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增强采购的计划性
B.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开展采购活动
C.供应商应参加有预算保障的采购活动
D.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编制改革
历年试卷
A.应全额征收增值税
B.应全额征收营业税
C.应暂免征收增值税
D.应按10万元征收营业税
A.免税项目收入
B.自开发票
C.代开发票
D.含税发票
A.1-3月
B.3-5月
C.10-12月
D.任意连续3个月
A.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含)6万元的特定纳税人
B.超过6万元则超出部分计税
C.无需细分季度内某月是否超过2万元
D.适用范围应严格限制于已核定为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特定纳税人
A.3%
B.4%
C.5%
D.6%
A.借:银行存款206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00
B.借:银行存款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9417.4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582.52
C.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582.52贷:银行存款582.52
D.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00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600
A.按季申报增值税时,当季5万元(2+2+1),属于暂免征收范围
B.5万元填入第六栏免税销售额
C.申报营业税时,当季6万元(5+1),也属于暂免征收范围
D.6万元填入营业税申报表免税收入栏
A.按季申报增值税时,当季6万元(1+4+1),属于暂免征收范围
B.6万元填入第六栏免税销售额
C.申报营业税时,当季7万元(5+1+1),由于超过6万元,应按1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
D.申报营业税时,当季7万元(5+1+1),由于超过6万元,应按7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
A.按季申报增值税时,当季8万元(5+2+1),由于大于6万,超出暂免征收范围,应全额征收增值税
B.按季申报增值税时,当季8万元(5+2+1),由于大于6万,超出暂免征收范围,应按2万元征收增值税
C.申报营业税时,当季8万元(1+5+2),由于大于6万元,也超出暂免征收范围,应按8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
D.申报营业税时,当季8万元(1+5+2),由于大于6万元,也超出暂免征收范围,应按5万元(8-3)计算缴纳营业税
A.当期实现销售额1万元,小于2万元标准,当向受票人收回0.3万元税务机关代开专票时,可按1万元申请暂免增值税
B.当不收回0.3万元税务机关代开专票时,应按0.7万元申请暂免增值税
C.应按3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
D.应按1万元计算缴纳营业税
A.国家采购制度
B.政府采购制度
C.政府预算制度
D.政府财政支出制度
A.事业单位
B.团体组织
C.采购代理机构
D.某公司总经理
A.公开透明
B.公平竞争
C.公正原则
D.诚实信用
A.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
B.是政府采购工作法制改革和财政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
C.是政府采购工作法制化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D.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中纪委确定的反腐倡廉措施,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开创政府采购工作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A.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B.促进廉政建设
C.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D.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A.公开透明原则
B.公正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A.总预算
B.单位预算
C.财政预算
D.部门预算
A.分散采购
B.集中采购
C.战略采购
D.联合采购
A.预算编制
B.采购方式
C.签订合同
D.资金支付
A.采购项目金额
B.采购项目
C.采购地点
D.采购方式
A.政府采购的法律
B.采购方式的中标公告
C.供应商资格预审条件
D.国务院裁决决定
A.保护环境
B.扶持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C.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D.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A.公开性
B.公正性
C.公平性
D.透明性
A.共同体
B.结合体
C.组合体
D.联合体
A.公开招标
B.竞争性谈判
C.询价
D.商业谈判
A.制定合同必备条款
B.政府采购方式管理
C.受理供应商投诉
D.受理合同备案
A.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
B.进行政府采购的事业单位
C.进行政府采购的团体组织
D.进行政府采购的相关个人
A.20
B.15
C.10
D.5
A.2
B.5
C.3
D.6
A.25
B.20
C.10
D.30
A.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B.邀请招标的程序
C.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D.履约验收
A.成立询价小组
B.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C.询价
D.确定成交供应商
A.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B.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计入营业外收入
D.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A.20
B.10
C.5
D.4
A.百分之五
B.百分之十
C.百分之十五
D.百分之二十
A.五个
B.七个
C.十个
D.十五个
A.营业外支出
B.其他业务成本
C.主营业务成本
D.管理费用
A.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D.十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年数总和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A.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B.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C.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D.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A.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B.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C.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D.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B.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
C.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
A.闲置的机器设备
B.未使用的运输工具
C.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D.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A.经济林
B.薪炭林
C.产畜
D.役畜
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B.计入营业外收入
C.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D.冲减营业外支出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A.其他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A.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B.职工福利费
C.住房公积金
D.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收入会导致现金流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