
B.间接(潜在)利益冲突
C.同时性利益冲突
D.连续性利益冲突
A.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
B.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C.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D.合作不具有约束性
A.人事控制
B.组织控制
C.制度控制
D.成本超标
A.保障信息畅通
B.相互牵制,防止错弊
C.制度健全,流程规范
D.系统全面,不留漏洞
A.财务控制
B.会计控制
C.内部控制
D.控制活动
A.发生坏账
B.政府处罚
C.法律诉讼
D.成本超标
A.内部人员相互串通作弊导致相关内部控制失去作用
B.内部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C.内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等,导致内部控制失去应有的控制效能
D.遇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原有的控制可能不适用
A.资金活动
B.采购业务
C.资产管理
D.研究与开发
A.农村五保户补助
B.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C.村组干部固定报酬
D.农机具购置
A.支农专项“三专”管理制
B.国库直接支付制
C.县级财政报账制
D.集中统一兑付制
A.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B.农村五保户供养
C.农资综合补贴
D.乡村医生补助
A.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B.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C.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D.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A.合理保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B.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C.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D.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
A.种植业
B.货币投资
C.供排水设施
D.无形资产
A.投资方案拟定与计划编制
B.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C.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D.投资绩效评估与执行
A.宅基地
B.经营性用地
C.农田水利设施用地
D.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