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评估准则和会计准则都强调了特定主体控制这个理念
B.按会计准则定义金融衍生品不属于无形资产
C.评估准则中的无形资产包括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D.评估准则和会计准则都强调不具有实物形态
A.成本途径法
B.收益途径法
C.市场途径法
D.超额收益法
A.资金
B.劳动力
C.技术
D.管理
A.不适用现代高科技行业无形资产的评估
B.对于评估某些单项无形资产时需要进行一些修正
C.被评估无形资产实施企业的历史数据
D.估算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传统行业的评估
A.专利权
B.商标权
C.著作权
D.商誉
A.市场相关类无形资产
B.客户和供应商相关类无形资产
C.技术相关类无形资产
D.艺术相关类无形资产
A.提成法/许可费节省法
B.增量收益法
C.多期间超额收益法
D.单期间超额收益法
A.一年期
B.两年期
C.三年期
D.五年期
A.利润口径
B.现金流口径
C.税前收益口径
D.税后收益口径
A.20%;80%
B.30%;70%
C.40%;60%
D.50%;50%
A.流动资产回报率≤固定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
B.固定资产回报率≤流动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
C.流动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固定资产回报率
D.固定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流动资产回报率
A.如果Royalty是按利润口径计算的,则折现率就是利润口径折现率
B.如果Royalty是按现金流口径计算的,则折现率就是现金流口径折现率
C.保持折现率中无形资产预期年收益流的口径与需要折现的收益流口径一致
D.无形资产评估需要保持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
A.无形资产回报率
B.企业整体回报率
C.流动资产回报率
D.固定资产回报率
A.流动资产回报率≤WACC
B.流动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
C.流动资产回报率≤固定资产回报率
D.固定资产回报率≤无形资产回报率
A.6
B.12
C.24
D.36
A.限制股票交易研究
B.IPO前研究
C.金融衍生定价方式研究
D.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研究
A.10%
B.30%
C.50%
D.70%
A.现金流口径
B.利润口径
C.股权投资口径
D.全投资口径
A.资产
B.股权
C.所有者权益
D.股票
A.法人股交易价格研究
B.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研究
C.金融衍生定价方式研究
D.非上市公司购并市盈率与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方式
A.实现生态防护目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B.获得能够用于销售或自用的种子、水果、干果、鲜胶乳、干胶(或浓缩胶乳)、茶叶、竹笋等林产品
C.实现企业收益
D.获取更大的自我满足,具备荣誉感和责任感
A.采割收获阶段的消耗性林木资产的成本计算期为消耗性林木资产郁闭成林后的抚育、管护、采伐、贮运和销售原木等林产品的生产经营阶段
B.采割收获阶段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可随时用于销售或自用,其生产经营对象为原木、原竹等林产品
C.采割收获阶段的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成本计算期为从初次挂果或上一季林产品采割收获结束日开始至本季林产品采割收获离开母树为止的林产品生产周期
D.对于采割收获阶段的种子、水果、鲜胶乳等林产品进一步晾晒、干燥脱壳、保鲜、精选包装、初级加工直至可供销售或自用的林产品等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属于林产品初级加工发生的成本费用
A.“营业费用”
B.“农业生产成本——林产品加工成本”
C.“制造费用”
D.“农业生产成本——营林成本”
A.管护
B.采伐
C.贮运
D.销售
A.补植造林费
B.择伐、间伐或更新采伐净支出
C.抚育支出
D.管护支出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可确指无形资产
D.商誉
A.营运资金贡献率=营运资金贡献÷销售收入
B.固定资产贡献率=固定资产贡献÷销售收入
C.无形资产贡献率=无形资产贡献÷销售收入
D.组合劳动力贡献率=组合劳动力贡献÷销售成本
A.营运资金(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长期股权投资
A.经营收益
B.经营收入
C.销售收入
D.应纳税所得额
A.现金流
B.收益流
C.利润流
D.折现率
A.未来经营业绩预测的调整
B.确定贡献资产
C.确定贡献资产的贡献率
D.估算贡献资产的市场价值和全部合理贡献
A.贡献资产应该具有正常规模水平,对于在建的资产应该考虑其完成后的资产规模作为正常规模水平,对于有溢余资产需要调整
B.折现率与收益流口径保持一致
C.资产组的预期收益应该基于市场价值基础上,任何针对特殊投资者的协同效应产生的附加收益不应考虑在内
D.贡献资产回报率一般是基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基础上的
A.案例是国际市场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国内市场价值
B.国际无形资产的分类方式与国内不完全一致,因此会对无形资产的可比性产生影响
C.目前数据量还存在不足的问题,选择可比案例的空间有限
D.案例是国内市场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国际市场价值
A.资产收购
B.对比公司法
C.交叉许可
D.特许经营
A.无形资产对收益流的贡献=全部收益流×(无形资产市场价值/全部资产市场价值)
B.无形资产对收益流的贡献=全部收益流×无形资产市场价值/(股权市场价值+债券市场价值)
C.上市公司全部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全部经营性资产的市场价值-经营性流动资产(营运资金)的市场价值-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
D.无形资产对收益流的贡献=全部收益流×(无形资产市场价值+全部资产市场价值)
A.ktMINE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提供无形资产许可费率最全面的数据库之一
B.ktMINE数据库目前收集了超过12000份无形资产交易协议
C.ktMINE数据库有超过40000个无形资产交易价值信息
D.比威迪信息咨询公司是ktMINE公司在国内的代理商,可以在国内购买该数据库的使用权
A.许可费数据直接来源于市场,可靠性较低
B.许可费数据直接来源于市场,可靠性较高
C.只适合传统行业无形资产评估
D.不但适合传统行业无形资产评估,也适合高新技术行业的无形资产评估
A.用材林
B.防护林
C.经济林
D.薪炭林
A.耐干旱瘠薄
B.适应性广
C.萌芽力强、生长快
D.燃值低
A.0.70(含0.70)以上
B.0.20~0.69
C.0.10~0.20(不含0.20)
D.0.20~0.70
A.在床苗木种苗约当产量=在床苗木种苗数量÷约当比例
B.某树种苗木单位面积培育成本=该树种育苗总费用÷该树种苗木面积
C.某树种出圃苗木千株成本=该树种育苗总费用÷该树种育苗木产量(千株)
D.某树种起用苗木千株成本=该树种育苗总费用÷[该树种起用苗木产量(千株)+在床苗约当产量(千株)]
A.特种用途林
B.天然林
C.薪炭林
D.人工林
A.母树林
B.果树林
C.油料林
D.用材林
A.原木
B.苗木生产
C.造林抚育
D.采割收获
A.苗木生产
B.造林抚育
C.采割收获
D.苗木出圃移植
A.1年
B.半年
C.1~3年
D.5~10年
A.“生产性林木资产累计折旧”
B.“生产性林木资产”
C.“生物性在建工程”
D.“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A.劈山
B.炼山
C.挖穴
D.开垦
A.护林人员经费
B.区划设计费
C.防火设施、林道和通讯线路维修费
D.森林资源调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