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 2×20 年至 2×21 年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如下:
(1)甲公司 2×20 年 1 月 1 日购入 A 公司当日发行的 500 万份一般公司债券,支付购买价款 945 万元,支付交易费用 5 万元;该笔债券面值为 1 000 万元,期限为 3 年,票面年利率为 6%,每年年初支付上年利息。甲公司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甲公司当日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 8%。
(2)甲公司 2×20 年 2 月 1 日购入 B 公司当日发行的 100 万份一般公司债券,支付购买价款 180 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 3 万元;该债券期限为 2 年,票面年利率为 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根据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2×20 年 7 月 1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持有的 C 公司 1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同时约定 2×21 年 5 月 31 日甲公司以当日的公允价值将该股权进行回购。甲公司所持有 C公司 10%的股权为 2×19 年 1 月 1 日购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至处置时账面价值为 580 万元,其中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180 万元。处置当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购买价款 620 万元,并存入银行。
(4)甲公司 2×20 年 9 月 1 日向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期权合同约定,丙公司有权以每股 16 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 100 万股,行权日为 2×21 年 3 月 31 日,该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 15 元,期权公允价值为 160 万元。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 16.5 元,期权公允价值为 185 万元。2×21 年 3 月 31 日,甲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18 元,期权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
(5)2×20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决定变更所持有的 B 公司债券的业务模式特征,决定将其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当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2×20 年 12月 31 日以及 2×21 年 1 月 1 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均为 210 万元。
其他资料: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及答案: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取得 A 公司债券应确认的金融资产类型,并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持有该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并编制 2×20 年与该债券相关的会计分录;(4.5 分)
(2)根据上述资料,确定甲公司对 B 公司债券进行重分类的重分类日,并说明确认依据;编制与取得债券、后续计量以及重分类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因持有 B 公司债券影响 2×20 年营业利润的金额;(6 分)
(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处置 C 公司股权投资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并说明理由;编制与出售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3.5 分)
(4)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负债还是权益工具,并说明理由;编制 2×20 年至 2×21 年与该看涨期权相关的会计分录;(4 分)