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G造纸厂发生了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伤害事故。事故当日G厂工人于7时停机,经过注浆池中灌水排水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并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但至当日16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鉴定。浆池外形似一个倒扣球状体,顶部有一个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浓度为55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根据中毒病人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原因。在造纸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含硫化学物质,通常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熏、制浆、洗浆和漂白过程中。如果含硫废渣和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硫化氢气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沉积于浆池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但本次清洗浆池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未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进行救援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情况下进行。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排污口处没有有效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连一根救助绳子都没有。
(5)管理混乱,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没有发生事故时抢救设备。事故发生后,应当要求厂方设置安全监督员,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提供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要求能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6)缺乏必要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道预防措施,更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救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以上案例,试说明硫化氢检测方法。
2.结合案例,说明进入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具体包括哪些?
4.结合本案例,提出针对该企业安全管理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