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A.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8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至今
A.坚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
B.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
C.坚持创新机制,协调发展
D.坚持法出一门,统一指导
A.理论
B.指引
C.咨询服务
D.信息化
A.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
B.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C.管理科学的发展
D.科技水平的发展
A.主要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B.侧重在“创造价值”,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
C.侧重在“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
D.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
A.大力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
B.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C.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D.通过运用管理会计,有助于关注和重视政府管理中不同环节、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衔接,加强规则制定、流程控制,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A.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当是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B.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C.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已经建成
D.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须满足实践需要
A.人才培养
B.体系建设
C.资源整合
D.信息化建设
A.1~2
B.2~3
C.3~5
D.5~8
A.发挥理论先导作用需要推进理论体系建设
B.管理会计实践发展需要推进理论体系建设
C.管理会计人员的提升需要推进理论体系建设
D.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要要求加快推进理论体系建设
A.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
B.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相关工作
C.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D.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
A.18
B.11
C.9
D.7
A.分红权
B.清偿权
C.表决权
D.优先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
A.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配偶
B.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
C.实缴出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的合伙企业
D.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A.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中的商业银行
B.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中的非商业银行
C.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公众公司中的商业银行
D.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公众公司中的非商业银行
A.深化企业股份制改革
B.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C.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D.为发行人提供灵活的直接融资工具
A.农业银行
B.中国银行
C.浦发银行
D.康美药业
A.允许发行人要求回购和投资者要求回售
B.不构成(或发行人能够无条件避免)支付义务
C.转股条件符合“固定换固定”标准
D.仅发行人持有回购权
A.百分之五
B.百分之十
C.百分之十五
D.百分之二十五
A.合法规范经营、公司治理机制健全、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B.最近3年现金分红符合公司章程和证监会的规定
C.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D.对盈利能力、现金分红情况和募集资金用途等,无具体要求
A.发行前后的净资产
B.企业利率风险
C.每股收益
D.营运资金
A.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
B.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百分之十
C.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D.发行优先股
A.已发行优先股不得超过普通股股数的40%
B.已发行优先股不得超过普通股股数的50%
C.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利润的50%
D.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50%
A.11
B.17
C.18
D.21
A.银行存款
B.应付债券——优先股
C.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
D.应付债券——优先股(利息调整)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
A.应付债券——优先股
B.银行存款
C.实收资本
D.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
A.应付债券
B.其他权益工具
C.实收资本
D.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A.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账面价值)
B.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赎回价格高于账面价值)
C.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赎回价格)
D.银行存款
A.6
B.8
C.10
D.30
A.2
B.3
C.4
D.5
A.50%
B.60%
C.70%
D.80%
A.2000
B.3000
C.5000
D.10000
A.国家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A.年限平均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数总和法
D.工作量法
A.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
B.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C.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
D.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
A.出售股权
B.公司回购股权
C.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
D.以股权对外投资或进行其他非货币性交易
A.能出具有效文件,证明被投资企业因国家政策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
B.相关法律、政府文件或企业章程规定,并有相关资料充分证明转让价格合理且真实的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
C.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D.所投资企业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亏损
A.以现金出资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确认股权原值
B.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税务机关认可或核定的投资入股时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确认股权原值
C.通过无偿让渡方式取得股权,具备《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第二项所列情形的,按取得股权发生的合理税费与原持有人的股权原值之和确认股权原值
D.被投资企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个人股东已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以转增额和相关税费之和确认其新转增股本的股权原值
A.12345
B.12315
C.12366
D.12306
A.2万元
B.3万元
C.6万元
D.9万元
A.1月31日
B.3月31日
C.5月31日
D.7月31日
A.纳税服务热线
B.纳税人之家
C.纳税人学堂
D.维权服务中心
A.财产转让所得
B.偶然所得
C.利息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
A.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
B.申请延期申报权
C.不缴少缴税款权
D.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
B.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C.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
D.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
A.一次性申请领用发票500份
B.一次性代开普通发票10份
C.申请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D.个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自行申报
A.房屋产权所有人
B.融资租赁房产承租人
C.产权不确定的实际使用人
D.产权出典房产的承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