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卷
A.2400
B.3200
C.6000
D.20000
A.70%
B.30%
C.130%
D.250%
A.15%
B.30%
C.70%
D.85%
A.50
B.150
C.200
D.250
A.200万元
B.120万元
C.80万元
D.0
A.5%
B.3%
C.417%
D.567%
A.1800
B.-4200
C.6000
D.1500
A.1%
B.104%
C.2%
D.222%
A.250万元
B.15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预提费用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A.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投资收益
D.所得税费用
A.计算分析本期的成本利润
B.计算分析本期销售收入成本率
C.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D.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并将其与前期进行比较
A.以银行存款购入专利权
B.计算结转当期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C.购入原材料,未付款
D.结转当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A.产值成本率
B.制造费用比率
C.直接材料成本比率
D.直接人工成本比率
A.营业利润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资产负债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A.影响了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B.减少了会计工作量
C.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
D.减少了转账环节
A.矿产资源补偿费
B.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C.公益性捐赠支出
D.诉讼费
A.所得税费用
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C.销售商品收入
D.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A.固定资产盘亏
B.所得税费用
C.捐赠固定资产
D.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A.当期应交所得税
B.递延所得税收益
C.递延所得税费用
D.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A.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B.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C.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D.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
A.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
B.税收滞纳金
C.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
D.国债利息收入
A.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B.不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C.分品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D.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
B.连续若干期相同指标之间
C.各个不同的相关指标之间
D.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A.出售无形资产净损益
B.固定资产盘盈收入
C.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D.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
A.记账内容不同
B.记账方向不同
C.记账依据不同
D.记录的详细程度不同
A.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
B.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逐笔登记
C.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汇总登记
D.可以根据明细账.日记账汇总登记
A.同一订单中的同种产品
B.同一订单中的不同产品
C.不同订单中的同种产品
D.同一订单中某种产品的组成部分
A.大量.成批生产
B.大量.小批生产
C.单件.小批生产
D.单件.成批生产
A.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B.现在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未来义务
C.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未来义务
D.现在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A.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
B.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
C.应收应付款.预收预付款等往来结算款项
D.有价证券专项物资等其他各项财产物资等
A.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应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B.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C.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应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D.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A.2400
B.3200
C.6000
D.20000
A.70%
B.30%
C.130%
D.250%
A.15%
B.30%
C.70%
D.85%
A.50
B.150
C.200
D.250
A.200万元
B.120万元
C.80万元
D.0
A.30%
B.40%
C.6%
D.70%
A.5%
B.3%
C.417%
D.567%
A.1800
B.-4200
C.6000
D.1500
A.1%
B.104%
C.2%
D.222%
A.250万元
B.15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A.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B.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应提折旧
C.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D.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预提费用
A.不作会计处理
B.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C.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D.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A.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C.可能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D.收入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