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极差.几何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B.极差.算数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C.极差.中位数.变异系数和标准差
D.全距.中位数.变异系数和标准差
E.全距.变异系数.方差和标准差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分类资料
A.算数平均数
B.标准差
C.全距
D.几何均数
E.中位数
A.算数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百分位数
E.变异系数
A.算数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百分位数
E.众数
A.方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变异系数
E.离差平方和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A.几何均数.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B.比例.绝对值.构成比和相对比
C.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D.率.构成比.绝对值的倒数
E.率.构成比.绝对值的比值
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化发病率
E.患病率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A.算数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极差
E.中位数
A.左偏态分布资料的均数小于众数
B.右偏态分布的长尾在左边
C.正偏态分布和负偏态分布的符号判断是指资料的众数与均数之差的符号
D.左偏态分布又叫正偏态分布
E.负偏态分布的长尾在右边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圆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一个或两个
E.不需要
A.重点突出
B.简单明了
C.主谓分明
D.层次清楚
E.以上均是
A.诊疗总次数.门诊分科人次数
B.病床使用及住院者动态
C.单病种疗效及费用
D.疾病转归情况
E.出院患者调查
A.平均开放病床数
B.实际占用床日数
C.每月病床工作日
D.病床使用率(%)
E.病床周转率(次)
A.(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同期内实际开放床日数)×100%
B.(同期内实际开放床日数/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100%
C.(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床日数)×100%
D.(同期平均开放床日数/期内出院人数)×100%
E.(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期内出院人数)×100%
A.754%
B.762%
C.773%
D.785%
E.79%
A.患者入院24小时内
B.患者入院24小时后
C.患者入院48小时内
D.患者入院48小时后
E.患者入院72小时后
A.入院人次
B.死亡人数
C.转科人次
D.会诊人次
E.留院人数
A.入院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B.出院患者数/(入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C.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D.诊断符合患者数/(入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E.以上均是
A.期内所以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所以病种出院患者总数
B.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出院患者总数
C.期内某病种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患者总数
D.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患者总数
E.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出院患者总数
A.住院工作效率指标
B.门诊工作效率指标
C.住院医疗工作质量指标
D.门诊医疗工作质量指标
E.医院医疗工作质量指标
A.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
B.对医院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技术
C.引发病案管理模式新的变革
D.病案信息能高度共享
E.以上均是
A.信息的存储能力
B.信息的传输能力
C.信息的加工能力
D.信息的输入能力
E.信息的输出能力
A.化工项目
B.药品项目
C.纺织项目
D.图书项目
E.食品项目
A.条形码分为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目前用于病案管理的是一维条形码
B.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的符号
C.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
D.一维条形码的种类达255种左右,包括UPCEA.N.39码.128码等
E.条形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
A.静空区(前)-起始码-资料码-检查码-终止码-静空区(后)
B.起始码-静空区(前)-资料码-检查码-静空区(后)-终止码
C.起始码-静空区(前)-检查码-资料码-静空区(后)-终止码
D.-静空区(前)-起始码-检查码-资料码-终止码-静空区(后)
E.以上均是
A.激光扫描器
B.
C.CD扫描器
C.固定式扫描器
D.笔试扫描器
E.滚筒式扫描器
A.1/10寸缩微影像
B.1/9寸缩微影像
C.1/8寸缩微影像
D.1/7寸缩微影像
E.1/6寸缩微影像
A.病案出库登录
B.病案回库登录
C.病案流向查询
D.病案借阅及归还登录
E.以上均是
A.缩微影像可以保留病案原貌
B.缩微技术是病案资料长期保存的理想方法之一
C.缩微病案可替代病案原件并具有与病案原件相同的法律效力
D.缩微病案传输便捷,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E.缩微病案节省存储空间
A.存储室温度18~22°
C.,相对湿度40%~50%
B.温度过低会使胶片卷曲,严重时会影响阅读和拷贝的质量
C.温度过高会造成聚酯片基与影像层的分离,使醋酸纤维素片基变脆
D.相对湿度如大于50%,有利于真菌和细菌生长,造成胶片影像褪色.变色或产生瘢痕等
E.环境过于干燥,易使影像层龟裂,胶片变脆,使用时发生断裂
A.A.4
B.
B.4
C.
B.5
D.16开
E.32开
A.分辨率
B.密度范围
C.色彩位数
D.灰度级
E.扫描速度
A.金碟
B.蓝碟
C.银碟
D.绿碟
E.彩碟
A.金碟
B.蓝碟
C.银碟
D.绿碟
E.彩碟
A.金碟
B.蓝碟
C.银碟
D.绿碟
E.菜碟
A.500~1000份
B.1000~2000份
C.2000~3000份
D.3000~4000份
E.5000~6000份
A.可以放在服务器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调阅,实现资源共享
B.覆盖了纸质病案的全部功能,还具有静态.动态图像和声音存储的功能
C.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跟原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D.是电子影像信号,清晰度高,容量大
E.节省存储空间
A.不易普及
B.成本高
C.容易损伤
D.当前不具法律效力
E.查询阅读操作不方便
A.原始资料要多
B.原始资料要正确
C.整理资料要详细
D.分析资料要先进
E.统计计算精度要高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A.A.STM123888BDI
C.OM30
C.IEEEE
D.HL7
E.ISO9000
A.病案缩微件具有法律效力
B.计算机网络层次中,较低层次建立在较高层次之上
C.电子病历中,影像结果遵守A.STM123888标准
C.扫描病案具有法律效力
E.目前在我国已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案
A.易于实行计算机管理
B.实际上是指一种计划好的表格病历
C.只适用一些为“既定性信息”的记录
D.同类信息的比较几乎不可能
E.医务人员易受表格的限制
A.2
B.3
C.4
D.5
E.6
A.计量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数资料
D.数值资料
E.分类资料
A.病床周转率
B.病床使用率
C.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D.平均病床工作日
E.实际占用床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