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水电站、引水闸等建筑物,其中大坝为混凝土拱坝,水库总库容8.85×108m3,最大坝高75.3m,电站装机容量为25 万KW。本工程拟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法,围堰形式为不过水土石围堰。
某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混凝土坝型、地质情况、结构布置、施工方法、浇筑能力、温控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承包人将拱坝分为24 个坝段。坝基混凝土浇筑之前承包人对基础面进行了处理,浇筑前准备作业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
事件二:水库蓄水通过发电引水钢管进入水电站厂房。水电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平均深度约8m。由于开挖边坡较陡,在该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前做好边坡安全监测工作,及时做好边坡支护施工。同时,施工单位按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编制完成后直接报监理单位批准实施。
事件三:在施工导流的后期阶段,在水库下闸蓄水前,进行了蓄水安全鉴定。下闸蓄水后,进行了蓄水验收。验收由项目法人组织成立的验收工作组负责,各参建单位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验收。
1.指出事件一中,拱坝的横缝应如何处理?坝基基础面应如何处理?除了基础面处理之外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作业还包括哪些?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 721-2015,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哪些内容?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编制的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报批过程有无不妥之处?如有请说明理由。
4.关于事件三中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